高孝瑜吧 关注:115贴子:459
  • 4回复贴,共1

【转】深挖高澄的囧人囧事,蹩脚拽文啦,前言不搭后语啦,各种滴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2-14 18:47回复
    PS:此文乃秋雨所写,此处转自高澄吧。。。


    2楼2011-12-14 18:50
    回复

      他为了扮学问人,平日里的买书量应该不小,所以南梁来的书商专门找到他,向他推销天价丛书《华林遍略》,可见他喜欢收集书的名声是传遍大江南北的。他还扮书法爱好者,叫人把洛阳的石碑运到邺城来,结果他一死,这些石碑没人鉴赏,后来就给人拿去盖房子用了。
      估计他喜欢问别人最近看什么书,别人说了书名,他就点头说好书好书,哪怕他压根儿没听说过的,也不好意思刨根究底,点点头就过去了。别人大概也知道他的底细,所以也不会给他难堪,和他讨论那些他不知道的学问话题,就靠着拍手点头,他在文人圈子里混得还挺嗨皮的。


      4楼2011-12-14 18:52
      回复

        泥腿子出身的人混上流圈子很不容易的,衙内一心要做名媛,要做派对女王,所以平时要多储备多阅读各种时尚刊物,背熟那些英文的大牌名字,高贵冷艳的词汇掌握得越多越好,哪怕叫人听不懂,起码也显得高深莫测,所以他经常拽那些叫人听不懂的文。
        当然,其实他自己一直对自己的水平心知肚明,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对大家说,自己平时说错话啦,写病句啦,词不达意啦,说不明白啦的时候,魏收就会给他修改完善,所以魏收是个国宝。
        “吾或意有所怀,忘而不语,语而不尽,意有未及,收呈草皆以周悉,此亦难有。”
        也是啊,这么细心这么勤勉跟在乃屁股后头给乃修正病句错话的人,实在难得,的确是个国宝。
        


        5楼2011-12-14 18:53
        回复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澄本人学问不好如何,高澄手下的能臣干吏学问不好又如何,只要有经国济世的能力和实干就行。
          像南梁那些学问人看不起他们,经常出言讽刺,可梁国还不是被高澄的手下败将侯景给灭了,学问再好,于国家无益,就不是乱世时候所需要的君主和臣子了。


          6楼2011-12-14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