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溪吧 关注:85贴子:265
  • 8回复贴,共1

汉中,洋县,佛坪,金水一带

收藏回复

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佛坪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中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被称为西北的“九寨沟”;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见;午子山山势险峻,壑幽林密,素有陕南“上华山”之称,其山中2500余亩世界珍稀白皮松蔚为壮观;褒谷口石门景区高峡平湖,仪态万千,仿建的石门栈道依山傍水,凌空飞架,再现了秦汉栈道的宏伟风貌和形制特色;红寺湖烟波飘渺,山水交融,恬静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南湖天灵地秀,林茂竹修,曲径通幽,是一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百万亩油菜、五十万亩的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IP属地:浙江1楼2011-12-15 08:25回复
     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市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著名文化遗产,知名的景点有:褒斜道石门、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等。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讲的是三国时期所发生在汉中勉县的定军山的“黄忠斩夏侯渊,夺定军山”的事。
      汉中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武侯墓; 龙岗寺遗址; 张骞墓祠;五门堰;蔡伦墓祠;开明寺塔;李家村遗址;张良庙;灵崖寺。


    IP属地:浙江2楼2011-12-15 08:26
    回复
      汉中管辖行政区划: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IP属地:浙江3楼2011-12-15 08:27
      回复
        教育、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全市有高等院校6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科研单位14个,专业技术人才7万余人。建立了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即鑫源经济开发区和南区即南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园区,先后已有十多户科技企业在开发区落户。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区正在建设之中。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成人高中)共有各类学校120所。其中汉中三中和汉中二中合并组建新的汉台区高级中学。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城固师范学院。


        IP属地:浙江4楼2011-12-15 08:29
        回复
          汉中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汉中地区通往西南、中原、西北、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汉中铁路站是中国链接西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联结西康、成西、阳安等铁路线。
            汉中火车站不仅是中国重要客运站之一,如今汉中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铁路交通枢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开工建设阳安铁路复线工程,西成高速快速铁路穿城而过,汉中火车站正在积极扩建二期工程。汉中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阳、西安等各个方向开的列车。
          汉中西关机场目前是陕西省重要的航空港,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二期机场扩建正在有序进行,汉中与西安每天都要航班,多条航线正在积极拓展,市中心到汉中西关机场仅1公里。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汉中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比邻,有3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全面启动,国家京昆高速公路汉中段(即西汉高速公路)2007年全面贯通,十堰到天水高速公路正在积极修建,预计到2011年全线贯通。
            汉中市车牌号码编号为“陕F”。


          IP属地:浙江5楼2011-12-15 08:29
          回复
              “腌菜”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味淳色泽亮:凡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美味叫绝。久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这种菜制作精细,品种较多,像春波浪、椿芽子、茴香菜、春笋等均可制作。因所有菜都不用切,捆把人坛,故又称“把把腌菜”。这种菜不仅是嫁妆必备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而嫁妆中最为光彩的是“腌菜酒”和“腌菜茶”。
              “腌菜酒”是新婚之夜“闹房”仪式中的必备品。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水果等。新郎新娘坐在一起,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坐在一圈,边吃边喝,连唱喜歌。吃“腌菜茶”,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早。先将“陪嫁腌菜”摆起,再泡上浓浓的巴山茶,然后请亲友和双方亲属围桌而坐,喝茶品茶。同时,亲友们还要挨次歌唱助兴,如:
              “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妹子贤慧郎勤俭, 劳动致富建家园。”
              奇特的嫁妆---腌菜,也有她美妙的传说:
              一年秋天,春香姑娘早早地在园子里栽上青菜,好好的作务,准备给久病的婆婆贮备青菜,让婆婆一年四季有菜吃。冬去春来,青菜叶长得绿旺旺的,叶片大张大张的;春香一片一片地扳下许多,用这样那样的办法,一次一次地试验着,如何能保护好青菜,让它不黄不腐烂?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了。一次,她发现炒熟了的青菜,因为里边有盐,能放两三天不坏。于是,她又扳了满筐青 菜,在河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下晒个半天,然后用盐抹了,用棕树叶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装在坛子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她又从坛子里掏出来,嗬,一股香味儿立刻冲入鼻孔。她再撕下一些放在嘴里一嚼,怪好吃的,挺有味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拿了告诉婆婆,婆婆一尝,也喜欢得眼睛眯成了缝儿。第二年青菜长高了,春香把保存在坛子里的咸菜拿出来:用油炒了端给婆婆吃,婆婆高兴地连说:“孝心,孝心……真是一片孝心啊!”
              春香做的长咸菜成功后,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跑来看稀罕,学手艺。从此,做长咸菜的人越来越多了,长咸菜就成了人们最喜欢吃的长存菜。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春香的女儿丽丽长成了大姑娘。春香在她出嫁前,特意精心地给她做了一坛长咸菜做为陪嫁品,让女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婆婆,让婆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菜。所以青菜,也叫亲菜。打那以后,大巴山的农产人家出嫁女儿,做父母的都学春香那样,做上一坛长咸菜作陪嫁品。这个乡俗,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汉中乔迁之喜俗  中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小鸟本从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
              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
              10. 汉中方言中的忌讳
              汉中人说话忌讳:“烧火”说成架火或传火。因“烧火”指公公和儿媳的不正当关系。
              还忌讳说“吃锅巴”和“铲锅巴”,“吃锅巴”和“铲锅巴”是指弟嫂之间有不正当关系。客人到汉中人家吃饭,不能让主人给你铲锅巴,更不能自己动手去铲,轻则引起笑话,重则引起主人反感驱逐出门。
              父子之间和弟兄之间说话严肃认真,讲究礼貌,但是在爷孙、堂孙和表爷之间则不分场合,相互取逗。在农村常常可以看到同堂同宗的孙子孙女称呼须眉皆白的老爷爷为狗娃爷、牛娃爷、猪娃爷等,听者哈哈大笑,不予计较。
            


            IP属地:浙江9楼2011-12-15 13:03
            回复
              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城乡除了商店每日顾客人来人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
                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客文化生活。这类文艺茶馆增添了茶客的雅兴,是一种崭新的茶俗,很受欢迎。在乡村,一家一户也是一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喝茶的习惯,还形成“客来先敬茶”的风尚。宾客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群众对饮茶解渴、消食、清热、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认识,不饮茶的也饮起来了。茶客们又总结出这样的茶诀: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汉中宴请待客俗  汉中地区人好客,待人厚道,在过生日、满月、结婚、丧葬等事上,都要设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内容也不一样。办丧葬宴席,不仅饭菜从简,还不备酒。他们认为,家有丧事为不幸,不宜饮酒。办生日、过满月的宴席,虽饮酒,不行令,让老人安安静静过个生日,不让高声行令吓着婴儿。办“迎亲宴”大不一样,不但菜多、酒多,还让宾客开怀畅饮,大有一醉方休之势。
                迎亲宴很讲究。客人入座后,先上四盘色鲜味美的凉菜,四盘干果,一盘瓜籽,表示“四时春色”和“瓜果丰登”。这段饮酒时间拉得较长,为的是让亲朋借酒谈心。
                正式开席的第一道菜必是“红肉”,不管是什么肉,怎样做法,只要带红,就有“鸿宴满堂”之意。跟着上“全家福”,取“合家团聚”和“有福同享”之意。第三道菜是“大八宝饭”或“八宝羹”。其作料是糯米、百合、白果、红枣、莲籽、水晶等,八种原料,各有含意。如红枣、莲籽,取意“早生贵子”,百合取“百年合好”,白果取“白头偕老”等意。前三道菜忌上炒菜,因炒和吵谐意,过此三道菜之后,就可随便上菜。但最后一道必须是鱼。没有鱼时,可做“假鱼”代之,取“吉庆有余”这美意。这种宴席上,每道菜还有“唱礼先生”报菜名,说四言八句,如端菜的报:“红肉上席”!唱礼先生便接唱道:挂红灯,披红彩, 红喜门中红宴开; 亲戚朋友贺红喜, 满堂喜气红运来。
              汉中热面皮  特色小吃1、面皮
                始于秦汉,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可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面皮是米做的,类似于南方的米粉。因为柔嫩、劲道就象上好的面条一样,故名之。可以切到面条那样细,浇上调料汤后就囫囵放在碗里拌着吃。食后肠胃舒畅,口舌生香,油而不腻,清爽暖心。面皮是百姓化、大众化的吃食。
                其中,还有一段历史:传说刘邦与张良二人到汉中微服出寻,半路饿了,便到农家吃饭,农家拿出面皮出来给他们吃,刘邦问这是什么,农民不只,刘邦笑曰:"此乃蒸饼也!'
              汉中菜豆腐  菜豆腐稀饭是汉中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这种家常饭之所以被民间奉为待客上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饮食极富营养,即使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浆、豆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消化,有利体内吸收,也不失为一种配方科学,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美味佳肴。冬季吃这种饮食,暖和耐饥,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实惠。不但如此,这种饮食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都能食用。难怪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种取材容易,且独具乡土风味的菜豆腐稀饭却一代传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饭中的佼佼者了。
              


              IP属地:浙江10楼2011-12-15 13:03
              回复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为: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这几种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
                  腊汁肉制法十分简单: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所用肉料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
                  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腊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腊汁肉切成或片,或丝,或丁,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煮过肉后的腊汁和药料包可反复使用,将二者一同盛入瓦罐里,凉后盖实,可保存三五年不会坏。但储存时药料包切忌漂浮在腊汁上面,要将其深入罐底,否则会长霉变质。如药料包用的时间长了,味道会变淡,这时就需要换一个新药包.
                香油散子油炸豆腐饺子  香油散子是细拉圆面条绕在大竹筷子下锅后绕成萝形炸成,又酥又脆,百吃不烦。炸豆腐饺子,是一种素食,加上韭菜,咬开一股子香味喷鼻。
                油茶  大锅熬熟面粉成稀糊拉汤加上调料、姜米和大头菜颗和油辣子,上面抓些油散子算一碗。冬天喝起来可以暖胃。汤能喝。散子带脆,软中有硬,堪称佳食。
                血旺子,羊杂碎和大锅汤  血旺子是把稍血加适量干粉,从盆中取出,下锅前打成块状,煮沸加姜汁辣椒油卖碗碗子。里边也有少量几块猪尿泡(膀脆)点辍其间。羊杂碎是把羊的杂碎煮好,加上调料再把它切成碎块,放上辣子油和花椒面,盛在沙锅中卖碟碟,可以下酒。(用铁锅变色)。
                  大锅汤,是把餐馆酒席上的残菜剩羹,鸡鸭鱼肉和骨头专门收在桶内,担到菜集子,下锅煎熬,加辣椒用碗子卖出。
                蒸雪糕  是糯米粉放在欲子里,加小豆带水糖。用刀刽一块一块卖。割一块,上边是红色的糖,中为白色的糕,下边豆沙粒,三色三层,带艺术色彩,吃起来柔软可口。
                编辑本段简明历史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れ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其应上昭于天。又曰:“惟天有汉”。其分野与巴、蜀同占。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巴、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
                  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项籍弑义帝,高帝东伐,萧何常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以田叔为汉中守。属县十二,去洛一千九十一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后为鲁相。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
                  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ㄈ傥之士,异人并挺。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宝、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酱,殊方奇玩,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被于幽裔。遂登九列,杖节绣衣,剖符博望。谷口子真秉箕颍之操,湛然岳立,不营不求,德声迈流。杨王孙应至人之概。
                


                IP属地:浙江12楼2011-12-15 13:03
                回复
                    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开按图纬,汉之宰相当出坤乡。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尉子坚弈世论道。其?璋瑚琏之器则陈伯台、李季子、陈申伯之徒,文秀玮晔。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莽时,公孙述据蜀,跨有汉中,当秦、陇之径,每罹于其害。
                    安帝永初二年,阴平、武都羌反,入汉中,杀太守董炳,没略吏民。四年,羌复来。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崇与门下史王宗、原展及崇子勃、兄子伯生力战捍廑,并命。功曹程信素居守,驰来赴难,冒寇殡殓廑。虏遂大盛。天子乃拜巴郡陈禅为汉中太守。虏素惮禅,更来盘结。禅知攻守未可卒下,而年荒民困,乃矫诏赦之,大小咸服。既诛其乱首,天子善之,徙禅左冯翊太守。程信怨耻,乃结故吏冠盖子弟严孳、李容、姜济、陈巴、曹廉、勾矩、刘旌等二十五人,誓志报羌,各募壮士,预结同死以待寇。太守邓成命信为五官,孳等门下官属。元初二年,羌复来,巴郡板?救之。信等将其士卒力奋讨,大破之。信被八创,二十五人战死。自是后羌不敢南向。五年,天子下诏褒叹信、崇等,赐其家谷各千斛,宗、展、孳等家谷各五百斛,列画东观。每新太守到,必先存问其家。以羌畏服陈禅,拜禅子澄汉中太守。
                    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往来焉家。初平中,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巴、汉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
                    扶风苏固为汉中太守,鲁遣其党张修攻固。成固人陈调素游侠,学毙蕤,固以为门下掾。说固守捍御寇之术,固不能用,逾墙走,投南郑赵嵩,嵩将俱逃。贼盛,固遣嵩求隐避处。嵩未还,固又令铃下侦贼。贼得钤下,遂得杀固。嵩痛愤,杖剑直入。调亦聚其宾客百余人攻修,战死。鲁遂有汉中。数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
                    至刘焉子璋为牧时,鲁益骄恣,璋怒。建安五年,杀鲁母、弟。鲁说巴夷杜?、朴胡、袁约等叛为雠敌。鲁时使使汉朝,亦慢骄。帝室以乱,不能征,就拜镇民中郎将,汉宁太守。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璋数遣庞羲、李思等讨之,不能克。而巴夷日叛,乃以羲为巴西太守;又遣杨怀、高沛守关头。请刘先主讨鲁。先主更袭取璋。
                    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赞以大事,宜附?;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遂委质魏武。武帝拜鲁镇南将军,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
                    时先主东下**,巴汉稽服。魏武以巴夷王杜?、朴胡、袁约为三巴太守;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及张?、益州刺史赵?等守汉中,迁其民于关陇。
                    二十四年春,先主进军攻汉中,至定军。渊、?、?来战,大为先主所破,将军黄忠斩渊、?首。魏武帝复西征先主。先主曰:“孟德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先主遂为汉中王。将还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中,众皆以必张飞,张飞心亦自许。先主乃以牙门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汉中,卿居之若何?”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偏将十万而来,请为大王吞之。”众壮其言。
                    初,魏武之留渊、?也,以鸡肋示外,外人莫察,惟主簿杨修知之,故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也。”
                    是后处蜀、魏界,固险重守,自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镇汉中。
                    蜀平,梁州治沔阳。太康中,晋武帝孙汉王迪受封,更曰汉国。郡但六县。
                    南郑县郡治。周贞王十八年秦厉公城之。有池水,从旱山来入沔。大姓李、郑、赵氏。
                    沔阳县州治。有铁官。又有度水,水有二源,一曰清检,二曰浊检。有鱼穴,清水出?奥,浊水出鲋,常以二月、八月取。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
                    褒中县孝昭帝元凤六年置,本都尉治也。山名扶木。有唐公房祠也。
                    成固县蜀时以沔阳为汉城,成固为乐城。


                  IP属地:浙江13楼2011-12-15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