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道教宗派的形成,始于宋元之间。在此之前,方仙道、五斗米道、南北天师道虽然也有师徒传承,但尚未形成有组织,有字辈的宗派。那时的“宗派”其实类似于战 国时期的“学术流派”。唐宋时,由于全国性的修“宗谱”活动消然兴起,苏东坡、欧阳修发明了“字辈”传承谱系。这一方法也为道教所吸收。到宋、金、元时 期,道教各宗枝及山、坛等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宗派。主要有五大教派,即:正一派、全真派、真大道派、太一道、净明道。以上五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兴起 于北方;正一道,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
正一派通称“符箓派”,有“三山符箓”之称,即龙虎山正一派,又称“天师道”、“龙虎宗”。尊张道陵为始祖,历代世袭传承;樟树阁皂山的开山始祖乃葛 玄,传灵宝法箓。称“灵宝派”;江苏茅山上清派尊魏华存及三茅真君,其实际的开山祖师应为陶弘景。南昌西山净明派尊许旌阳为祖师。据考证,该派实际形成于 南宋时期,实际开山祖师应为何真公。
全真派由王重阳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在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全真派主张三教合一,其规戒类似佛教,不娶妻室。这一派主要 活动于中国北方。而在此之前,有张伯端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在浙江天台山作《悟真篇》,先丹鼎之学,后发展成全真派南宗。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统归天师统领,史称“三山合一”。但其时各大道派仍各自授 徒,有各自的“字辈”。全真、正一两大道派又衍生出很多的小宗派,据李养正先生考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共有86个有字辈传承的宗派。其实这86个 字派都是由“五大教派”分化而成的,有的可能是同一道派师徒传承,但活动的区域不同的分支。比如混元派就有两支,字辈不相同;清徽派有七支,字辈也不相 同。以张天师为始祖的正一派又派生出“正乙派”共九支,字辈也各不相同。清•嘉庆年间,娄近垣修《龙虎山志》,新定本宫字派“近远资元运……共60字”, 说明在道教界所谓宗派之分,其实就是混乱的,正因如此,以后的许多小宗派,如“天心”、“随山”、“神霄”等,并未传承下去,其宗派也不复存在。
正一派通称“符箓派”,有“三山符箓”之称,即龙虎山正一派,又称“天师道”、“龙虎宗”。尊张道陵为始祖,历代世袭传承;樟树阁皂山的开山始祖乃葛 玄,传灵宝法箓。称“灵宝派”;江苏茅山上清派尊魏华存及三茅真君,其实际的开山祖师应为陶弘景。南昌西山净明派尊许旌阳为祖师。据考证,该派实际形成于 南宋时期,实际开山祖师应为何真公。
全真派由王重阳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在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全真派主张三教合一,其规戒类似佛教,不娶妻室。这一派主要 活动于中国北方。而在此之前,有张伯端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在浙江天台山作《悟真篇》,先丹鼎之学,后发展成全真派南宗。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统归天师统领,史称“三山合一”。但其时各大道派仍各自授 徒,有各自的“字辈”。全真、正一两大道派又衍生出很多的小宗派,据李养正先生考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共有86个有字辈传承的宗派。其实这86个 字派都是由“五大教派”分化而成的,有的可能是同一道派师徒传承,但活动的区域不同的分支。比如混元派就有两支,字辈不相同;清徽派有七支,字辈也不相 同。以张天师为始祖的正一派又派生出“正乙派”共九支,字辈也各不相同。清•嘉庆年间,娄近垣修《龙虎山志》,新定本宫字派“近远资元运……共60字”, 说明在道教界所谓宗派之分,其实就是混乱的,正因如此,以后的许多小宗派,如“天心”、“随山”、“神霄”等,并未传承下去,其宗派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