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匣沉香吧 关注:8贴子:195
  • 6回复贴,共1

*【古风 北齐高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度娘.


IP属地:贵州1楼2011-12-21 11:19回复
    北齐高氏家族智商极高、情商极低,且有精神病史。
    衡水景县走出的皇族,高氏家族。
    高氏家族建立的北齐,曾在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但王朝仅存在了二十八年。北齐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离谱的王朝,高家的爷们,要么能文能武,要么能文能武又荒淫残暴,而且还多短命,常常三十岁左右就暴死,但是高家的爷们,偏偏个个生得唇红齿白,俊美无比,他们存在的二十八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仅如沧海一粟,但它演绎的故事,却令其他再伟大的朝代都黯然失色。
    典型的变态+天才+偏执狂+妄想症+精神分裂+美貌+荒淫残暴(高洋美貌除外其他十分出色最变态)的家族
    看北齐书就知道,高欢和他的15个儿子还有众多孙子,多半都很有才能,至少是非常聪明。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俨,高纬,高长恭,高延宗...等等
    


    IP属地:贵州2楼2011-12-21 11:19
    回复
      另外,高欢的儿子中,襄城景王高淯也有才干。北齐书记载较少,下午忽略了。
      高淯
      “弱年有器望。......齐氏诸王选国臣府佐,多取富商群小、鹰犬少年,唯襄城、广宁、
      兰陵王等颇引文艺清识之士,当时以此称之。”
      高湛子后主高纬,也有明显的精神病征象,“言语涩呐,无志度,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
      昵狎,未尝交语,性懦不堪,人视者,即有忿责。”,呈现羞怯胆小但极易怒的分裂型人
      格。
      基本而言,看历史上的帝王,私生活很有德行的百中无一,昏淫荒诞在所多也。不过作为
      政治人物,不能只盯着他们的生殖器,也要看政绩,如果确实是做了可以让国家稳定、社
      会发展的事情,个人的败德当然不足取,但终归是小节。所以对于高澄、高洋、高演而言
      ,还是得承认他们确实是很有政治才华的。
      


      IP属地:贵州4楼2011-12-21 11:22
      回复

        有着如此多的麒麟儿,高欢确实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人(李渊、康熙有几个
        儿子很有雄略,但似乎尚不如之)。然而,这却没有使得高齐帝国成为流芳百世的强盛王
        朝,反而,这些“麒麟”却共同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骨肉相残的悲剧之一。即
        使是斗争中的胜利者,也往往在心理的扭曲和重压下患了精神病。最早的一个是高洋(精
        神分裂下导致的虐待狂),以后的高演以及后主高纬都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的症状(比如幻
        视、幻听、迫害妄想等),精神疾患又加剧了内部残杀(一般的精神病人都要害人,更何
        况是有生杀之权的帝王)。高氏家族就这样在一些聪明绝顶的兄弟彼此相煎断送了大好的
        前程。
        如果这些兄弟之间能够相安无事,高澄不会死,高洋、高演不会疯,而他们中间任何一个
        人的能力和胸襟都可以创造一个盛世,不会给北周任何的机会!看看史书中他们短短的治世,南破南朝、西迫北周、北扫群胡,内政清明有为,不是大治也是粗安,俨然个个都有
        名君之相。
        专制权力确实是柄魔杖。高欢和他的儿子们,如果生活在民丨主开放的现代社会,将涌现多少各方面的俊杰,将为社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然而,在专制皇权的诱惑下,他们前仆后
        继的将聪明才智全部或大部消耗在内斗中,毫无兄弟情和人性的杀戮中,对于社会,价值
        为0、对于历史,价值为0,对于他们自己的家族和事业,则是一个巨大的负数!
        有趣的是(其实一点不有趣),另外两组平均素质极高的兄弟:李渊诸子、玄烨诸子,也
        都上演了兄弟骨肉争夺相杀的悲剧,而且都很著名。
        


        IP属地:贵州6楼2011-12-21 11:24
        回复

          白若美妇人的兰陵王
          《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后人猜想,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IP属地:贵州8楼2011-12-21 11:30
          回复

            高湛
            高湛. 高湛即位以后听说故帝高演的皇后元氏有一种奇药,就派人去元氏那里索取,不料被元氏一口回绝了。高湛怒从心头起,令阉宦驾车当面叱辱元皇后。元皇后不敢反唇相讥,只有忍气吞声,默默地流泪,将两只眼睛哭得像桃子似的,孤身一人去了高演的陵墓前恸哭。高湛余怒未消,将她降居顺成宫幽锢起来。
            第二年正月,高湛立妃子胡氏为皇后。胡氏是安定人胡延的女儿,在她出生的时候有猫头鹰在外面的帐篷上鸣叫,当时人以为不是吉祥的预兆。胡氏及笄后,被选为长广王高湛的妃子,她姿貌十分平常,但是性情却极为**。高湛也是个好色的膏粱子弟,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册封皇后的那天晚上,在后宫设宴庆祝,高湛在外殿早已饮酒半醉,这时摇摇晃晃地闯入后宫,那些为皇后祝贺的内外命妇都站起来迎接高湛,高湛狞笑着说:“这里都是一家人,你们不要拘束。”然后他睁开色眼将这些妇女挨个儿瞄了一遍,忽然看见一个丰姿绰约的中年妇女,不由的浮想联翩。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嫂子李氏,她是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废帝高殷的母亲。
            高湛咽了口唾沫,在那里坐立不安。但周围的人太多,又不好意思过去搭讪,只好强压欲火敷衍了几句回去睡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的黄昏,高湛摒去左右随从,一个人来到了李氏所住的昭信宫。高湛到了昭信宫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只是双目紧紧盯着李氏娇艳的脸庞。李氏又惊又羞,她低头问:“陛下这么晚到这里做什么?”高湛笑着说:“夜里没有什么事,特意陪伴皇嫂坐坐。”李氏说:“陛下的后宫美艳如云,何处不可消遣,单独到妾这里……?”高湛又说:“即位以来还没有亲近过皇嫂的娇颜,今夜特来相会。”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纯属于调戏了,李氏脸上一红,起身就走。高湛一把拉住她的裙裾,李氏惊骇说:“陛下身为天子,怎么不顾及名义呢?”说话间用手一推,高湛没有预防,打了一个趔趄。他恼羞成怒说:“今天你从我也得从,不从也得从,否则杀了你的儿子!”威胁到了自己的儿子,李氏不敢再拒绝。从此以后高湛每夜都在李氏那里夜宿,春风几度后她便怀孕了。
            


            IP属地:贵州9楼2011-12-21 11:31
            回复

              稍微正常的皇帝高演
              高演(535年~561年),字延安,北齐第三位皇帝(560年~561年在位),孝昭帝。他是东魏权臣高欢的第六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的同母弟。
              幼时便聪敏过人,有大成之量,得到母亲宠爱。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表风姿出众。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初,进爵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除并省尚书令。参预朝政,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高演忧虑,不时直谏。文宣帝答:“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他素来受文宣帝宠信,因此文宣帝临终时,命高演照顾新君、自己的儿子高殷。
              乾明元年(560年),高演联合母亲娄太后、弟弟长广王高湛等发动政变,杀杨愔等人,自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佐史进位一等,掌握军国大政。不久废掉侄子高殷,登上皇位,改元皇建,时年二十六岁。
              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关心民生,轻徭薄赋,并下诏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亡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事母至孝,友爱诸弟。即位第二年,高演坠马,伤到肋骨。之前高演封废帝高殷为济南王,并约定不杀害他,但后来违反了约定。娄太后探病,再三问高殷的所在,高演不应,太后知道高殷已被害,发怒。临终前悔过,叩头求哀。同年去世,在位仅两年,终年二十七岁。为了保住儿子、当时的太子高百年的性命,传位给同母弟高湛。给高湛手书:“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希望能使妻子和儿子的性命获全。谥为孝昭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文靖陵。河清三年(564年),百年为高湛所杀,终年十四岁。
              


              IP属地:贵州13楼2011-12-21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