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捕头吧 关注:70贴子:260
  • 5回复贴,共1



1楼2011-12-27 16:19回复
    且不说王杰带着荣少亨的口信去香港发展自己的歌唱事业。只说荣少亨这边,大片《变脸》刚刚杀青,此时若是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很早来台湾就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去拜访台湾的武侠名家-----卧龙生!
    众所周知,台湾算是武侠小说的一大根据地,当年武侠小说鼎盛时期,香港仅仅有金庸,梁羽生等少数名家,其余的则都在台湾。
    台湾武侠“四大天王”中,卧龙生在武侠文坛崭露头角,要笔别人都早一些,他的成名武侠小说《飞燕惊龙》,是在台湾大华晚报刊出。当时大华晚报销量平平,由于读者们追读这篇武侠小说,争相传诵,使到大华晚报销数急升。中央日报见猎心喜,也邀卧龙生替他们撰写武侠小说。这一来,台湾的读者便忙个不了,早上看卧龙生在中央日报写的《玉钗盟》,晚上又要追看大华晚报的《飞燕惊龙》,忙得不亦乐乎。这两张报纸不但因为刊登了卧龙生的武侠小说而顿时“洛阳纸贵”;连卧龙生也就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人士争相议论的名人。由于卧龙生此时埋头赶稿。极少出现于公众场合。他是个怎样的人?便引来不少读者好奇的猜测。有人看到卧龙生在作品中写出深不可测的武功招数,便以为他是武当山的老道士,或者是少林寺里的高僧。更有人绘形绘声的大加描述,夸耀自己曾经见过卧龙生的庐山真面目。此时,连报社也被带来不胜烦扰的苦恼,除了要代转如雪花似飞来的读者函件之外,更经常有人扶病前来报社,硬说卧龙生精通岐黄,更擅长金针渡穴的医术,非要亲见卧龙生请求他救命不可。其实,所谓精通歧黄和金针渡穴,只不过是小说中的情节而已。
    卧龙生凭着《飞燕惊龙》和《玉钗盟》这两篇武侠小说一炮而红之后,各报纷纷向他约稿。一来碍不过人情请托;二来也因稿费丰厚,舍不得把那些唾手可得的花花绿绿钞票推出门外,于是在甘词厚币之下,唯有拼命多产。有过一个时期,卧龙生每天要应付四个连载专栏,最低限度要写上七千字,其敬业精神堪比未来那些网络作家中的“大神”。也正因为如此,卧龙生后来成为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
    


    2楼2011-12-27 16:19
    回复
      2025-05-24 13:55:43
      广告
      摘自《影城大亨》


      3楼2011-12-27 16:20
      回复

        另一方面,卧龙生在名利双收之后,也不免常常要“花天酒地”,平日每天要写六七千字,烟就抽得很凶。而诸葛青云、古龙等朋友一来,必会调侃玩乐,必会一醉方休,必会将舞场酒店之门拍遍。免不了一掷千金,酒色财气占全,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才华横溢,不仅要借此“放松”自己,而且也是一种“名士”风度,重要的是他们又还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从而选择了拼命工作、拼命玩乐放松的生活方式。这叫做李白斗酒诗百篇,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后来,古龙这位天才与饮者就是因为饮酒过度、死不悔改而英年早逝!


        4楼2011-12-27 16:26
        回复
          哀之!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6-12 23:23
          回复




            7楼2013-08-06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