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吧 关注:496贴子:16,665

【刚大木科普】转载一位女性日语达人翻译的米诺夫斯基物理学概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在激动战士刚大木论坛上找到的,如果大家都看过就当我火星吧……哦不,是海王星


1楼2012-01-01 11:01回复
    源起
    自20世纪后半叶始,众多科学家试图建立自然界四种力(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强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统一。Gauge理论<Yang-Mills规范场论>,超弦理论,希格斯<Higgs>粒子等逐一登场,然而都未曾获得足够充分的支持和确证。
    进入宇宙世纪后,物理学者们在宇宙殖民地中建立了实验室,从而拥有了地球上梦寐难求的无重力影响的实验室和巨大加速器。
    宇宙空间中重力研究的结果是,由Y.T.米诺夫斯基通过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假想提出了大统一理论。作为这一理论根基的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性质对于至今为止的物理学是一种彻底的颠覆。


    2楼2012-01-01 11:02
    回复
      M粒子的原理和特性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将构成宇宙的粒子归纳为光子和米诺夫斯基粒子两种。并认为当初仍是假想粒子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只能存在于相转移空间。(后被确认为事实,图1)

      (A为通常空间,t为时间。如认为A和t所表示的平面为我们所说的时间,则M空间扩展至这平面之外的六次元部分。)


      3楼2012-01-01 11:03
      回复
        另外,根据其他科学家们的验证与假设,导出了一旦发生相转移,米诺夫斯基粒子所存在的空间(M空间)在得到一定能量(这被称为M空间阈值)补给的情况下可被维持的结论。
        通过粒子与相转移空间的相互作用可使M空间达到稳定化。此提案一经提出,便有众多的科学家着手于M空间或是M粒子的研究工作。所有的高能源研究者都希望率先成为M粒子的发现者。
        最终发现者仍是米诺夫斯基本人。他在他占据了Side3中一整个岛屿的研究设施中成功生成了M空间,并“间接然而确实地”确证了M粒子的存在,同时也确认了M粒子可拥有长达2.5×10^6秒以上的寿命。
        之所以说是“间接地”是因为形成M粒子的空间与通常的空间不同,通过通常空间观察M粒子是难以获知其正确的形态的。我们所观测到的只不过是种种M粒子的“影子”罢了。
        


        4楼2012-01-01 11:04
        回复
          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发现实际就是米诺夫斯基物理学所预测的“影子”的发现。(图2)

          (如图:x次元的观测者只能观测到X1和X2,M粒子的全貌H(x)无法被观测。)
          M粒子的形成空间在数学上被记作第10次元,因此寻求它的4次元解(即其在通常空间的行为)时,会得到包括虚数解在内的众多答案。M粒子的“影子”即是对应着M粒子的标准表达方程式的众多的解<复数解>的存在。也就是说,使电磁妨害,(立体格子)场<I力场?>),Mega粒子,米诺夫斯基飞航系统<M-Craft>等技术成为可能的M粒子的活动与这些众多的解一一对应。
          崭新的道路开辟了。随后,M粒子和其活动的应用技术被陆续实用化。虽然也有不少物理学家对这种无法观测的M粒子的存在提出异议,但目前还未能发现有力的反证。
          米诺夫斯基本人则据说投入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开始尝试光子与M粒子的统一。然而,这一研究的经过在一年战争中丧失,完全陷入不明中。


          5楼2012-01-01 11:06
          回复
            M粒子与电波妨害
            M空间在失去能量缩退时,会留下类似通常空间下相对性理论(<相对论>)中"休巴尔西西尔特"<大汗,这串不晓得人名还是什么东西,莫非相对论里的东西?不晓得是什么鬼片假,我就说我最最讨厌片假了>解的“空洞”。(平均寿命为2.5×10^6秒,但因为减少按一定比例发生,按波尔森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概率论重要分布模型之一>呈现渐近线状)。(图3)

            (被捕捉的电磁波的波长跨越十分广的波段,但释放出的电磁波都有特定统一的波长。)
            本应传播于通常空间的电磁波被捕捉入这一“空洞”。
            这在原理上是一种共鸣现象,波长与M粒子能量相对应的电磁波成为被捕捉的对象,用于通信的电磁波从微波到超长波都属于这一范围,而可视光,X射线,伽马射线等不与“空洞”发生共鸣因而不被捕捉。


            6楼2012-01-01 11:08
            收起回复
              对电子回路的影响
              通过共鸣被捕捉吸收的电磁波会释放出波长与M粒子能量准位的波长相当的电磁波。
              这些被释放的电磁波会造成集成回路的工作错误。在M粒子密度较高的宇宙区域中,电脑在没有遮蔽的情况下将无法稳定运作。不仅电脑,一切带有半导体的回路都受到影响。


              7楼2012-01-01 11:09
              回复
                关于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在战争方面的应用,搜搜百科上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就不多嘴了。
                战争什么的,代ki莱!!!
                另外,百度百科说SIDE3之所以能够改成全封闭式卫星,是因为利用米诺夫斯基粒子造出了可以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人工太阳,这一点未经过任何证实,官方也未承认。封闭式卫星却是需要人工照明,但与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好学无关。
                百科什么的还是不能全信


                8楼2012-01-01 11:24
                回复
                  像这样质量为0的粒子,有些童鞋可能就得有很多地方说不通,毕竟是虚构的东西,别太较劲。另外翻译这个的日语MM也不是学量子物理学的
                  而且目前刚大木中出现的东西好歹都是带科学依据的。不论是UC系的M粒子,还是CE系的中子干扰器都做出过很科学的解释,不过OO中的GN粒子确实有点脱线了。尽管如此,我作为一个刚FAN父母的继承人还是要坚决支持每一部刚大木


                  9楼2012-01-01 11:30
                  回复
                    最后再多句嘴
                    【】这个括号是怎么打出来的?以前我都是复制粘贴


                    10楼2012-01-01 11:44
                    回复


                      11楼2012-01-01 15:16
                      回复
                        新版本吗?比我以前看到的资料详细很多啊


                        IP属地:法国12楼2012-01-01 15:29
                        回复
                          切换成中文输入法。。。字母“P”右边的两个符号就是的了


                          13楼2012-01-01 17:04
                          回复
                            恩恩 常去AE看看的话,经常会有针对这一理论的吐槽性质同人文,水平蛮高的~~


                            IP属地:天津14楼2012-01-01 19:18
                            回复
                              求有人造出来


                              IP属地:湖北15楼2012-01-02 0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