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涵倾心之恋吧 关注:195贴子:6,400

【倾心☆之恋】阿P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给大家带来有趣的阿P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哦,收集这么多也怪不容易的啊!


1楼2012-01-02 23:20回复
    阿P是个性格多异的人哦,他经过的事情也是充满各种色彩的!不多说了,我口才不好哦!


    2楼2012-01-02 23:21
    收起回复

      听阿P这样夸下海口,老人很高兴:“阿P师傅,龙山公墓你应该知道吧。你偷偷把狗给带进去,找到E区8排8座,那是一个叫朱海的王八蛋给他父亲买的墓,他父亲还没死,你就把死狗给埋到那空穴里。记好了,别弄错,E区8排8座,朱海那王八蛋!”
      阿P一听,脑袋一下就大了,他根本没想到是这样,老人竟要把狗埋到人家父亲的墓里,这不是让人家认狗为父嘛!阿P一向自认为脑子好使,这下也没了主意,结结巴巴道:“这、这……”
      老人见阿P这样,可不高兴了:“你刚才不是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阿P做不到的’嘛,敢情是吹牛呀。那龙山公墓是开放式的,晚上很容易溜进去。不要怕鬼,人死如灯灭,哪来的鬼啊?”
      阿P叹道:“我是很容易溜进去,也不怕什么鬼。只是、只是把死狗埋进人家父亲的墓里,不厚道呀!”
      老人一听,脸色大变:“什么厚道不厚道!那个叫朱海的王八蛋是我的仇人,想当初我可把他当儿子啊,他做生意没本钱全靠我赞助,可没想到,现在他有了钱却猪狗不如……”老人说着说着,禁不住泪流满面。
      阿P听老人这么一说,也很生气,对这样忘恩负义的小人,还跟他讲什么厚道不厚道。想到这里,阿P摆出一副侠客的架势,爽气地答应下来:“老人家,这笔生意我做了。咱们老规矩,先干活,后付款!”
      当天夜里,阿P就帮老人把死狗埋进了朱海父亲那墓穴里。整个过程,阿P是提心吊胆,但又充满刺激。第二天一早,阿P就来到老人家里,把拍下的埋狗照片给老人看。老人二话不说,就把钱给了阿P,还拉着阿P的手,说感谢他帮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阿P又做成一单大生意,兴奋得当晚就拉了一批老乡进了“喜洋洋火锅店”。几杯酒下肚,大家话就多了。阿P是什么人,肚里哪藏得住东西,早就抢着把昨晚的事说了,而且还添油加醋说得绘声绘色。
      就在阿P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一个男人突然骂骂咧咧冲上来,对着阿P的脑袋“嗵”地就是一拳,一下就把阿P打倒在地上。阿P倒在地上,捂着脑袋惊恐地喊:“你、你为什么打、打人?”
      那男人愤怒道:“你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把死狗埋到我老子的墓穴里!看我不打死你!”说着,抬起脚又要朝阿P踹去,好在被阿P的一帮老乡死死拉住。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原来,阿P进的这家“喜洋洋火锅店”,老板正是那老人的仇人——朱海。刚才阿P开口闭口说朱海,而且越说越放肆,一直说到把死狗埋到朱海父亲的墓里,在旁边的几个服务员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就找来了老板朱海……
      阿P心里叫苦不迭,真是言多必失啊!他连连求饶,说自己和朱老板无怨无仇,只是上了一个老头的当,那老头说朱老板是他的仇人,还说朱老板猪狗不如,自己一时冲动,就稀里糊涂地帮他做了这事……
      朱海听完,从地上一把揪起阿P,怒吼道:“这么说来你只是一个帮凶?那好,你这就领我去会会那老头!你要是说假话,看我到时怎么收拾你!”
      阿P没办法,只好领着朱老板去找那老头。可奇怪的是:当阿P敲开老头家的门,刚才还气势汹汹大喊大叫的朱老板,一见到那老头,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看得阿P是云里雾里的,这哪归哪啊?
      原来,这老人就是朱老板的父亲。想当初朱老板创业时缺少资金,老人为了支持儿子,把名下的房子都给卖了,自己租房子住。可没想到儿子发财后,对老父亲不管不问,甚至连老人住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来问寒问暖了。老人很寒心,要儿子还房子。这朱老板竟能想得出来,在龙山公墓买了个墓穴当“房子”还给了老人!
      后来,老人听说儿子养了只小狗,吃的是进口狗粮,住的是豪华狗舍,生病了还陪它打针吊水。敢情在儿子眼里,爹还不如狗啊!老人气不过,两天前从儿子那里把小狗偷了出来,用棍子打死,然后便让阿P把狗埋到儿子还给自己的那“房子”里:这狗就是儿子的爹!
      阿P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顿时来了精神,一挺胸脯挡在老人前面,对朱老板进行了一番义正词严的声讨。看着朱老板那狼狈相,阿P可高兴了:我阿P办的这公司,不但能带来财富,还能够教育一些不孝儿女,看来很有发展前途呢! 说到这阿P又得意的吹起口哨来!!!


      10楼2012-01-03 00:06
      回复



        11楼2012-01-03 00:07
        回复

          阿P故事·阿P当伯乐
          阿P这两年做生意狠赚了一笔 钱,在小城也算是个“大款”了。可大款也有个闹心事,就是念小学的儿子小P实在不争气,每次考试,总是班上最后一名。
          这天,接完儿子班主任的电话,阿P那个气呀,扬起巴掌就要打小P的屁股,哪知爷爷奶奶把孙子护在怀里,生气道:“考试不好就打,天下哪有这个道理?一个班总得有一个人在后面掌舵呀!再说了,村上那些念书成绩好的,现在哪个如你?有的穷得连老婆都讨不上!”
          阿P见来硬的不行,就决定曲线救国,他找到了小学同学“刘笔杆”。这刘笔杆早年与老婆离异,家徒四壁,却养了个争气的儿子,儿子刘书毫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阿P热情地拉刘笔杆上了饭店。两杯酒下肚,就打起了小算盘。常言道:跟好学好,跟狗学咬!阿P是想让刘书毫和自己儿子小P吃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这可比请家教有效果。阿P装着惋惜的样子,问道:“刘笔杆,你文化比我高,好歹也是个人才,就甘心这么一辈子蹬三轮?”
          刘笔杆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叹息道:“我早就想出去闯荡闯荡,就是不放心儿子。儿子这么小,唉,再过几年,等儿子大了再说吧。”
          阿P觉得有门儿了,赶紧趁热打铁说:“什么?再过几年?那黄花菜早凉了!你没听说人过四十,一钱不值。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得赶早!你不就是放心不下儿子吗?这样吧,你把儿子放在我家,我家小P吃什么,你儿子就吃什么!你想,我们是老同学,关键时候不伸手帮你一把,什么时候帮?”
          刘笔杆听阿P这么一说,心头一热,说道:“阿P,我儿子放在你家,那好比上天堂了,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阿P听了心中大喜,一拍掌,大声说:“好,那就这么定了,你儿子就放在我家,你放心出去闯荡就是了。你儿子成绩好,正好帮帮我家小P,这是双赢,你儿子成才,我儿子也成才!”
          不久,刘笔杆外出打工,而刘书毫来到阿P家。还真是的,阿P走了一步好棋,自己儿子小P跟了刘书毫后,还真有了不小的变化,学习认真了,作业也能按时做了,只是事事都听刘书毫的,像个跟屁虫。阿P私下开玩笑地问儿子为什么呀?谁知小P嘴一撇,说道:“人家是班长,不听他的听谁的呀!”
          一天,阿P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一个下围棋的,一年挣了一百多万。阿P吃惊了,他不懂围棋,但看到人家手里抓把黑子,朝板上轻松地按按,一年就是一百多万!这可是条来钱快的路。阿P于是叫来儿子,问他想不想学围棋?小P的回答倒很干脆:“刘书毫去学我就去学,刘书毫不去学我也不去学。”阿P只好又去问刘书毫,刘书毫说:“阿P叔叔,我倒是想学,可我爸爸没钱给我缴这学费。”阿P从皮夹子掏出一张银行金卡,炫耀道:“你爸没钱,可阿P叔叔有的是钱呀,我帮你缴学费!”
          这样,每个星期天,小P和刘书毫都到少年宫去学棋,你还别说,两个人学棋的劲头还很足,一有时间,就在房间里下个你死我活,这让阿P看了心里很舒坦。更让阿P想不到的是,培训班结束后,儿子还拿回来一张奖状,上写:奖给优秀学员小P。阿P有些奇怪,刘书毫比小P聪明,他咋没得奖?他去问刘书毫,刘书毫脸红了,说道:“阿P叔叔,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我棋下得没小P好!”
          阿P大度地摆摆手:“没事,没事,重在参与嘛。”到了晚上,阿P还有些不相信,又找到少年宫向老师打听。老师说:“真的,你儿子小P悟性好,是个好苗子,你得继续让他学下去!”
          阿P又问:“和小P在一起学棋的还有一个叫刘书毫的,他是不是下棋的料?”
          老师脸色马上变得很难看,说:“学棋主要靠孩子的悟性,刘书毫和你儿子相比,那差到太平洋去了。”
          阿P听了那可是心花怒放,人都快站不住了:“老师说得太对了,您瞧小P他爸我这脑袋,比地球还圆,遗传,遗传呀。”接着阿P立马又给儿子和刘书毫报了提高班。之所以还给刘书毫报,没办法,没有刘书毫继续陪,儿子不干嘛。提高班学完后,阿P又给他们报了加强班,阿P钱没少花,儿子也真为他争气,这不,被选拔参加市少儿围棋大赛,结果又是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三名。看着红彤彤的获奖证书上写着儿子小P的名字,阿P欣喜若狂。哈哈,我有钱,干脆带着儿子上北京找聂卫平,拜他为师!
          


          12楼2012-01-03 00:08
          回复

            阿P主意打定,就准备给刘笔杆打电话,现在刘书毫没用了,让他回去得了。可小P是死活不同意,说:“真要去,那就必须和刘书毫一块去!否则宁死不去北京学棋!”
            为了儿子的前途,阿P几乎要跪下来解释:“儿子,这到北京学棋,可不是在家里,花费可大着呢!再说,下棋靠悟性,刘书毫他爹没你爸聪明,让他跟着你,不是耽误人家吗……”
            还没等阿P把话说完,小P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阿P忙上来问儿子干什么哭,小P哽哽咽咽一说,阿P这才明白,其实获市少儿围棋大赛第三名的,根本不是他儿子小P,而是刘笔杆的儿子刘书毫!原来,儿子小P不是下棋的料,从一开始他们的名字就调了包,在老师那里:小P其实是刘书毫,刘书毫变成了小P。
            阿P知道了事情真相,气得脸铁青,可扬起的巴掌还没落下来,爷爷奶奶又是往前一站。阿P气急败坏,冲着父母嚷:“你们天天送他们上少年宫学棋,比赛时又陪在身边,难道一直都不知道这俩小子干的好事?”
            谁知阿P的父母听了,竟不屑一顾:“你嚷嚷啥呢!告诉你,这主意还是我们出的呢!我们就是想让刘书毫这小子为我们孙子挣个好名声,当然了,也是为了让你高兴,不要整天对小P吹胡子瞪眼。”
            阿P长叹一声,感觉这真是棉花掉到水里—没谈(弹)头了。心里不顺,晚上就多喝了几杯。谁知酒下了肚,阿P又高兴起来了:我明天就给刘笔杆打电话告诉他,他儿子是个围棋天才,这可是我阿P发现和培养出来的呢,一定要他请我上饭店喝酒!
            两个绑匪看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暗暗得意,忙点燃一支香烟,叫司机放起音乐,悠闲地享受起来。
            哪知,好景不长,当小车开到一个“丁”字路口时,忽然一位交通**跳到路中央,打出停车的手势。两个绑匪大惊,冲司机嚷道:“别理他,冲过去!”可是这司机怕牵连此事,早就想“解套”了,此刻见有**拦车,喜得就如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赶忙“嘎吱—”将车子停了下来。
            这时,那名**笑眯眯走过来,朝车内探了探,正要说话,忽然看到后排座位上绑着的壮汉,不由吃惊地叫起来:“你……你们这是干什么?绑……绑架!”此时,正好有一队**走过,听到喊声“呼啦”围了过来……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两个绑匪措手不及,连人带车被带到附近的***。壮汉被带去做笔录,司机、**和两个绑匪被带到另一个房间,绑匪们还受到了特别“关照”—戴上铐子,挂在窗户的铁栅上。此时,两个绑匪心里清楚:这事砸了!他们只是不明白,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
            两个绑匪正在叹息,忽然那名**的手机响了,他掏出手机说了几句话,一会儿,阿P跌跌撞撞闯进门来,一见到两个绑匪,就叫叫嚷嚷地说:“可追上你们了,这副破眼镜哪……哪值……”当他看到绑匪手上的手铐时,惊得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扯了扯阿P的衣襟,笑道:“舅舅,多亏了你心眼好,要不然,你纵容犯罪,人家一告,你就完了……”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阿P见追不上那车,就想到了正在“丁”字路口值班的外甥,连忙挂电话给外甥,告诉他车牌号,让他帮助拦车,然后自己打的赶过来还钱。外甥办事也不含糊,三下五除二就把车拦下了……
            弄清了真相,阿P唏嘘不已,咂了老半天嘴,将三张百元大钞往绑匪兜里一塞,又吹起了牛:“哼,想蒙我,连门都没有,知道我为什么不点穿你们吧,嘿嘿,那是放长线钓大鱼……”
            外甥在一旁忍不住笑起来了:“舅舅,你就别说了,再说下去,你们老板要扣你奖金了。”
            阿P听了这话,才着急起来,跺着脚说:“坏了,坏了,擅自脱岗,老板知道了是要扣奖金的!”他懊恼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劲来,心里想:大不了炒鱿鱼,我阿P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多么了不起!他这么想着,又不由自主地吹起了口哨。


            13楼2012-01-03 00:08
            回复



              14楼2012-01-03 00:15
              回复



                16楼2012-01-03 00:19
                回复

                  阿p问道:“用刀砍人?怎么砍啊?会不会出人命?”
                  这个知青告诉阿p他们,“人命到很少出,不过呢!砍掉一只手或者是一条腿那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有的是。”
                  阿p一听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这和要人命有什么分别。阿p变得郁郁寡欢,没有多久就病倒了。
                  这天大家都干劳动去了,阿p一个人在小楼里养病。这时阿p看到这里的生产队长来了,是朝着阿p他们住的小屋走来。阿p看到最恐怖的是,队长的手里既然拿着一把砍刀。这下阿p急了。是不是队长怀疑我装病偷懒啊,这样的话那就糟糕了,今天岂不是要少一条腿或者是一只手。阿p看着队长一步步走来,心里急的忘记了自己还在生病。
                  队长来到小楼前,阿p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恐惧了,一个箭步冲了出去,嘴里还唧唧哇哇的大声喊着。阿p冲出房子就顺着山势飞奔,不顾一切的狂奔,躲进了密密的深林里。阿p的这个举动把前来的队长给吓了一跳。
                  队长本来是来看一看阿p病情是否有好转。一看到阿p刚才的举动,他感觉到阿p的病情已经很严重,就马不停蹄的通知在劳动的人们去找阿p,说是阿p已经不正常了,要赶快找到他。
                  阿p被其他的知青在一片树林里找到了,死活不愿回到寨子里。队长亲自来了,手里依然拿着那把大砍刀。阿p心想现在到这个地步了,自己也没有力气了,就等着挨砍吧,想到这里阿p不由得闭上了眼睛。
                  “阿p,你最好回到寨子里,你看你病得这么重,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病会更加严重的!”一个知青站在队长旁边和阿p说道。
                  阿p睁开眼睛,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你能和队长求求情,叫他不要砍我可以吗?我真的没有装病。”
                  知青们一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是这回事啊!阿p看到大家都在笑,而且笑的那么开心,心里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队长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用不很流利的汉话给阿p解释了这里人出门带刀的原因。
                  原来生活在热带雨林,到处都是植被,走路的时候经常要在雨林里穿梭,到处会有树枝、藤子之类的植物,让人走起来很不方便,这时要借助刀来开辟路,砍砍会挂到人的树枝和藤子之类的,有时也会随手修修路边就要挡住路的植物。所以这里的人出门不管大人小孩都有拿一把砍刀的习惯,是为了行走方便,而不是用来砍人的。
                  阿p一骨碌从瘫坐的地上站了起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是不会被砍的,阿p松了一口气,自己都对自己感到好笑。
                  可是阿p心里好像有一个什么疙瘩,想了半天,哦!这回我阿p脸丢大了!


                  18楼2012-01-03 14:54
                  回复



                    19楼2012-01-03 16:20
                    回复
                      阿P故事·阿P开商店
                      阿P在市场里开了一家小商店。这天,阿P正在往店里搬啤酒,突然听到半空中传来一声巨响,就跟爆炸似的。阿P没防备,吓了一大跳,手中的啤酒箱子“哗”的一声摔了下来。接着,那响声一声接一声,整整二十四响,震得阿P脑袋直犯晕。旁边的老婆小兰也吓得够呛,一张小脸刷白刷白的。
                      好半天,阿P才稳住心神,抓住一个过路人,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诉阿P,对面那家大酒楼有人摆酒席,在放那种能吓破人胆的火铳。
                      阿P听了,低头看看打碎的啤酒瓶,再看看老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赶忙吩咐小兰:“别干活了,快躺下!”
                      小兰觉得奇怪,说:“大白天的,你发什么疯啊?”阿P 却得意地说:“发财的机会来啦!你就说胸口疼,我去找那摆酒席的算账,让他们赔钱,这回非得占个大便宜,给少了我都不干!”
                      阿P跑进那家酒楼,一进门就大声嚷嚷:“不好啦,不好啦!出人命啦!”正嚷得欢,就听背后有人喊了一声:“阿P!”
                      阿P回头一瞧,啊!真的不是冤家不碰头,竟然是他的死对头周科长。这个周科长,是阿P原来单位里的顶头上司,就是他炒阿P鱿鱼的。
                      只见周科长激动地走过来,紧紧握住阿P的手,上下左右不住地摇晃:“阿P啊,我万万没想到你会来!”一边说,一边把旁边的人叫过来,“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介绍,这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阿P,以前和我是一个科室的。现在人家下海了,都成小老板了,发大财了。”
                      旁边的一伙人都肃然起敬,围着阿P,又是握手,又是递名片,嘴里还老板长老板短地叫着,叫得阿P轻飘飘的,不要说刚才那股火气早就没了,就连自己姓啥都忘记了。
                      阿P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大家拥着往酒楼里走。路过门口的时候,阿P突然看到每个人都在往周科长的手里塞红包,还有人负责登记人名和礼金数。
                      阿P一个哆嗦,挺起的身板不由自主地弯了,他一抬眼,恰巧看到周科长正对着自己微笑,在一片老板声中,阿P手伸进衣兜里,把准备进货的五百块拿了出来:“周兄,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旁边的人满脸钦佩,都竖起大拇指直夸:“到底是老板,出手大方啊!”
                      阿P直到喝完酒才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老婆小兰以为阿P没讨到赔款,便劝道:“就算人家没赔钱,但总算是白吃了一顿,还不知足啊!”阿P一听,真是哭笑不得:“白吃?整整五百块呀!”
                      阿P把来龙去脉讲了个大概,小兰也觉得冤:“你瞧你,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下好了,一个月的伙食费没了。”
                      两个人长吁短叹,突然小兰眼睛放光,说:“有了,下个月咱爸过六十大寿,咱们也请请周科长,他要来肯定不止送五百,我们不会吃亏的。”
                      没想到,阿P一听这话,头更低了,叹了一口气说:“你知道个啥,随完礼我才知道,敢情周科长摆的是乔迁酒,他们全家就要移民到加拿大去了,这个便宜咱是说啥也找不回来了。”
                      当晚阿P被罚睡客厅,到天快亮时,阿P突然想到:我不是送了周科长五百块吗?周科长不是移民到加拿大了吗?从今往后,我阿P在加拿大就有朋友了。到那时,我去加拿大旅游,这五百块还得要回来。
                      想到这里,阿P又高兴起来了。


                      20楼2012-01-03 16:21
                      回复



                        21楼2012-01-03 16:22
                        回复

                          阿P故事·阿P买年货
                          快过年了,阿P看到别人都买好了年货,自己啥还没买,心里总不是滋味。这年厂里不景气,工资总是拖欠,但阿P没钱年还是要过,年货还不得不买,鸡照杀,鸭照煮。
                          大年二十九,阿P在街上闲逛,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就是不买,用阿P的话说那叫,“没有最低价,绝不出钞票。”阿P走到一处卖炮仗的摊子。摊子万炮具备,就差鱼雷没有。阿P看的眼花缭乱,心里在合计买多少头的合适,买少了,就如过眼云烟,还没点着就已经放完了;买多了,邻居还以为我发财,全来拜年了。阿P问了价,两千头的便宜,但里边的炮小,放起来没有什么杀伤力,到时邻居说我阿P过年没放炮,这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买个一万头的不错,里边的电光雷放起来可带劲了,跟娶媳妇似的。可那炮太长了,一次放完浪费。阿P试着问了问老板,“大哥,你这一万头能否拆开卖,我要五千头。”老板用斜眼瞟了瞟阿P,“你以为市场卖肉吗?拆开卖,剩下的卖给谁,等你明年买还是我自个拿回家放?”“不买别挡我做生意,忙着呢!”说完不理阿P了。阿P心里暗骂,“这什么社会,卖炮的都这么嚣张,小心我告你走私军火。”阿P叉着腰,摆好架式,用手指着炮,“大哥,你可别瞧不起人,今儿这炮我买定了,给我来个一万加五千头。”阿P挺有头脑的,他这买回去自个拆开放,一万五千头可拆成一千六千八千头,放完一路发。
                          买完炮阿P还想买副春联,卖炮这也有,“大哥,你这不搞活动吗,买炮送春联?”老板不耐烦,“你把炮全买了,我送你一副。”阿P自知理亏,但没理也不饶人,“你就是个卖大炮的,这里春联估计有上联没下联,有下联没横批,我到别处买去。”阿P走到别处去了,街上人很多,人家挤阿P也跟着挤,挤挤更健康。春联满街都是,看的眼花缭乱,阿P也不挑剔,拣了副自个能看懂的就买了。阿P知道这春联不就是纸,再假也假不到哪里,也不能翻起来看有没有毛主席或是玉皇大帝头像来辨真伪。
                          阿P还买了鸡鸭鱼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年货,不知不觉的买到口袋里只剩五毛钱。阿P想这下坏了,人家坐公交还得一块钱,自己这岁数了也不能买儿童票。最后阿P一咬牙,提着一大堆年货一路走回家,好不风光,还省了一块钱。


                          22楼2012-01-03 16:24
                          回复



                            23楼2012-01-03 16:24
                            回复
                              阿P故事·阿P卖鸡
                              阿P最近当上了鸡贩子,每天从农村将鸡贩到城里。春节前夕,阿P贩回一大批上好的土鸡,就等着大赚一票。
                              这天,阿P摊位旁来了一个农妇,土布衣裤,脸黑得像煤炭,她检查了一下土鸡,当场就买了八九只。过了没多久,这个农妇又转回来买第二、第三批鸡。阿P觉得奇怪,这女人干吗?家里办婚宴呀?阿P忙叫老婆看好鸡摊,偷偷跟上去探个究竟。
                              那农妇东转西转来到北城墙下,把那些鸡放进一个竹笼子里。阿P仔细一看,顿时脸都气歪了:那农妇是个转手倒卖的二道鸡贩子,她把阿P的鸡批到这里来卖,每斤又加了两块钱。尽管价高,可生意兴隆,前来买鸡的人很多。
                              一样的鸡,她凭什么卖得这么火?阿P好不纳闷,也顾不得生气,躲在一边悄悄观察。不一会儿,有对干部模样的夫妻走过来,只听丈夫对妻子说:“看,多好的土鸡,我们买两只回去过年。”他妻子有些不解,问:“凭什么你就认定是土鸡?现在饲料鸡尽吃激素哩。”那丈夫用手指指农妇,说:“你看看这卖鸡的,一看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人养的鸡,当然不吃饲料。”
                              阿P一听,恍然大悟,自己细皮嫩肉的,一看就知道卖的鸡不是自己养的!阿P左顾右盼,顿时计上心来。阿P找了个僻静处,从地上抓起泥土就往脸上身上抹,抹得浑身脏兮兮的,接着故意把衣服扣错了扣子,再卷好一根粗粗的“喇叭烟”夹在耳朵上。做完这些,他这才回到自己的鸡摊边大声叫卖:“土鸡,正宗土鸡,绝对自产自销,吃了大补元气咧。”
                              这年头,人们吃什么都担心,谁不盼个绿色食品,得,阿P这三下两下的改装立马收到效果,来买鸡的人很快多了起来。
                              阿P边卖鸡,边改进,他原来是用一个大铁栅栏来关鸡的,这时他更有了心得—农村人不都是用竹笼子装着鸡鸭拿来卖的嘛,阿P马上叫老婆买来几个竹笼子,这一招更妙,他的鸡价又涨了一元钱。
                              到了晚上,阿P和老婆在床上喜滋滋地点钱,老婆高兴地说:“阿P,你辛苦了,明天好好休息一下,我烧点好吃的让你补补。”
                              阿P平时怕老婆,可今天赚钱了,底气足了,说出话来也不一样了:“你瞧你,头发长见识短。没听说过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过年了,我要趁热打铁,狠狠地赚一票。”老婆被阿P 教训,不服气地骂道:“赚你个头,瞧你这副模样,你也只配赚个鸡屁股钱。”老婆动怒,阿P 立马“端正态度”,他赶紧给老家的刘三打电话,叫他在村里找个穷孩子明早带过来。
                              第二天,刘三真的给阿P带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阿P一看,孩子穿着破烂的棉袄,走路说话都怯生生的,“农村味”太足了。更叫阿P满意的是,这孩子鼻子里总拖着两条鼻涕,鼻腔里也跟着发出“唏呼唏呼”的响声。
                              阿P给了孩子二十元钱,叫他喊自己爹。阿P想好了,今天他们要装扮成进城来卖鸡的乡下父子。
                              离春节又近了一天,街上的人流比昨天多了不少,生意肯定更好。阿P叫老婆守在车子上,只等他把鸡笼里的鸡卖光了,再把其他鸡拿过来。阿P慢慢抽着“喇叭”烟,和孩子蹲在鸡摊边等待买主。
                              可是,今天见鬼了!路过的人个个在阿P摊位站定,可几乎都是相同的动作,看看鸡,看看阿P,再看看孩子,最后似乎很难过地摇头叹息着走了,老半天了,阿P连一只鸡都没卖出去。阿P吃不准是咋回事,他不住地抓耳挠腮,看看天,看看地,又把鸡摊挪了个方向,还是没有生意。阿P眼珠子转转,想出个主意。他咬着那孩子的耳朵嘀咕了几句。孩子立即“哇哇大哭”起来,他那两条鼻涕虫拖得更长,鼻腔里更是拉起了风箱。阿P心想,孩子的哭声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
                              阿P的办法实在是高,很快,一个六十多岁的男子站到了摊位前,他犹豫了一阵,终于走上前来,并掏出一张百元大钞……
                              只要开张破掉晦气,这生意就好做了,阿P赶紧打开鸡笼,扯出一只鸡,笑眯眯地说:“大哥,不用你挑,它肯定是最好的。”
                              那男子连忙摆手说:“不,不……我不买你的鸡。”阿P见生意要黄,赶紧讨好地说:“大哥,我给你打折,一定打折打得你心跳。”那男子好言劝道:“你的孩子恐怕得了禽流感,这钱是我送给他治病的。再苦再穷这些鸡你都别卖了,找个地方埋了吧,卖出去要害死人的。”
                              阿P在摊位前足足站了十分钟,才慢慢回过神来,他嘴里唠唠叨叨:“禽流感,奶奶的,亏他们想得出来?还不是被三鹿奶粉给害的,弄得人人草木皆兵。”此时,阿P觉自己太聪明了,连这样经典的话也想得出来,于是一扫刚才的不快,又洋洋得意起来。


                              24楼2012-01-03 16: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