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吧 关注:496贴子:16,665

【刚大木科普2】殖民卫星(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殖民卫星是宇宙殖民地中最常见的一种,刚大木各个作品中都有不同的殖民卫星,但运作原理都大致相同


1楼2012-01-03 00:36回复
    UC世界中的殖民卫星:
    背景
    A.D.1969年,即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同一年,G·K·奥尼尔博士发表了其研究小组关于太空殖民卫星的构想。A.D.世纪末期,地球上过度膨胀的人口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都已经发展到生死存亡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地球联邦政府开始将人类移民到宇宙。为了在太空中安居,人类开始建设宇宙殖民地。
    分类
    island1:周长1.6km的球形或直径2km的环形殖民地,能够居住约一万人,通过一分钟一次的自转维持模拟重力。在宇宙殖民时代初期,island1作为太阳发电卫星为建设提供电力,并为殖民地的建设者提供居住空间;在island3大量建成之后,旧的island1多用作工业用途,也有一些落到私人手里或被利用在军事上。另外,SIDE3附近的太阳能发电卫星也是由island1改造而成的。


    2楼2012-01-03 00:45
    回复
      island2:过渡型殖民地,和island3一样为圆柱体,能够居住约14万人。island3大量建成之后,island2因为体积和维持费用等问题,已全部停止使用。在TV作品中出现很少,在《V》中有少量现身。另外,CE世界中的门德尔其实就是island2。
      island3:大部分在动画中出现的殖民地,圆柱体。是参考现实的O'Neil Cylinder太空殖民地。各个殖民地的大小都不同,直径6.4到7.2公里不等,长度32到40公里不等。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动画中出现的大多为开放式。从《一年战争密录》来看,当时一颗殖民地的人口大约是2000万左右。在CE中也出现过,中立国奥布的殖民地赫里奥波里斯就是,镇魂曲发射时的中继站也是由island3的残骸建造的,在UC世界中亦有把卫星改成武器的例子。


      3楼2012-01-03 01:02
      回复
        重点介绍下常见的开放式island3
        外形

        内部

        


        4楼2012-01-03 01:08
        回复
          开放式殖民地的内部面积被分成了六块,三块陆地和三块“天空”
          开放式殖民外部有三块反射太阳光线用的镜子,每一块大小相当于圆柱面积的六分之一。它不是一枚完整的长方形大镜片,而是由基座上许多一平方米大的正方形镜片**而成。每一个 镜片都可以自由变换角度,从而调整殖民地内的亮度,做出昼夜的划分。镜片大概也兼具太阳能发电的功能,为殖民地内部提供必要的电力。阳光由镜面反射穿过“天空”照亮陆地,居民平时在天空中所看到的天体或战斗并不是本体,而是镜像。
          每个陆地对着一块天空,天空上则对着镜面。“天空”也是由许多小块玻璃组合而成,玻璃经过特殊处理,能够隔绝有害的宇宙射线。为了在陆地之间往来,“河”上还架有桥梁。


          5楼2012-01-03 01:17
          回复
            殖民地的壁面约有30m厚,其最内侧由土砂覆盖,约厚2m,除了便于人类居住之外,也可以隔绝宇宙射线;因为影响殖民地自转的缘故,殖民地内部不允许有高层建筑。土砂下方是各种线路、管道、整备用通道,然后是双层金属结构的外壁,外壁上有许多联络口、整备用设施等,复杂、凹凸不平。

            殖民地本体一端有一个突出的、直径1km的圆筒,称为港口。能够整备、收纳船舰、储存货物,管制航道。港口本身拥有动力,保持和殖民地本体的同速逆向转动, 所以入港的船只能够保持无重力的静止状态。殖民地在港口方向的对侧还另有开口,专为搬运大型资材、设施之用。

            大家注意殖民地的一端有个很大的圈,圈上装满了直径约200m的扁圆筒。这些其实是农业和工业产品的生产地。殖民地内部所需的食粮等必要物资都在这里生产,也负责处理、再利用殖民地内部产生的垃圾、污物。

            殖民地内部,两端的回转轴上有用土砂堆成约3000m高的“山”,“山”中心有与港口连接的通道,越接近山顶重力越低,山顶处(殖民地自转轴)附近几乎没有重力。
            


            6楼2012-01-03 01:33
            回复
              为了防御平时可能飞来的大块陨石等物体,每个殖民地的外壁上都装设有防空飞弹或光束炮。另外还设置有雷达和M粒子探测器,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使用


              7楼2012-01-03 01:35
              回复
                封闭式就是没有镜面和“天空”,全部都是陆地,内部靠人工照明
                由于自身无法发电和人工照明需要大量电力,所以一般封闭式需要太阳能发电卫星来辅助,SIDE3在战争后期能发射卫星武器就是因为有太阳能发电卫星。

                SIDE3的封闭式,周围发亮的太阳能发电卫星
                封闭式虽然居住人口是开放式的两倍,但是不如后者经济实用,所以除了SIDE3以外其他的SIDE一般都是开放式。
                每30到40颗殖民地组成一个卫星群,称为SIDE

                SIDE3的殖民地排列


                8楼2012-01-03 01:50
                回复
                  一年战争前的7个卫星群为:SIDE1桑恩和SIDE4慕亚在L5,SIDE2哈帝和SIDE6里亚在L4,SIDE3在慕佐在L2,SIDE5鲁姆在L1,SIDE7诺亚在L3(当时只有1颗)

                  一年战争前的星图,绿色点为拉格朗日点,红色线为卫星群运行轨道
                  L为拉格朗日点,大家初中应该学过拉格朗日定理,每两个大质量的天体之间都存在5个二者引力的平衡点,称为拉格朗日点,通常说的一般是指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五个。由18世纪的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最先发现。只有在拉格朗日点上才能长时间保持与两个天体间的相对静止,因此为保持长期稳定,各个卫星群都绕着拉格朗日点运行


                  9楼2012-01-03 02:08
                  回复
                    太困了,先放下吧,其他殖民卫星等放寒假了再介绍


                    10楼2012-01-03 02:13
                    回复
                      快去造出来啊


                      IP属地:湖北11楼2012-01-03 03:46
                      回复
                        终于出现看过了的资料了


                        IP属地:法国12楼2012-01-03 15:37
                        回复
                          发得有点累
                          把没发完的发完


                          13楼2012-01-14 14:01
                          回复
                            CE世界中的殖民卫星
                            殖民卫星Zodiac
                            找不到图,大家将就一下吧
                            这个应该是CE世界中出现最多的卫星了,其实严格来讲,Zodiac并不是殖民卫星,而是一种为研究开发等目的而设置的卫星,但随着P.L.A.N.T.的成立和与地球3个主要国家的关系破裂,卫星上的各个生活设施也开始能够自给自足。
                            Zodiac其外形为沙漏型。与island不同的是,它是纵向旋转来模拟重力的,而且是每10棵卫星共用一个转轴。每颗卫星有两块陆地,位于沙漏的两侧,沙漏侧壁与island的“天”一样,沙漏中部有一块外形类似CD的镜面,从细微处看这块镜属于island镜片的改进型,主要改进方面是在反射角度方面。卫星的其他设施构造原理与island差距不大,在此不提。
                            这样的设计使它不能像island那样有大面积居住空间,因此不适合居住,但是却可以设置island不能设置的高层建筑,而且能够进行航天或航海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适合工作的卫星。


                            14楼2012-01-14 14:32
                            回复
                              Zodiac

                              Zodaic比island小得多,平均全长约60公里,每块陆地的平均直径约为10公里。每颗卫星的理想居住人口为10万人,而最大居住人口也仅能容纳几十万人。毕竟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给地球提供研究和资源,同时也是自然人为了把协调人驱逐到宇宙去给居住在地球的前者当苦力。
                              Zodaic正如其名字一样,有12个“市”组成,每个市为同轴旋转的10棵卫星,一共120座(第一次协调人战争爆发前实际建成92座)。这些卫星组成的国家名为P.L.A.N.T.,从建国经历来看有可能是以以色列为原型的设计的国家
                              P.L.A.N.T.是Productive Location Ally on Nexus Technology的缩写,字面意思为“Nexus科技生产地区同盟”,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美国的世界各项科学研究的中心,位于L5。


                              15楼2012-01-14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