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座吧 关注:8贴子:545
  • 6回复贴,共1

李贺 < 况是青春日将暮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经鲜妍年少。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1-03 23:33回复

    +《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长吉写诗喜欢杂用三言与七言,汉魏歌词的风格极其浓郁,而且读起来声调抑扬,音韵丁冬。
    琉璃、琥珀、真珠、桃花,色极艳极。笛、鼓、歌、舞,闹极乐极。
    别人说起龙和凤都诚惶诚恐,不是“凤鸣朝阳”就是“飞龙在天”,他却为饱口腹要“烹龙”、“炮凤”,大胆!
    大胆源于大悲。“况是青春日将暮”,一句话催人泪下。亦最后的疯狂。
    


    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2-01-03 23:46
    回复

      +《巫山高》+鼓吹曲辞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飕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青紫色的、云遮雾绕的十二峰,阴森森、湿腻腻的山石。一弯淡月透过云层,黑洞洞的古祠掩在茂密的竹从后。
      猿啼,花落。
      这样的地方,神会来,鬼会来,瑶姬恐怕不会再来。
      丁香、筇竹、蟾桂、椒花,奇花珍树是他写诗的作料,这里那里撒一点,色香味俱全。
      碧、烟、风、雨、苔、月、寒、湿,他的巫山,潮得要渗透纸页了。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1-03 23:49
      回复

        奇峭的美感。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1-03 23:57
        回复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5楼2012-01-13 15:15
          回复

            "日满门前路",有一种在尘世之中数十年如一日地无奈消磨的悲哀,这悲哀让人无处述说,却又如影相随;
            "客枕幽单看春老",出于消极和积极的起伏状态,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不是与这种心态长期为伴的人不可能描写的这么真实和伤感
            那是他的绝望啊


            6楼2012-01-13 15:21
            回复

              ▄雨冷香魂吊李贺 江湖夜雨▄
              翻开唐人的诗集,江湖夜雨觉得找不到有比李贺更伤感孤寂的人了。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出林妹妹这样一个多愁善感,才气过人的艺术形象,让好多人为之感伤。我觉得在唐才子中,李贺的性格和才华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忧郁多才的男“林妹妹”。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贺,字长吉,说起来李贺也是名门之后,他的远祖李亮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从父(即伯父、叔父),唐朝建立后被封为郑王。但是到了李贺这一代祖上的荣华早已成为过眼烟云,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只作过县令,而且在大约在李贺十八岁那年,他便早早去世了。李贺据说也是个神童,《唐才子传》说“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当时韩愈、皇甫湜不信是他写的,就亲自把他请到家里来,李贺当时还是个小小童子,“总角(就是哪吒那种发型)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写了篇叫《高轩过》的文章。这篇文字江湖夜雨找了出来录在下面: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篇诗句出自七岁孩童之手,确实令人惊奇,说句不中听的,现在的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们能写成这样也算不错了。怪不得当时就“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怜爱之意自不待言。但是不幸的很,李贺少时就才华显露,但其一生,却没有“他日不羞蛇作龙”,而是一生郁郁,难伸其才,人中之龙,却屈如蛇虫。
              拙作《元稹悼亡遣悲怀》这篇中说过,元稹由于李贺早年无意中得罪了他,就借口认为李贺父名“晋肃”,“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触犯家讳,不能应试。韩愈为他抱不平,专门写了《讳辩》一文,主张“不讳嫌名”,但无济于事,李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考功名的资格。这也造成了李贺一生的忧郁难平。
              当然李贺也是那种典型的抑郁质的人,就像林妹妹和史湘云差不多的身世却性格不同一样。李贺毕竟是皇室王孙,虽然没能参加进土考试,仍旧享有某些官职的世袭权,而且他一直受到韩愈的赞赏,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春,在韩愈的照顾下,李贺被任命为奉礼郎,说起这奉礼郎的职务只是个品次极低(九品)的小小京官,《唐书.百官志》说它的职务是:“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祀之礼。……凡祭祀、朝会在位拜跪之节,皆赞导之。公卿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吹,而相其礼。”由此可见,奉礼郎的职责就是当王公大臣举行祭祀时,去招呼摆祭品,引导众人进入位次,行跪拜之礼。当公卿巡行诸陵时,领导仪仗队和吹鼓手,主持祭祀礼。
              这样的职务如果是个比较精明的市井小人之类的,可能如鱼得水,一可以采办祭品时多开点发票,捞点油水,二可以多接触一下王公大臣们,混得脸熟,好办事。但是李贺那样木讷单纯的男孩却不适合这个工作,李贺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常想家(江湖夜雨一开始上大学时还常想家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李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他在《题归梦》一诗中这样写道: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7楼2012-04-21 2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