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年羹尧的履历。康熙34年中的进士。然后就任翰林院庶吉士。康熙48年升内阁学士,不久就任四川巡抚。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为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再次显示出卓越才干。康熙57年任四川总督,兼任巡抚。康熙60年任川陕总督。掌握着四川陕西的军权。而这二地是当时清朝最不稳定的青海和西藏的门户。并且为当时大将军王允禵保障军需。当康熙61年允禵被调回京,和爱新觉罗·延信同掌军务,其实已经是半个抚远大将军了。掌握着西陲边境的一半权力了。
雍正极位后,让年羹尧总揽一切西部事物。其实已经凌驾于爱新觉罗·延信这个抚远大将军之上了。同年10月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到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叛乱.年羹尧的权力达到顶峰。
其后,年羹尧凭借军功和权力,日益跋扈,收受贿赂,结党营私。而雍正当时平定了青海,正准备整顿吏制,推行新政。所以年羹尧就变成了居功自傲的一个挡路石,雍正当然要拔出。
雍正3年4月,雍正经过一番准备,比如削了年羹尧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反而把弹劾年羹尧的蔡珽提拔为御使。4月年羹尧被削抚远大将军职务,被削川陕总督职.并调任杭州将军。
清朝不管是奖励还是贬绌。臣子都要上一份折子感谢皇帝。皇帝看到折子就会有批示。而这段话就是雍正写在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的谢恩折子里的回复。这其实是君臣之间的私房话。雍正告诉年羹尧,从大将军变小将军。如果他有怨恨,也可以起兵造反。因为杭州当地就有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的俗语。也就应了年羹尧造反。如果有其他人想造反,凭借年羹尧的跋扈,专权,也不会容许别人造反。
年羹尧之死,其实就是因为功高盖主,还不知道收敛锋芒。并且跋扈专权。没有领会雍正的意思。认为以他的军功可以如此。结果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因为下场只有二种,第一是死,第二是造反。因为任何一个皇帝怎么能容忍下面有个二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