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小说吧 关注:2,656贴子:10,516

【原创】昙花痛(郭嘉周瑜主线神马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天说发···于是我爬了过来····没废话了···楼下放文


1楼2012-01-07 23:35回复
    楔子
    若,那年樱花没有凋零,那醇香是否会到永远?
    若,那年来得及赶到,会不会不用擦肩?
    若,那年没有站在曹操身边,会不会没有了鬼才?
    若,那年没有跟义兄离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舒城看桃花?
    若,那年泗水流的更远,是不是可以连到江东?
    若,那年赤壁的烈火可以更旺一点,是不是就会看见你的容颜?
    一季一季的花,开了又谢!一曲一曲的音,续了又断!一个一个的人,来了又去!
    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朵浪花,又有多少朵可以澎湃。
    一曲长河吟就吟唱一首短歌!
    “如果分开后呢?”
    “呵呵,那就为敌了!”
    “可是我不要······”
    “我们是什么,嗯?”
    “你说过的,雨水。'
    “对啊······雨水永远是一体的,哪怕回不到过去。”
    “那你说什么为敌?”
    “好··我保证不和你碰面,在战场上。”
    ······
    生死逃不过宿命!
    只是不知道在哪天,星星落了,就苍白了天空!
    只是两朵昙花,让我们来不及欣赏他们的绚丽;只是两场烟花,任谁看眼前的夺目的悲喜!
    (后来不止这两只了······)


    2楼2012-01-07 23: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舒城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尤其在乱世,大多人乐得守一方乐土。
      雨后,地面还是湿湿的,凹下去的地方,还似托着这甘霖,不舍由它散去,就像舒城的人小心翼翼的守着这份难得宁静!湖面上多了
      些小船,不时传来典型吴侬软语的调子,惹得心中一丝一丝的涟漪就这么荡漾起来了!岸边的柳梢轻点水面,风一吹,水纹就一圈一圈的
      向外扩张,似要荡出水墨江南的意味!
      “名副其实的江南啊,”一青衣男子脸上颇有些玩味,“自打朝廷动乱后,颍川早没了这片祥和。”
      自言自语的口气里听不出来惋惜,更多是了然。按照此人的性子,与其浪费时间去惋惜,还不如好好欣赏下美景。
      “什么什么啊。”极其粗暴的声音传来,青衣男子不自觉的蹙了蹙眉。
      “又来了,这么个折腾法,哪成啊!”
      “就是。”
      “哪有这样的,太嚣张了。”
      “唉~~~~”
      青衣男子听着身边的人切切私语,心里一笑,原来嘛,这里不是仙境,这种事也见的多了,少怪不怪!但在这么个环境下,弄个这么
      个不和谐的声音,也确实不怎么舒服。
      “好了啦,”一个稚气尚未褪去的平静却又不容拒绝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们够了没,回去。”
      那群刚才还气焰嚣张的人,似有微微收敛:“我们只是买些东西,这老东西······”
      “嗯?怎么说话的?” 这时青衣男子才回过头看见说话的人。
      那人看起来不过十五岁的样子,面如冠玉,唇若点朱,一身白衣,只衣角处有点缀的寒兰图案。说他绝代风华,绝不为过!此时他面
      上看不出表情,镇定深邃的不符合他的年龄。
      “怎么怎么说话的,”那群人似乎并不买他的账,“老子就这样的,别给你点面子你还得意了,有种你和大少爷说去。”
      “我是没这个兴趣,”那白衣少年的语气波澜不惊,“只不过是,父亲应该到家了。”
      “这······这······小人告退·····。”呼啦啦的,一群人就这么散了。只剩下青衣男子和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回眸间望见青衣男子正盯着自己,脸颊微红,点点头走了过来。
         “谈笑楼”是舒城最好的酒楼。楼门口是两颗桃树,因为不是花期,光秃秃的枝桠显得有些突兀。楼东面临湖,湖岸的一排柳树此
      刻成了最好的风景。
      有两人坐了看柳树最好的视角。这两人就是青衣男子和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斜倚在栏杆上,眼睛盯着湖面,右手玩转着酒杯,并不送入口中。杯中的酒波光粼粼,就像那湖面,也像那少年的眼睛。
      “什么那么吸引你?”青衣男子带笑的问。
      “啊?”白衣少年恍然回过神来,一转头,正对上青衣男子的眼睛,一怔。青衣男子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唯有那双眼睛,像深不见
      底的深渊,死死的把人吸进去,逃脱不了,“不好意思,走神了。”
      “呵呵,”青衣男子笑了笑,带了丝随意,反到让刚才还有些窘迫的白衣少年放松了许多,“舒城,真的是个不错的地方。”
      “嗯!我就很喜欢这里,”白衣少年莞尔,“你知道么,在桃花花期,舒城是一片温柔呢!”
      这时的白衣少年并不知道,多年以后,他就是舒城最美的一朵桃花,千年不谢!
      “右手第四根弦。”忽然白衣少脱口而出。
      “你,”青衣男子略有惊讶,“就是·····那顾曲周郎。”
      青衣男子一开口,也使白衣少年愣住了。还没给他们反应的机会,那琴姬便已上前,大方的行个礼:“周二少爷,小女子笨拙,此
      曲名为《昭君出塞》,琴技不很娴熟,不知少爷可愿弹一曲。”
      还没等白衣少年开口拒绝,青衣男子先笑道:“你去弹弹吧,一来让我知道那是个什么曲,二来我也想见识见识顾曲周郎的本事。”
      


      3楼2012-01-07 23:37
      回复
        这反倒弄的白衣少年不好意思拒绝了,起身,向青衣男子微微一点头,就走到琴旁坐下。
        行水流水的音就这么划过耳畔,流过心里。眼前仿佛是那片苍茫的荒漠,和那孤独的背影,在少年手下定格成一副画,注入音乐里。
        “这孩子,和他大哥一点也不像,只是,可惜了。”邻座的一个老儒生叹息到。
        青衣男子不明白他的话,也不想弄明白,他本身就不太关心与他无关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对于那个弹琴的人,
        知道他叫周瑜,擅长音乐,仅此而已。
        “你怎么那么匆忙?”青衣男子对一离了琴就像逃命一样拉他跑出来的周瑜有些无语。
        “只是不想被有些人看到,传到我父亲那里去而已。”周瑜语气有些冷,脸色暗了些,又故作轻松,“没事,对了,你叫什么,一直
        忘了问。
        “郭嘉,奉孝。”
        “那······奉孝兄打算去哪?”周瑜问。
        “不知道,随便转转吧,到哪算哪,没目的的。”郭嘉说的是实话,他看看落了一半的夕阳,“你快回家吧,天要黑了。”
        “你到我家去好不好,陪我说说话啦!” 本是一定会毫不犹豫拒绝的郭嘉,居然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想来也是,任是谁听了周瑜
        略带撒娇的口气,都没办法拒绝的。
        周瑜毕竟还是个孩子,撒娇也是正常的,郭嘉在心里对自己说。
        两人就迎着夕阳,向周府走去。他们谁也不知道,有时候命运相连就是这么个有趣的事,本以为是萍水相逢,哪知道后来却是用一
        生来铭记。
        周府比郭嘉想像中的还要大,周瑜带他走了旁边的侧门,推了门,冷冷清清。
        “你家没····”郭嘉骤然闭了嘴,他想起了下午发生在街上的事和那个老儒生的话。
        “我有一个哥哥。”周瑜说的很平静,但刻意隐藏的忧伤还是让郭嘉听出来的,聪明如他,什么都明白了。
        “你可算回来了。”一小童打扮的人看见周瑜赶忙过来,“老爷回来了,害的我吓死了。”
        “然后呢?”
        “好像有什么事情似的,老爷心情很不好,正在和大少爷谈什么。”小童瘪瘪嘴,一脸不加掩饰的鄙视,“能聊个什么出来嘁。”
        这一来反把周瑜逗笑了:“好了,你也别管了,不关我们事,把我房间隔壁的房间整理一下。”又侧过头来:“奉孝兄,就将就
        一下啦。”还有模有样的作个揖。
        “你啊,别闹了。”郭嘉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怎这般的宠溺他。
        是夜,郭嘉睡不着,又有一些微咳,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只是累了。他推开窗,想看看月亮,却瞥见周瑜房里的烛光,就直接
        去敲门了。
        开了门,周瑜片刻的微愣,马上便开心的叫他进来。周瑜的房间淡雅清秀脱俗,就和他人一样,这样的风格也正对了郭嘉的胃口。
        “怎么没睡?”周瑜倒了杯热茶,递给郭嘉,“淡茶,我不喜欢浓茶。”
        两人在炕上坐下。
        “我听得你有些咳嗽,怎么了,要紧么?”
        郭嘉释然一笑:“自幼旧疾,公瑾不必担心的。”一派无所谓的作风让周瑜微微蹙了眉,听郭嘉的口气,跟在说别人样的。
        “你啊,”郭嘉见了,用指尖点了一下周瑜的额头,“就是心太细了,一方面来说是好的,另一方面······没遇上倒好,遇
        见了,就不一定了,慧极必伤啊!”
        看着周瑜一脸茫然,郭嘉也懒的解释,有些事情,不是说有用的。于是他就扯开了话题说“公瑾,你弹琴吧”,所幸周瑜也没深
        究。
        窗内,琴声荡漾;窗外,月光流淌。
        等到再也回不到最初时,他们才希望这一夜能成为永远!
        


        4楼2012-01-07 23:38
        回复
          “瑜儿哟,天亮了,该出来了喂。”第二天清晨孙策就开始大吼。
          房里正在帮周瑜系腰带的小乔一脸好奇,好不掩饰的问道: “公瑾大人,姐夫为什么叫你瑜儿,哈哈哈哈,太好笑了,我一直认为那是大人叫小孩的叫法呀。”周瑜满头黑线的穿好衣服出门去找那只老虎算账,这脸丢大了。
          “孙策!!”
          “哈,瑜儿,来了啊,”孙策没给周瑜反应的时间就拉着他往后院走,“嘿,瑜儿,乔公二女虽然生活坎坷,有我们做夫君,也很不错啊。”
          “少自恋了,好不好。”周瑜很随和,随和到又没找孙策算账。
          “嘿嘿·····她们是姐妹。”孙策干笑了几声。
          “我知道啊。”
          “是哦,昨天凌操带公绩来了。”
          “我看到了啊。”
          “啊,是啊······”
          大清早的这孙策莫名其妙的讲了一堆没用的主要是周瑜都知道的话。二乔是姐妹,谁都知道啊,公绩来了,看到了啊,不过跟公绩什么关系啊???
          “说吧,伯符,有什么事吧。”周瑜没想多久就知道孙策这种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话,定是有什么难以说出来的话。
          “切,好了,我直说了,扭扭捏捏不是我的作风,就是曹操要和我结好,把女儿嫁我弟弟,不是权儿,叫我派人去迎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挺好的啊,伯符你现在具有江东,他自然知道与你闹翻没什么好处,伯符打算让谁去接亲,即可以显示我方的诚意又要保证可以全身而退。”
          “呐,其实······我是有人选的。”孙策挠挠头,看了眼周瑜“你说”的表情,继续道“就你啦。”
          “恩?”
          “这刚结婚的,就把你派出去,我就担心你不乐意。”
          “没事啊,我去,伯符。”周瑜无所谓笑了笑,心里也是希望孙策让他去的,“大不了带上小乔一起。”
          “啊?”孙策吃惊道,“你们关系这么好了啊。不对······这不是重点,记得尽快回来,我怕曹操会强留你,你十天没回来,我就直接杀过去。”
          “你啊,”周瑜甩身回房,“老虎咬人也要分场合看情况啊,笨啊。”
          “周公瑾!!!!!!”
          小兵们郁闷了,主公今天为什么又吼啊!
          “下午出发去曹操那交好。”周瑜对坐在镜前梳妆的小乔道。
          “我也要······”小乔立即起身扯住周瑜的袖口。
          “知道,你去收拾咯。”周瑜挑眉,顺手刮了小乔的鼻子。
          “哇,公瑾大人真好啊,小乔这就去。”小乔拉着周瑜,绕着他转了一圈,蹦蹦跳跳的去收拾去了。
          周瑜往北方看了很久,奉孝兄,很快就可以见到你了吧。
          晓风寒,珠帘卷,江南桃花问君安。视线远,淡笑满,旧时长记归却难。金戈战,鬼谋展,算尽天下算梦寒。四海观,冬风遣,昔年音言素衣翩。
          在耳边还回绕着孙策千叮铃万嘱咐的恼人废话中,周瑜一行终于到了许都。毕竟是冬天,驿馆中的一行人冷得直哆嗦。北方比不得江南,多多少少让打小就在江南长大的比如周瑜受不了,相比之下,坦然的却是小乔。
          “小乔,你不冷吗?”
          “公瑾大人,北方这种天气多了去了,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呢。”小乔边整理床铺边回答道。
          “将军,曹操派人请将军赴宴。”小兵上来禀报,身后是曹操的使者。
          “ 这曹操消息倒是灵通,我们刚到,他便知道了。”周瑜打趣似的一笑,生生让传话的使者看呆了。咿呀,这人笑得跟祭酒大人一样耐看啊。
          在周瑜喊了3遍“可以走了以后“,使者才回过神来。
          如果这使者这样的行为被孙策看见的话,直接抽刀,被曹操看见的话,挥手斩了。因为丢人啊,这么不淡定的使者。
          且说周瑜将小乔留在驿馆,自己随使者去见曹操,心下也感叹:这曹操多少是有些本事,将来与伯符那只小老虎有的一争,倘使没有伯符,自己也会选择曹操为主吧。
          “荀大人好。”使者见一来人赶忙行礼。
          周瑜方回过神,也淡淡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敢问公子可是周瑜周将军?”那人极其肯定的问道,“在下荀彧。”
          


          23楼2012-01-08 15:15
          回复

            “久闻荀大人之名,今得见瑜倍感幸运,不知先生怎知在下?”对于荀彧周瑜早有耳闻,虽说很是钦佩他得忠心,却也不屑他的迂腐,相比见到荀彧周瑜更希望见到曹操,但是无论如何,周瑜总是能做到礼数周全,不像孙策什么都在脸上,也不像郭嘉太过深邃。
            “似瑾如瑜,能让奉孝时时惦念的人不多啊。”荀彧笑了笑,“去见主公吧,彧先行一步,而且荀彧相信奉孝会反常的出现。”
            周瑜还没太听明白,什么叫反常的出现?难道郭嘉摆架子经常不见人?不是吧?
            却说曹操的寝宫里。郭嘉斜倚在榻上,屋内的三盆火炉烧得骇人,侍女们以及坐在一边的曹操满头大汗,可是郭嘉却悠闲的很。
            “奉孝,你不热么?”曹操忍不住问了。
            “还好呢,主公,”郭嘉抬眼望了望受不了却忍受着的曹操,微微一笑,“主公,要不叫人撤了两个。”
            “不行。”即使真的快煮熟了曹操还是果断的拒绝了。
            “那我说我热了呢?”
            “那也不行,”曹操恨恨的说,“谁叫你一入冬就生了场大病,吓死我了。”
            郭嘉无语了。不就生病了么,至于么?从祭酒府搬到司空府来养病,酒没的喝就算了,还一天到晚喝药,每次在自己看到药碗打算等丫头走后倒掉的时候,就会很适时的听到极其让人不爽的“司空大人到”,紧接着是更不爽的“奉孝啊,又是喝药的时辰了,我来的还真是巧啊,哈哈。”巧什么巧,你是故意的,郭嘉心里是这么想的,可是嘴上却说:“是啊,嘉很佩服主公每次都巧的这么准时。”
            “主公,话说,你的禁酒令什么时候解除啊?”郭嘉一副可怜的表情,很是动人。
            再怎么装也不给你。曹操心下念叨。“咳咳,当然是······”曹操颇有悬念的吊着郭嘉的胃口。
            “司空大人,江东周瑜周将军到了。”
            郭嘉很想打人,却在听到周瑜到了以后,不禁露出了温柔的笑意,就像哥哥快见到弟弟般的脉脉柔情。
            “好,摆宴。”曹操大手一挥,下人退出去很主动的把门关个严实,这曹操有时候和孙策那只小老虎一样。“奉孝,这次你去不去啊,又以病了为借口,让我帮你去骗荀彧他们?”曹操说的跟家常便饭一样,事实也确实就是这样。
            “去,嘉总让主公去骗人,也很不好啊。”郭嘉起身整理衣物,唇边含着淡淡的微笑。公瑾啊,你的战绩我也听了不少,多年没见,也不知还是不是当初的模样,自从遇见了你让我懂得了相知相忆的感情,遇见主公让我感到了包容与宠溺的感觉,哎,好生为难啊,很多年前文若说我好似不食人间烟火,我也不否认,生死对我来说真不算什么,却因为你们我真的觉得活着真好。郭嘉不自觉地手滑向腰间的佩玉,一会微笑一会懊恼。
            曹操没搞明白郭嘉今天是怎么了:“奉孝,不是想喝酒才去的吧。”
            “呵呵,嘉还没想到只一点,多谢主公提醒,”郭嘉还做样子的作揖,“多拿点啊。”
            曹操笑了笑,扯过大衣给郭嘉穿上:“好好,今个解解你的馋,多穿些,宴会可不比这里点那么多火,不然周将军恐怕受不了。”
            “周瑜可是江南的人呢!”
            “是是,他受的了,但子孝他们要抓狂的。”曹操领着郭嘉出了门。
            郭嘉眉目含笑,主公,乱世本无定,慕海内,你能与我同车而乘同帐而寝,你能包容我“行为不检”,那么郭嘉定会竭尽心智,终此一生身不惜微命以酬相知。
            历史总是好笑的,太过于相似,犹如复制一般,没有了孙策的赤壁,那熊熊烈火也暖不了周瑜的心,没有了郭嘉的曹操,这江山如画也难以入目。那周瑜和郭嘉呢,原以为江南江北既然共明月,终会相逢,却不料就这么共了一生。
            


            24楼2012-01-08 15:16
            回复

              “也行吧。”曹操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偏了头不去理会其他人,但其中的低气压还是是全场寂静了。
              “主公,”荀彧见到有些冷场,也对郭嘉抛出了略带责备的眼神,责怪他不注意,在荀彧看来主公得宠爱终不会长久,有才之士也数不胜数,别是太过放肆,丢了性命才是。然而毕竟是自己引荐来的,还是替郭嘉打起圆场,在看到曹操示意他说以后就继续说,“周将军到达许都比预期早,也疲惫了,怕是没有什么精力弹琴,周将军的琴声可以在将军休息好后再听不迟。同时我方招待还没有准备好,向来若让将军一行人就住驿馆,我虽知周将军不会在意,可外面人看来便是我方怠慢了将军,有损大汉的礼节,所以我想,唯独奉孝府邸相对空旷,不如让周将军一行暂住,祭酒府也不委屈了将军。”
              曹操狐疑的看了眼荀彧,不太乐意,但是心下也知道这是好办法。他清楚郭嘉不会背叛,念念叨叨的又想倘若他们真是故交或许可以让郭嘉将周瑜劝降,小霸王孙策仅凭3000多人就可扫平江东,虽说是孙策的勇猛,怕是更大的原因是老虎身边这只智勇双全的鸿鹄啊。
              “是是,文若的提议好,”曹操一改方才的阴郁,爽朗大笑,“请公瑾就不要介意了,奉孝啊,就麻烦你了啊。”
              郭嘉和周瑜都没有说话,两人齐齐的望向荀彧,周瑜抿嘴轻点头,郭嘉则用口型说出“谢谢。”
              “啊,奉孝兄,难受死了,我最不喜欢宴会上的气氛了。”散了以后的周瑜和郭嘉正打算回去祭酒府,这时的周瑜显得很随意,完全把刚才的温润知礼丢一边去了。
              “哈哈,瑾,你怎么长不大。”郭嘉跟在身后轻轻笑道。
              “谁说的啊,”周瑜撇撇嘴,“我只是觉得在你面前随意点没什么的,不然太生疏了,规规矩矩的我想奉孝兄一定会觉得我矫情。”
              郭嘉一如当年在舒城一样走在周瑜身边,仿佛已经走了很多年了,如此的自然,他当初就是一眼忘不了温和却又孩子气的周瑜,忘不了心思过于缜密的周瑜。他曾担心乱世的血污是否会玷污世间的美丽,是否会枯死那绝代风华,现在看来似乎是多余的担心,他在周瑜身上看到的不是武将的嗜血,而是琴声的优雅。世人总说物极必返,郭嘉虽是不信,却也不想听到。
              “啊,奉孝兄······”周瑜好似突然想起什么的叫道,在郭嘉应声后微微红了脸。
              “怎么了,瑾儿?”郭嘉奇怪的问道。
              “那个,我,那个我先回趟驿馆,奉孝兄先回去吧,夜里风大。首先就是我的随从在那里,再者就是······我要去接我······夫人。”周瑜吞吞吐吐的,语气里全是羞涩。
              “瑾儿成亲了啊,好事啊,”只要一到冬天手绝不出袖的郭嘉在冷风中抽出右手点了点周瑜的眉心,“瑾儿,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吧,走,我陪你去。我虽然懒散,瑾儿好不容易来了怎么能不陪陪。”
              郭嘉心下感叹,无论两人看起来再怎么一如当年,毕竟都不是当年了,我们还是我们,却各有其主,各奉其忠,就好似流过的年华即使看不出来,一切都在无声无息的改变着,舒城,已经是个遥远的梦,纵然桃花灼灼春风旧,当初19岁与14岁的少年再也回不去了。不光郭嘉这么想,周瑜心中也有莫名的感伤,他本就不是一个爱战争的人,说他胸无大志也好,说他无心报国也罢,他就那样单纯希望相遇相知不分离而又无可奈何的前行。
              


              26楼2012-01-08 15:17
              回复

                “置身乱世,几多情非得已,几多世事茫茫,若得知己之明主,也不枉平生所学。”周瑜笑着,“奉孝兄,我们争得都不是为了得到这个天下。”
                “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回曾经的安定,却是征程多艰。”郭嘉伸手顺了周瑜打在脸颊的头发:“你真的长大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不过记住瑾儿,很多时候不是你想就可以的,适时要懂得在什么时候抽身而退。”
                当这个时代结束后,舒城流传过两幅画卷,一幅是桃花正盛时的白衣男子和红衣男子,一幅是桃花凋零时的白衣男子和青衣男子,他们说画上的人太美背景却太凄凉,像极了了他们的一生,像极了他们的结局。于是那些资质深得老人就会说:“一切早已注定,天命不可违。”
                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天命不可违,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成全了誓言。
                “祭酒大人,荀令君来了。”
                “哦,”郭嘉手一挥,“文若啊,来都来了,还做模做样的让人通报什么,欺负我祭酒府的人么。”
                “呵呵,奉孝,”荀彧从外面进来,“周将军也在。”
                “哎呦,文若你烦不烦,什么周将军的,叫他公瑾就行了,”郭嘉拉过周瑜不耐烦似的瞥了眼荀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文若啊,你就是太拘于礼法,乱世中礼法不过是没用的废纸几张······”
                “然而有时又会成为杀人的利剑。”周瑜笑着接过话,“所以啊,丢开礼法,越乱越好啊。”
                荀彧微愣,郭嘉打小就是一个随性的人,礼仪规范在他眼里什么都不算,陈群就说他行为不检,他一点也不收敛。周瑜是世家子弟,却偏生也这般随性。
                “对了,文若,那天多谢你了,嘉不是跟你客气。”荀彧的发愣被郭嘉打断了,郭嘉看看荀彧的反应,轻轻摇了摇头。
                文若啊,你若继续如此,终有一天你会与主公背道而驰,你的思想会成为你的苦果,只是嘉要如何说呢。
                “令君大人,不用多想了,很多东西都是在慢慢改变着。”周瑜拱手行礼,“那天,瑜还是要谢谢的。”
                “周将···啊不,公瑾···客气了。”
                对荀彧,郭嘉劝也劝过几次,然而都没有效果,偏过头无奈的对周瑜笑了笑,周瑜吐了吐舌头。
                一连几天郭嘉都陪着周瑜看江北的风光,江北的冬天相比之下有些凄凉的感觉,风吹来让人不住的往衣服里缩。周瑜到曹操这里不过才 7 天,期间就下了一场大雪,很厚很厚的,郭嘉院子里的树枝折断了好几根。周瑜觉得下雪是好的,洁白无瑕的掩盖了乱世的黑暗,片刻宁静。可每次他这么说,郭嘉就问他可知道虽然雪落无声,但雪也会痛。周瑜就笑,笑的如春日桃花说“奉孝兄你想的太深了”,郭嘉就说“别笑了,你个没心没肺的”,然后周瑜又说了“没心没肺未必不是好事,你看我现在想的就是我们在一起,才不想会要分开呢”。
                相聚一次不容易,谁也不知道会不会一别成永远,郭嘉觉得周瑜说的也对,在一起就不要想有一天会分离,花开就不去管它花谢,何况自己本来就不是矫情的人。这些天郭嘉陪周瑜到处看,一如当年在舒城,没有羁绊。
                这样就导致曹操每次派人来找他,都会收到“祭酒大人与周将军出门去了”的消息。在第 N 次得到这句话以后,曹操派荀彧把郭嘉叫到自己面前。
                “奉孝啊,你与周瑜的关系很好?”曹操挑眉道。
                “是,”郭嘉自顾自的坐下,“我与公瑾是旧相识。”
                “那奉孝既然有此深交,何不劝他留下?”
                “嘉还记得,初识主公主公告诉我‘奇才也需良将惜’。”
                “我不算良将么?”
                “你若不是,嘉也不会在这里坐着,”郭嘉把手往袖子里笼笼,“只是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说有的人愿意为了某个人献出一生,哪怕等他的不是个完美的结局。”
                “只是这周郎,怕是很难对付啊,也罢也罢,有奉孝在嘛。”曹操挥挥手,“既是如此明日也该放他们回去了。”
                郭嘉点头表示告退,不悲不喜。他知道若两人敌对了,他便会用尽全力去对付,公瑾也是一样,他希望没有那一天,不是他觉得自己会输,而是他答应过周瑜的,他不想做不到。
                


                28楼2012-01-08 15:1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孙策的死传到江北,曹操笑着夸奖着郭嘉的料事如神,同时安下心来全力对付袁绍。郭嘉却总在夜里透过浓浓的月色,眼里跌入些许落寞,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周瑜。当年的小霸王如今也不过是众人口里英年早逝的惋惜,当年的江东双壁空留一人策马天下。近年来自己残破的身体越发的不行,不知道哪一天就如孙策一般,腐化在泥土之中。
                  官渡之战持续了很久,郭嘉也是断断续续的病着,让曹操心急的想早些结束这恼人的战争。东吴似乎从悲痛之中慢慢走了出来,他们开始了新的征战。凌统第一次将随军出征的时候出现在周瑜面前,周瑜看到他一脸的兴奋与倔强,恍惚间发现原来他已经这么大了,这表情是那样的熟悉,孙策第一次离开舒城也是这般模样。
                  世事难料,也是在这一仗,凌统亲眼看见了战场的残酷与父亲的死亡。他倔强的不肯哭,就像当年孙策失去父亲一样,看的周瑜心疼。而后凌统的杀父仇人甘宁来降,孙权很是高兴,周瑜也很满意得到一员大将但他更多的是难过,失去了孙策的自己还有孙策的天下和郭嘉的安慰,失去了凌操的凌统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偏生还让他有仇无法报。而后甘宁对凌统的忍让与关怀,让凌统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仇恨。
                  周瑜看着凌统毫无杀伤力的喊打喊杀终是明白,乱世中的缘分,有的是从小的相识,就像我与伯符,有些是相惜,就像我与奉孝,有些确是仇恨成了一生的牵绊。只是结局,我再也不敢想,再也不敢盼了。
                  转眼间五年就在春去秋来中消逝,没有些许停留,有人说过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不过一瞬何况是短短的五年。这五年里孙权在周瑜的辅佐下夺下江东之地,曹操也在官渡战胜袁绍,江北之地尽收。
                  “奉孝,明日远征乌丸清除袁氏余党,你看?”曹操担忧的问。
                  “怎么,主公还怕嘉拖累主公不成?”郭嘉说完就猛烈的咳嗽起来。
                  “不是,奉孝,我怕你吃不消。”
                  “主公,早年在颍川有人说我活不过30岁,如今嘉已经38了,多活了8年,很知足了。”
                  “什么知足?”曹操瞬间黑了脸。
                  “主公啊,有没有酒喝?”曹操听完恨不得打他一顿,郭嘉看到曹操接近爆发的表情,笑了笑,“主公啊,不就点酒么,还舍不得,得得,嘉也不为难主公了。明日行军莫走大路,容易被敌军发现,山上有条小道,只是路难走些罢了。”
                  “我哪里小气了,你什么时候病好了,你爱怎么喝我都不拦你。那什么小路的不行,除非你不随军,我就考虑。”
                  “啊,主公,嘉往南方必不生还,路难走没事的。”
                  “这个······你休息吧,我想想。”曹操掀帘离开。
                  郭嘉仿佛被抽了全身的力气,倒在榻上剧烈的咳嗽,甜腥味涌上来,没忍住还是吐了出来。郭嘉出神的看着,呐呐自语:“主公,郭嘉自知时日不多,只想尽力多帮帮你,哪怕一寸土地也好,知遇之恩郭嘉铭记,你代我的好,郭嘉倾尽所学也回报不了。还有瑾儿,我记得曾说过天下安定,便同回舒城看桃花,怕是我也要和孙策一样不守承诺了吧。”
                  


                  31楼2012-01-08 15:20
                  回复
                    【后记】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结尾有些仓促。谨以此文献给我最爱的两个三国人物,感谢这些年里有他们故事的陪伴,让我随他们的故事,感悟喜怒哀乐。三国大多是悲伤的结局,像曹操与郭嘉,曹操与荀彧,孙策与周瑜,甘宁与凌统,往往是戏还未终结便会有一人匆匆退场,独留一人承受思念。我知道历史上的周瑜和郭嘉想必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我将他们放在一起,串联起三国,只为那相惜情谊。 舒城花开,却是无缘的相见。明明早知道结局,却还要幻想。宣纸黄,描绘不出千年前的容颜,弦未断,日日难成调。 你轻叹,我挽殇,你低眉,我落泪。 最后填首《水龙吟》作为《昙花痛》的结尾。
                    《水龙吟》
                    再读史书散佚,舒城花尽柳城雪。烽火赤煌,;两点离殇,一点翩然。白衣轻叹,青衫泪染,水冷依然。望江上千帆,梦中谁挽,峭壁耸,瞰蔚蓝。 乱世青史零乱,往昔事,终篇成憾。沙沉断戟,何堪假若,凤凰涅盘。绿绮稀声,酒觞味淡,赤壁擦肩。留待后人续,长河短歌,共聚无言。
                    


                    33楼2012-01-08 15:21
                    回复
                      感谢乔姐放文在本吧。已加精。
                      顶!!!!!


                      来自掌上百度35楼2012-01-08 16:08
                      回复


                        36楼2012-01-08 16:52
                        回复
                          五月置顶!


                          来自手机贴吧37楼2012-05-05 10:36
                          回复
                            撒花。。爬过ing丶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2-05-09 18:4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水龙吟》
                              再读史书散佚,舒城花尽柳城雪。烽火赤煌,;两点离殇,一点翩然。白衣轻叹,青衫泪染,水冷依然。望江上千帆,梦中谁挽,峭壁耸,瞰蔚蓝。 乱世青史零乱,往昔事,终篇成憾。沙沉断戟,何堪假若,凤凰涅盘。绿绮稀声,酒觞味淡,赤壁擦肩。留待后人续,长河短歌,共聚无言。
                              不会填词的小白膜拜楼主
                              串联起三国,只为那相惜情谊。 舒城花开,却是无缘的相见。明明早知道结局,却还要幻想。宣纸黄,描绘不出千年前的容颜,弦未断,日日难成调。 你轻叹,我挽殇,你低眉,我落泪。 相知相惜,知己难求
                              


                              39楼2012-05-11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