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吧 关注:14,261,052贴子:460,733,417

你确定你看懂了。。。《 西 游 记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度娘


1楼2012-01-09 19:52回复
    x


    IP属地:河南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1-09 19:52
    回复
      可是, 作者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如果看过吴老先生原版西游记的,一定不会对下面引用的些许语言感到陌生。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 或是在宏“佛”? 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 同样, 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 反抗, 奋力, 挣扎, 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
      因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说, 《西游记》既没有宣传道家, 也没有宏扬佛法。而是另有其事。究竟是什么故事,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竟然是三百多年来, 未有任何一位读者参透的真相


      4楼2012-01-09 19:53
      回复
        而讲的是“造化”的故事, 讲的是“造化怎样弄人”的故事。
          全篇第一回, 开宗明义, 诗曰: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
          要想知道“造化会元功”, 就得看《西游记》。
          功: 指功能, 功用, 力量, 变化, 作用, 等等。
          会元: 指时间。 一元分为12会, 一会有一万八百年, 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 一年有12个月一样。
          造化: 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 创造演化, 一指命运、运气, 造化弄人。
          命运、造化究竟是怎样弄人的呢?
          读《西游记》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命运与造化
        


        5楼2012-01-09 19:53
        回复
          来人= =


          8楼2012-01-09 19:53
          回复
            菩萨送来两件宝物“锦阑袈裟,九环锡杖”,袈裟卖五千两, 锡杖卖二千两, 我们看有钱的愚僧是怎么说的: 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穿上身就是长生不老,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
            就是皇帝唐太宗也问:“有何好处,就值许多?”
            可见挺贵的, 合人民币约700000元了。
            尽管贵, 唐太宗还是说“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玄奘)受用。”
            太宗宣玄奘入朝:“求证善事,有劳法师,无物酬谢。愿送锦阑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特召法师领去受用。”玄奘叩头谢恩。
            太宗道:“法师如不弃,可穿上与朕看看。”
            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 文武人人喝采。
            


            9楼2012-01-09 19:53
            回复
              待玄奘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太宗又赐他两队仪从,着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夸官的一般。这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不已。
              最后, 菩萨对太宗皇帝说, 你办的这个水陆法会跟本就不行! 你请的法师只会讲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马上叫法会暂停, 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重做法事。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10楼2012-01-09 19:54
              回复
                玄奘回到寺里。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发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是实。”
                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不得不啊。我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拿了人家的手软, 不得不为人家卖命啊!
                结论: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而是唐太宗派遣唐僧去帮他取回这个经。
                


                13楼2012-01-09 19:54
                回复


                  IP属地:江苏14楼2012-01-09 19:54
                  回复
                    托你的福、、


                    15楼2012-01-09 19:54
                    回复
                      上回说了, 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 而是唐太宗要取这个经。
                      唐太宗要这个“经”究竟想干什么用? 还得从“唐太宗地府还魂”说起。
                      我们知道, 普通人死了, 都是由钩魂使者, 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之类的角色拿脚燎手铐把你强拉硬扯去的。
                      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则不同, 是阎罗殿的大管家崔判官亲自跑来接的! 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二人正说间,只见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
                      看样子, 是阎王有请在先, 崔判官是在得到消息后抢了先。
                      到了阴曹地府,首先遇到的是他的老头子李渊,哥李建成,弟李元吉, 叫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上来就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16楼2012-01-09 19:55
                      回复
                        上回说了, 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 而是唐太宗要取这个经。
                        唐太宗要这个“经”究竟想干什么用? 还得从“唐太宗地府还魂”说起。
                        我们知道, 普通人死了, 都是由钩魂使者, 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之类的角色拿脚燎手铐把你强拉硬扯去的。
                        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则不同, 是阎罗殿的大管家崔判官亲自跑来接的! 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二人正说间,只见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
                        看样子, 是阎王有请在先, 崔判官是在得到消息后抢了先。
                        到了阴曹地府,首先遇到的是他的老头子李渊,哥李建成,弟李元吉, 叫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上来就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17楼2012-01-09 19:55
                        回复
                          给点力啊 怎么没人来呢


                          19楼2012-01-09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