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说:“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1〕
所以说,欲学经咒者,须先从持戒入手。不能住菩萨戒,也须能持五戒。况杀盗淫妄是性戒,无论你信不信佛,受戒未受戒,犯戒者都要受地狱的苦报。
《七佛经》说:“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卫。”〔2〕有人又说:“我能守盗戒。”
偷盗抢劫之事,稍知礼仪之人,便不能为之。然细论之,若非大圣大贤,亦难免不犯。
广净法师说:“偷盗是未得到应允而侵占别人的所有物,或以武力强夺他人财物。从房屋、田园、珍宝等贵重器物乃至微小细物如针线等,不与而自取,即为偷盗。”〔4〕
不要说偷盗抢劫了,如以权取财,假公济私搞回扣等,以及打单位的电话办个人的私事,用公家的信纸写个人的家书,皆犯盗戒。又如损人利己、放高利贷、短斤少两、牟取暴利、走私漏税、坐车不起票、赌博、买股票、诈骗、借钱不还,以及买东西时,多找给我们钱,竟生欢喜心舍不得退回。明知是假钱,舍不得销毁,故意往外花等皆为盗。
不与而取人之财物为盗,不与而取畜生物亦未必不为盗。如《十诵律》云:“若取他虎残肉者,犯小罪,由不断望故。若取狮子残者不犯,由断望故。” 又《萨婆多论》云:“盗一切鸟兽残者得小罪。”小注:“今时俭世,多有俗人毁坏他鼠窟,取其贮粟、胡桃、杂果子等,准此犯罪。”〔5〕鼠类的粮食被人抢光了,它们有的因饥寒而亡,你不又犯了杀戒吗?
还有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就是,拣到钱物归己所有,也算犯盗戒。那么拣到东西该怎么办呢?《正法念处经》说:“若见道边遗落之物,若金若银,及余财宝,取已唱令,此是谁物,若有人言此是我物,当问其相,实者当还。若无人认,七日持行,日日唱之,若无主认,以此宝物,付王大臣,州郡令长。若王大臣州郡令长,见福德人,不取此物,后当持与佛法众僧,是名不偷盗。”〔6〕
那么,采矿算不算偷盗呢?《成实论》云:“伏藏取用无罪。”〔7〕
但是,取用活的生物却有罪。譬如你看见一只飞虫,毫不客气的就把它拍死了,这是犯杀戒不难理解。其实也犯了盗戒。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不与取。你没有取得飞虫的同意,就无缘无故的取了它的命,这怎么说得过去呢。
又如见色、闻声、嗅香,心一贪恋即有所取。所以说:“人非圣贤,欲持盗戒,谈何容易,但也不要知难而退。”
人物,非人及畜生物皆不可盗。更不可盗佛、法、僧物。
何谓盗佛物?
如《十诵》,偷佛舍利,《萨婆多论》盗佛像,并为净心供养。自念云:“彼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之人,虽不语取,供养皆不犯罪。”若依《摩德勒伽论》云:“为转卖活命故盗佛像舍利者,犯大重罪。”〔8〕
何谓盗法物?
如《四分律》云:“时有人盗他经卷。佛言:佛语无价,计纸墨犯重罪。”《十诵律》云:“借他经拒逆不还,令主生疑者,犯方便罪。”《正法念经》云:“若盗他秘方者犯重罪。”《唯识并决论》云:“暗取他经论读乃至一句,皆犯盗窃文句罪。”《五百问事口诀》云:“不得口吹经尘,以口气恶故。若烧故经得重罪,如烧父母,不知有罪者犯轻。”〔9〕如今有人把四众弟子施舍的经书,拿去卖钱,你说:“该犯何罪?”
何谓盗僧物?
如《五分律》云:“贷僧物不还,计直犯罪。”又《观佛三昧经》云:“盗僧鬘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又《宝梁经》云:“宁啖身肉终不得用三宝物。”又依《方等经》云:“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又《大集经济龙品》云:“时有诸龙得宿命心,自念过去业涕泣雨泪。来至佛前各如是言:我忆往昔,于佛法中或为俗人亲属因缘,或复听法因缘,所有信心舍施种种花果饮食,共诸比丘依次而食。或有说言:我曾吃啖四方众僧花果饮食。或有说言:我往寺舍布施众僧,或复礼拜如是吃啖,乃至七佛已来,曾作俗人有信心人,为供养故施诸花果种种饮食,比丘得已迥施于我,我得便食。由彼业缘,于地狱中,经无量劫,大猛火中,或烧或煮,或饮洋铜,或吞铁丸,从地狱出堕畜生中,舍畜生身生饿鬼中,如是种种备受辛苦。佛告诸龙:此之恶业与盗佛物,等无差别,比丘逆业其罪如半。然此罪报难可得脱,于贤劫中值最后佛,名曰楼至,于彼佛世罪得除灭。”
所以说,欲学经咒者,须先从持戒入手。不能住菩萨戒,也须能持五戒。况杀盗淫妄是性戒,无论你信不信佛,受戒未受戒,犯戒者都要受地狱的苦报。
《七佛经》说:“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卫。”〔2〕有人又说:“我能守盗戒。”
偷盗抢劫之事,稍知礼仪之人,便不能为之。然细论之,若非大圣大贤,亦难免不犯。
广净法师说:“偷盗是未得到应允而侵占别人的所有物,或以武力强夺他人财物。从房屋、田园、珍宝等贵重器物乃至微小细物如针线等,不与而自取,即为偷盗。”〔4〕
不要说偷盗抢劫了,如以权取财,假公济私搞回扣等,以及打单位的电话办个人的私事,用公家的信纸写个人的家书,皆犯盗戒。又如损人利己、放高利贷、短斤少两、牟取暴利、走私漏税、坐车不起票、赌博、买股票、诈骗、借钱不还,以及买东西时,多找给我们钱,竟生欢喜心舍不得退回。明知是假钱,舍不得销毁,故意往外花等皆为盗。
不与而取人之财物为盗,不与而取畜生物亦未必不为盗。如《十诵律》云:“若取他虎残肉者,犯小罪,由不断望故。若取狮子残者不犯,由断望故。” 又《萨婆多论》云:“盗一切鸟兽残者得小罪。”小注:“今时俭世,多有俗人毁坏他鼠窟,取其贮粟、胡桃、杂果子等,准此犯罪。”〔5〕鼠类的粮食被人抢光了,它们有的因饥寒而亡,你不又犯了杀戒吗?
还有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就是,拣到钱物归己所有,也算犯盗戒。那么拣到东西该怎么办呢?《正法念处经》说:“若见道边遗落之物,若金若银,及余财宝,取已唱令,此是谁物,若有人言此是我物,当问其相,实者当还。若无人认,七日持行,日日唱之,若无主认,以此宝物,付王大臣,州郡令长。若王大臣州郡令长,见福德人,不取此物,后当持与佛法众僧,是名不偷盗。”〔6〕
那么,采矿算不算偷盗呢?《成实论》云:“伏藏取用无罪。”〔7〕
但是,取用活的生物却有罪。譬如你看见一只飞虫,毫不客气的就把它拍死了,这是犯杀戒不难理解。其实也犯了盗戒。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不与取。你没有取得飞虫的同意,就无缘无故的取了它的命,这怎么说得过去呢。
又如见色、闻声、嗅香,心一贪恋即有所取。所以说:“人非圣贤,欲持盗戒,谈何容易,但也不要知难而退。”
人物,非人及畜生物皆不可盗。更不可盗佛、法、僧物。
何谓盗佛物?
如《十诵》,偷佛舍利,《萨婆多论》盗佛像,并为净心供养。自念云:“彼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之人,虽不语取,供养皆不犯罪。”若依《摩德勒伽论》云:“为转卖活命故盗佛像舍利者,犯大重罪。”〔8〕
何谓盗法物?
如《四分律》云:“时有人盗他经卷。佛言:佛语无价,计纸墨犯重罪。”《十诵律》云:“借他经拒逆不还,令主生疑者,犯方便罪。”《正法念经》云:“若盗他秘方者犯重罪。”《唯识并决论》云:“暗取他经论读乃至一句,皆犯盗窃文句罪。”《五百问事口诀》云:“不得口吹经尘,以口气恶故。若烧故经得重罪,如烧父母,不知有罪者犯轻。”〔9〕如今有人把四众弟子施舍的经书,拿去卖钱,你说:“该犯何罪?”
何谓盗僧物?
如《五分律》云:“贷僧物不还,计直犯罪。”又《观佛三昧经》云:“盗僧鬘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又《宝梁经》云:“宁啖身肉终不得用三宝物。”又依《方等经》云:“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又《大集经济龙品》云:“时有诸龙得宿命心,自念过去业涕泣雨泪。来至佛前各如是言:我忆往昔,于佛法中或为俗人亲属因缘,或复听法因缘,所有信心舍施种种花果饮食,共诸比丘依次而食。或有说言:我曾吃啖四方众僧花果饮食。或有说言:我往寺舍布施众僧,或复礼拜如是吃啖,乃至七佛已来,曾作俗人有信心人,为供养故施诸花果种种饮食,比丘得已迥施于我,我得便食。由彼业缘,于地狱中,经无量劫,大猛火中,或烧或煮,或饮洋铜,或吞铁丸,从地狱出堕畜生中,舍畜生身生饿鬼中,如是种种备受辛苦。佛告诸龙:此之恶业与盗佛物,等无差别,比丘逆业其罪如半。然此罪报难可得脱,于贤劫中值最后佛,名曰楼至,于彼佛世罪得除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