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三国英雄论坛/彭城小虎
根据我对《三国志 明帝纪》中相关记载的理解,当时的鲜卑族被魏国划分为两派,一个是保塞派(即亲魏派),一个是叛派(即反魏派)。保塞派是受魏国朝廷管辖的少数民族,而叛派是魏国朝廷的敌人,是打击对象。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地处并州的两个鲜卑部落的首领(史书称其为鲜卑大人)私通。一个是保塞派的鲜卑大人步度根,一个是叛派的鲜卑大人轲比能。保塞派与叛派私通,意图很明显,保塞派的步度根想要叛变魏国朝廷。
当时的并州刺史毕轨发现了两人私通,于是立即向魏明帝曹睿上表此事。同时,毕轨还自作聪明,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魏明帝曹睿也是一位明君,在看到毕轨的上表之后,对于毕轨的私自出兵十分不悦,于是批阅:“步度根被轲比能引诱,但是他有疑心,不敢随便叛乱。现在你私自出兵,给他们外部压力,促使他们团结一致,你这哪里叫威震敌军?”
但是,批评归批评,毕轨的兵力已经派出,现在要想办法解决。于是魏明帝立即给毕轨下敕书,让毕轨不要越过句注山,以免给步度根压力太大,促使二人结盟。句注山,在太原府代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西陉山陉,读硎,亦曰雁门山。从谭其骧的地图来看,句注应该就是边塞的界线,长城就在此山。但是等曹睿的诏书到达毕轨的手里的时候,毕轨的军队已经驻扎在阴馆。
从谭其骧的地图来看,阴馆在句注山东北,已经到达了塞外。这就是古代信息传达太慢的可怕后果,现在毕轨已经没得选择了,总不能把军队再撤回句注山以南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毕轨只得下令,派自己手下两名大将——苏尚和董弼率领大军前去追击鲜卑人,希望能在两个部落还没有联合之前逐一击破。
但是毕轨的这次擅自行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轲比能派自己的儿子率领一千多骑兵去迎接步度根,正好与苏尚和董弼的军队相遇,双方在楼烦进行了一场遭遇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是苏尚和董弼两员大将送命,魏军大败。步度根的部落也全部成功逃往塞外,与轲比能的部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魏国的边塞。
这时,我们的男主角要出场了——身为骁骑将军的秦朗受曹睿的命令,率领魏国的中军前来剿灭鲜卑叛军步度根和他的同伙轲比能。这一战不知道有没有正式开打,不知道步度根和轲比能是被秦朗的大军打跑的,还是吓跑的,总之他们两个率领自己的部落仓惶而逃,一直逃到漠北。
又过了几个月,到了十月,鲜卑族步度根部落的戴胡阿狼泥等几个大人觉得跟着步度根混没有前途,所以率领了一部分人,又背叛了步度根,到并州投降魏国。至此,秦朗的这次征讨鲜卑族的军事任务算是圆满完成,班师回朝。
虽然秦朗这一战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战绩,但是多少还是有点战功的,应该还算是个正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