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辨正
作者 胥洪泉
清代末期的满族女词人顾太清,是中国古典词坛最后一位著名女词人,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字容若)齐名,有“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之称。顾太清,满洲镶蓝旗人,姓西林觉罗氏,名春,字梅仙,真名应叫“西林春”。26岁嫁给贝勒奕绘为侧室时,报宗人府为“顾”姓,又因丈夫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了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故以“顾太清”名世。她的词集《东海渔歌》,以前国内流传的是残本,20世纪80年代全帙才从日本影印回国。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璋先生编校的《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系国内首次刊出顾太清的全部词作;2005年中国书店出版了卢兴基先生编著的《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为国内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并被收入叶嘉莹先生主编的《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按顾太清词的编年,对每首词进行“注释”、“讲解”。编著者在《前言》中说:“注释稍求详尽”,“讲解”“仅是引导”。笔者初阅这个笺注本,觉得注释较为详尽,大多准确,讲解简要,不乏新见,对读者阅读、理解顾太清词颇有启迪。然而,笔者同时也发现“注释”部分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解释错误,或者不够准确,或者当注不注,或者未指明出处等等,就择要进行辨正,写成《〈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辨误》一文(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年来,笔者结合自己《清代满族词研究》的课题,重新笺注顾太清的《东海渔歌》,再次仔细阅读《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还发现不少注释错误或不够妥当,因而撰文进行辨正,条列如下,就教于编著者及其他方家。
1.《步蟾宫·至日》:“黄钟律吕吹葭管,渐风日、阳和向暖。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昼长一线。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顾太清词新释辑评》第236页(以下不出书名,只出页码)注释②黄钟:黄钟宫。古代把音乐分为十二律,黄钟宫是最洪大响亮的一律。律吕:即十二乐律。葭管:乐器,即笳,西域传入,所以又称胡笳,一种吹奏乐。全句形容刮风的声音,一阵一阵,种种不同,如像从葭管中吹出的不同声音。
注释⑤五纹:五种彩纹。“五纹”以下,以刺绣比时间。说刺绣彩纹只要好看,不计较用丝的长短。人们只希望白日昼长,像刺绣的用线,延续不断。
“注释”对“葭管”和“黄钟律吕吹葭管”一句的解释,似误。“黄钟律吕吹葭管”,谓十二律中的黄钟律管内葭灰已动,意即冬至到来。词题为“至日”,词的首句即紧扣词题。古人认为黄钟是与冬至日相应的律管。“黄钟”,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古代乐律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律是一种管形的定音乐器),用以确定音阶的高下。“律吕”,十二律中单数的六个律称六律,双数的六个律称六吕,故十二律又称律吕。“葭管”,指装有葭莩灰的律管。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云:“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这种候气法,古代文献中多有描写,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宋无名氏《木兰花慢·寿主簿,十一月初五》云:“腊前冬至后,报春意、动南坡。见葭管浮灰,梅英缀玉,漏泄阳和。”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云:“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云:“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