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吧 关注:148贴子:596
  • 5回复贴,共1

《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辨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辨正
作者 胥洪泉
清代末期的满族女词人顾太清,是中国古典词坛最后一位著名女词人,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字容若)齐名,有“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之称。顾太清,满洲镶蓝旗人,姓西林觉罗氏,名春,字梅仙,真名应叫“西林春”。26岁嫁给贝勒奕绘为侧室时,报宗人府为“顾”姓,又因丈夫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了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故以“顾太清”名世。她的词集《东海渔歌》,以前国内流传的是残本,20世纪80年代全帙才从日本影印回国。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璋先生编校的《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系国内首次刊出顾太清的全部词作;2005年中国书店出版了卢兴基先生编著的《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为国内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并被收入叶嘉莹先生主编的《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按顾太清词的编年,对每首词进行“注释”、“讲解”。编著者在《前言》中说:“注释稍求详尽”,“讲解”“仅是引导”。笔者初阅这个笺注本,觉得注释较为详尽,大多准确,讲解简要,不乏新见,对读者阅读、理解顾太清词颇有启迪。然而,笔者同时也发现“注释”部分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解释错误,或者不够准确,或者当注不注,或者未指明出处等等,就择要进行辨正,写成《〈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辨误》一文(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年来,笔者结合自己《清代满族词研究》的课题,重新笺注顾太清的《东海渔歌》,再次仔细阅读《顾太清词新释辑评》,还发现不少注释错误或不够妥当,因而撰文进行辨正,条列如下,就教于编著者及其他方家。
1.《步蟾宫·至日》:“黄钟律吕吹葭管,渐风日、阳和向暖。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昼长一线。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顾太清词新释辑评》第236页(以下不出书名,只出页码)注释②黄钟:黄钟宫。古代把音乐分为十二律,黄钟宫是最洪大响亮的一律。律吕:即十二乐律。葭管:乐器,即笳,西域传入,所以又称胡笳,一种吹奏乐。全句形容刮风的声音,一阵一阵,种种不同,如像从葭管中吹出的不同声音。
注释⑤五纹:五种彩纹。“五纹”以下,以刺绣比时间。说刺绣彩纹只要好看,不计较用丝的长短。人们只希望白日昼长,像刺绣的用线,延续不断。
“注释”对“葭管”和“黄钟律吕吹葭管”一句的解释,似误。“黄钟律吕吹葭管”,谓十二律中的黄钟律管内葭灰已动,意即冬至到来。词题为“至日”,词的首句即紧扣词题。古人认为黄钟是与冬至日相应的律管。“黄钟”,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古代乐律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律是一种管形的定音乐器),用以确定音阶的高下。“律吕”,十二律中单数的六个律称六律,双数的六个律称六吕,故十二律又称律吕。“葭管”,指装有葭莩灰的律管。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云:“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这种候气法,古代文献中多有描写,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宋无名氏《木兰花慢·寿主簿,十一月初五》云:“腊前冬至后,报春意、动南坡。见葭管浮灰,梅英缀玉,漏泄阳和。”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云:“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云:“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



1楼2012-01-21 19:10回复
    “注释”把“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昼长一线”两句解释为“以刺绣比时间”,也不准确。这两句化用杜甫《小至》的“刺绣五纹添弱线”,意谓:谁去计较刺绣用五色线的多少,只是图个冬至后白天长了刺绣用一根线的时间。这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唐杂录》谓: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2.《伊州三台·题云林扇头弹琴仕女》:“人间天上情踪,泛以冰丝细通。一曲特愁侬。”
    第282页注释②泛:茫茫无边。冰丝:指琴弦。
    “注释”把“泛”解释为“茫茫无边”,则“泛以冰丝细通”一句难以讲通。这里的“泛”,似不是“茫茫无边”的意思,而是指弹奏琴瑟。陶潜《闲情赋》云:“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云:“炼药瞩虚幌,泛瑟卧遥帷。”张铣注:“泛瑟,谓抚瑟也。”唐陈季《湘灵鼓瑟》云:“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此词的“人间天上”两句,意谓人间和天上的脉脉幽情,通过弹奏琴弦沟通。
    3.《貂裘换酒·题扇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新霜路滑鞭敲镫。板桥头、萧萧寒溜,明星尚炯。”
    第355页注释⑤寒溜:从身边刮过去的寒气。
    对“寒溜”的解释,似不准确。寒溜,当指寒冷的水流。陆游《自咏》云:“夜踏乱云过略彴,晓分寒溜注军持。”(略彴,小木桥;军持,净瓶)元郝经《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云:“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玑圆。”萧萧:形容水声。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
    4.《爱月夜眠迟·本意》:“树影朦胧,望小蟾乍涌,人立桐阴。草根虫语,沾衣露下,双双睡稳胎禽。芭蕉掩却红灯,天街夜色深沉。又谁家、一声声,不住敲动寒砧。”
    第386页注释④天街夜色:指天空银河。王建《宫词》:“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谓“天街夜色”指“天空银河”,似误。“天街”,当指“京城的街道”,太清此时居住在京城。所引“天街夜色凉如水”两句诗,当出自杜牧的《秋夕》,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以为王建所作,然而明人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杨慎《升庵诗话》卷九对此均有所考订,以为当属杜牧之作无疑。《秋夕》全诗四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写宫女秋夕的孤独苦闷,诗中的“天街”也不是指“天空银河”,而是指“京城街道”。古代诗词中的“天街”大多指“京城的街道”,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宋赵长卿《探春令·元夕》:“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
    5.《阳台路·赋得“手倦抛书午梦长”》:“人何在、风裳水佩,剩有绿阴幽馆。无端鸟语惊回,从何消遣?”
    第389页注释①“手倦抛书午梦长”:出自南宋戴复古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注释⑦风裳水佩:虚无飘渺的样子,不见实际踪迹。
    “手倦抛书午梦长”不是出自戴复古的诗,而是出自北宋诗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十绝》之四:“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对“风裳水佩”的解释,似不妥。风裳水佩:以风为衣裳,以水作佩饰。出自唐李贺《苏小小墓》:“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意谓苏小小墓上的草,象她车中的垫褥;墓上的松冠,象她的车盖;墓间流动的风,是她的衣裙拂人;墓旁叮咚的流水,是她行走时玉佩相击的声音。后来用以形容美人妆饰。宋史达祖《贺新郎》:“西子相思切。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宋赵汝钠《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露华洗尽凡妆,玉妃来侍瑶池宴。风裳水佩,冰肌雪艳,清凉不汗。”还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宋姜夔《念奴娇》:“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太清此处当指美人妆饰。
    


    2楼2012-01-21 19:10
    回复
      6.《喝火令·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题小词,书于灯下》:“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已到雅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第393页注释③雅栖:睡眠。“雅”是对于对方行为的尊称。
      “注释”把“雅栖”解释为“睡眠”,似误。因下句有云“窗影渐黄昏”,黄昏时候就睡觉,似乎太早。雅栖,当指乌鸦栖息。“雅”是“鸦”的本字。《说文解字》云:“雅,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明赵撝谦《六书本义》云:“雅,本‘乌雅’之‘雅’而转为‘风雅’之‘雅’。”“至若‘日莫’之‘莫’更加‘日’,‘乌雅’之‘雅’复作‘鸦’。”清陈元龙《格致镜原·鸟类·乌》引《广雅》云:“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古代诗词描写黄昏时分常写到乌鸦,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晚春诗》:“水冻文鳐聚,山暝雅乌飞。”(见《御定渊鉴类函·岁时部二·春五》引)宋周紫芝《朝中措·登西湖北高峰作》之五:“黄昏楼阁乱栖鸦,天末淡微霞。”顾太清词写黄昏也还有写到乌鸦的,不过不是写的“雅栖”,而是写的“鸦栖”,如《唐多令·十月十日》:“风起又黄昏,鸦栖静不喧。”《新雁过妆楼·雪夜闻雁》:“静掩重门。春寒重、鸦栖又到黄昏。”
      7.《风入松·买菊》:“满城风雨近重阳,昨夜见微霜。……买归自向疏篱种,伴园蔬、平占秋光。或有白衣送酒,且拚一醉花傍。”
      第418页注释⑧白衣:没有官阶功名的人。
      《惜秋华·题竹轩王孙小照》:“不问秋深浅。待白衣送酒,倒翠樽花畔。”
      第488页注释⑦白衣:没有功名的平民。这里指送酒的侍者。
      把“白衣”解释为“没有官阶功名的人”、“没有功名的平民”,都不正确。“白衣”,也不是“指送酒的侍者”,而是指送酒的朋友。“白衣送酒”是用典。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云:“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用为重阳饮酒赏菊故事。唐李白《九日登山》:“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宋司马光《和同舍对菊无酒》:“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清沈畯《九日》:“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
      8.《瑶华·代许滇生六兄题〈海棠庵填词图〉》:“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衍波笺,斟酌宫商,付与双鬟低度。 红牙缓拍新声,正料峭微寒,花影当户。搓酥滴粉,还又怕、帘外柳梢莺妒。”
      第420页注释④衍波笺:沿着行格。笺:书写稿纸。
      “注释”对“衍波笺”的解释,似误。衍波笺,当是笺纸名。《诗话总龟》卷三四引宋王直方《直方诗话》云:“萧贯少时,尝梦至宫廷中……见群妇人如神仙,视贯,惊问何所从来?贯愕然,亦不知对。贯自陈进士,能为诗。中有一人授贯纸,曰:‘此所谓衍波笺,烦赋《宫中晓寒歌》。’贯援笔立成。”明刘泰《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之九:“赋就晓寒残月里,觉来忘却衍波笺。”太清词中“乌阑亲谱”的“乌阑”,也是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这首词是顾太清代许滇生为《海棠庵填词图》所题写,词的前面还说“自有个、人在花深深处”,再联系“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衍波笺,斟酌宫商,付与双鬟低度”几句,意思是说画中有位女子,在海棠花丛中,用乌阑纸填词,用衍波笺谱曲,斟酌音律,并付与歌女轻声吟唱。
      9.《金缕曲·题蒲察夫人〈闺塾千字文〉》:“彤管一枝承《内则》,不写春愁秋怨。更不假、花针柳线。千字文章传千古,又何劳列女纷纷传。”
      第448页注释④彤管:指笔。《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内则》:家庭守则。
      “注释”把《内则》解释为“家庭守则”,似误。《内则》是《礼记》篇名。内容为妇女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礼记·内则》题注孔颖达疏:“郑玄目录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这首词是顾太清为蒲察夫人的《闺塾千字文》而题,所谓闺塾,就是女子教育,因此联系到《礼记·内则》。“彤管一枝承《内则》”,意谓蒲察夫人所写《闺塾千字文》承继了《礼记·内则》。顾太清《六女叔文将归于喜塔拉氏占此示之》诗云:“谆谆告诫无多语,熟读《周南》《内则》篇。”
      


      3楼2012-01-21 19:10
      回复

        这篇文章早前在吧里发过了O(∩_∩)O~。 依然感谢您对贴吧的关注。祝您新春快乐!


        7楼2012-01-22 11:40
        回复
          早前那篇题目为《辨误》,这篇的题目叫《辨正》,只是开头一段有些相同,后面的20条辨正完全不同。但不知为何最后4条没有贴上?现把它补充完整。


          8楼2012-01-22 12: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