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健 文
公元1259年,正当成吉思汗的后裔们摧枯拉朽横扫半个欧洲,罗马教皇惊呼“上帝罚罪之鞭”降临之际,欧洲人突然发现,让他们又恨又怕的蒙古铁骑疾风般消失了;与此同时,面对纵横驰骋于阿拉伯半岛的蒙古铁骑,凭借红海天险与之作最后决战的埃及军队也突然发现,剽悍骁勇的蒙古军队竟如潮水般退去了……在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连重庆合川钓鱼城上殊死抗击蒙古军队的南宋军民也不知道,正是他们惊天动地的英勇行为,令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元宪宗)命丧钓鱼城下。自此,正准备进攻莫斯科和埃及的蒙古大军军团统帅们,以及正在中国南方诸省征战的蒙古各路亲王,纷纷原路折返,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整个世界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的钓鱼山上,距合川城区约5公里,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完整的真正的宋城。它坐落在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的一个长形高地上,海拔319米,有拔地倚天之险。传说远古时有巨人在山顶钓鱼馈赠遭受洪灾的难民,巨人留下足印的石台被称为钓鱼台,如今临江的石台仍刻有“古钓鱼台”的大字,硕大的足印也清晰可见。
我们是清明节从成都出发,当天抵达钓鱼城的。头一天下了一场春雨,当我们站在钓鱼城护国门城楼上时,碧空如洗,春光明媚。而749年前的这一天,也许是天佑我守城的南宋军民,一场罕见的大雨从这天开始持续二十余天,延缓了蒙军首次强攻护国门的作战计划。
护国门是钓鱼城8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它右倚10多米高的峭壁,壁腰上铺设的栈道可下至第一道防线,如今栈道已被一条石阶路代替;它左临百米悬崖,悬崖下便是滔滔嘉陵江。此地是保证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尽管地势极为险要,但为了万无一失,护国门内又修一瓮城,即便城门失守,蒙军在城门内不足200平方米的逼仄区域里又面临一道更高的城墙,使守城军民正好关门打狗。护国门在钓鱼城抗击蒙军的36年间,经历上百次惨烈战斗,却终未攻破。
在护国门城楼拐角处,残存着一个炮台基座,由一整块两米见方的山石凿成,系当年的真迹。千古的历史风云洗礼,无数的游客手掌触抚,已使基座棱角不存,变得光溜溜的。我俯身触摸基座,仿佛还有火炮发射后留下的余温;抬头望去,眼前的蓝天正是当年炮口所指之处。正深思,一小孩问我:“叔叔,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架大炮的地方。”小孩一脸疑惑。那小孩的父亲倒是幽默:“娃儿,这里原来是放大鞭炮的地方。”
从护国门沿城墙东行100余米,是飞檐洞暗道。它是钓鱼城军民修凿的一条秘密通道,入口在城墙内,出口隐蔽在城墙外的怪石与草木之间。当年蒙军乘夜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偷袭,护国门岌岌可危时,守将王坚派遣一去不复还的敢死队员50人,从飞檐洞潜出城墙外攀岩而下,然后绕到蒙军后,与城内宋军夹击蒙军,打得蒙军大败。
我们一行佝着身子,从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道鱼贯行至出口,下望,是乱石嶙峋和树木横生的悬崖,扭头上看,横亘着壁垒森严的城墙。我们战战兢兢地蹲在出口的一块危石上四下张望时,一同行者戏称:“**战争的地道战,恐怕就是从这里学来的。”虽是玩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座孤城能死守36年不破,从而成为从古至今城防战的典范,其防御的手段一定是多样化的、超乎寻常的。
事实果真如此。在距飞檐洞暗道不远处,一处在世界军事史上都留下浓重笔墨的南一字城,展现在我们眼前。南一字城墙与主城墙成“丁”字形,如同从主城墙伸出的一柄利剑,直插嘉陵江心,长约1公里,高5米,呈阶梯状。它在江心的一端既是宋军补充给养的码头,又是限制蒙军在江岸集结的外围防线。从局部的战斗来讲,在一字城墙的宋军可以从侧面以火炮、弓箭打击攻击主城墙的蒙军,即所谓射界无死角;从战略上讲,一字城墙截断了嘉陵江主航道,使蒙军大型战船不能顺江而下直逼重庆。一字城墙的创意,令人惊叹不已。
公元1259年,正当成吉思汗的后裔们摧枯拉朽横扫半个欧洲,罗马教皇惊呼“上帝罚罪之鞭”降临之际,欧洲人突然发现,让他们又恨又怕的蒙古铁骑疾风般消失了;与此同时,面对纵横驰骋于阿拉伯半岛的蒙古铁骑,凭借红海天险与之作最后决战的埃及军队也突然发现,剽悍骁勇的蒙古军队竟如潮水般退去了……在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连重庆合川钓鱼城上殊死抗击蒙古军队的南宋军民也不知道,正是他们惊天动地的英勇行为,令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元宪宗)命丧钓鱼城下。自此,正准备进攻莫斯科和埃及的蒙古大军军团统帅们,以及正在中国南方诸省征战的蒙古各路亲王,纷纷原路折返,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整个世界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的钓鱼山上,距合川城区约5公里,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完整的真正的宋城。它坐落在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的一个长形高地上,海拔319米,有拔地倚天之险。传说远古时有巨人在山顶钓鱼馈赠遭受洪灾的难民,巨人留下足印的石台被称为钓鱼台,如今临江的石台仍刻有“古钓鱼台”的大字,硕大的足印也清晰可见。
我们是清明节从成都出发,当天抵达钓鱼城的。头一天下了一场春雨,当我们站在钓鱼城护国门城楼上时,碧空如洗,春光明媚。而749年前的这一天,也许是天佑我守城的南宋军民,一场罕见的大雨从这天开始持续二十余天,延缓了蒙军首次强攻护国门的作战计划。
护国门是钓鱼城8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它右倚10多米高的峭壁,壁腰上铺设的栈道可下至第一道防线,如今栈道已被一条石阶路代替;它左临百米悬崖,悬崖下便是滔滔嘉陵江。此地是保证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尽管地势极为险要,但为了万无一失,护国门内又修一瓮城,即便城门失守,蒙军在城门内不足200平方米的逼仄区域里又面临一道更高的城墙,使守城军民正好关门打狗。护国门在钓鱼城抗击蒙军的36年间,经历上百次惨烈战斗,却终未攻破。
在护国门城楼拐角处,残存着一个炮台基座,由一整块两米见方的山石凿成,系当年的真迹。千古的历史风云洗礼,无数的游客手掌触抚,已使基座棱角不存,变得光溜溜的。我俯身触摸基座,仿佛还有火炮发射后留下的余温;抬头望去,眼前的蓝天正是当年炮口所指之处。正深思,一小孩问我:“叔叔,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架大炮的地方。”小孩一脸疑惑。那小孩的父亲倒是幽默:“娃儿,这里原来是放大鞭炮的地方。”
从护国门沿城墙东行100余米,是飞檐洞暗道。它是钓鱼城军民修凿的一条秘密通道,入口在城墙内,出口隐蔽在城墙外的怪石与草木之间。当年蒙军乘夜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偷袭,护国门岌岌可危时,守将王坚派遣一去不复还的敢死队员50人,从飞檐洞潜出城墙外攀岩而下,然后绕到蒙军后,与城内宋军夹击蒙军,打得蒙军大败。
我们一行佝着身子,从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道鱼贯行至出口,下望,是乱石嶙峋和树木横生的悬崖,扭头上看,横亘着壁垒森严的城墙。我们战战兢兢地蹲在出口的一块危石上四下张望时,一同行者戏称:“**战争的地道战,恐怕就是从这里学来的。”虽是玩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座孤城能死守36年不破,从而成为从古至今城防战的典范,其防御的手段一定是多样化的、超乎寻常的。
事实果真如此。在距飞檐洞暗道不远处,一处在世界军事史上都留下浓重笔墨的南一字城,展现在我们眼前。南一字城墙与主城墙成“丁”字形,如同从主城墙伸出的一柄利剑,直插嘉陵江心,长约1公里,高5米,呈阶梯状。它在江心的一端既是宋军补充给养的码头,又是限制蒙军在江岸集结的外围防线。从局部的战斗来讲,在一字城墙的宋军可以从侧面以火炮、弓箭打击攻击主城墙的蒙军,即所谓射界无死角;从战略上讲,一字城墙截断了嘉陵江主航道,使蒙军大型战船不能顺江而下直逼重庆。一字城墙的创意,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