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苇吧 关注:510贴子:2,627

【分享】简单古剑史,行苇的一点收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新年好~~~


1楼2012-01-25 18:38回复
    苇子是来HC兵器的,也抛砖引玉了~~~
    说起来,额,好吧,我只对中原名族的兵器有过一点点涉猎。
    历史上长城沿线地区以及以北的广阔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活动区域,这里出土过一批商代中晚期的青铜短剑,应该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铜剑。北方胡剑无论是曲柄剑还是直柄剑,多有动物纹样,非常具象,比如羊、鹿、马、鹰等。并且都是整体合铸而成。
    中原周剑
    西周早期墓中出土的铜短剑是中原地区早期短剑的代表,这一时期的铜短剑形制相近,被称为扁茎柳叶形短剑,与胡剑相比,一个重要特点是装柄方式不同,不再是通体铸造,剑柄处有两个孔,用来装木质剑柄。这种剑多数没有装饰纹样,少数有蟠蛇纹、夔龙纹、夔凤纹、回纹等,都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代表性纹样。这一时期贵族都有带剑之风。
    吴越铜剑
    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考工记.叙》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也是吴越两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吴越王剑风采决绝。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名剑和关于剑的传说故事,比如广为流传的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纯钧,湛卢,豪曹,鱼肠,步光等。
    传世实物都是通体合铸而成,主要有两类:第一,剑首呈圆盘形,剑茎呈圆柱形,剑格成凹形,剑刃前部向内侧收束弧曲……第二,剑首呈中空的圆形,剑茎呈圆筒形,剑格成“一”字形,剑刃前部也有向内侧收束弧曲。
    盛期王剑剑身达到50~60厘米,已非短剑,宽度也有所增加,一般在五厘米左右。穿透力强,剑体各部比例及其协调,外轮廓线条优美流畅,不仅格斗力强,而且极具艺术性。
    东周式剑
    春秋晚期,中原铜剑步入繁盛,形式统一,基本非为三类:
    第一,整体合铸,剑首呈圆盘形,剑茎呈圆柱形,剑格成凹形,剑刃前部向内侧收束弧曲,多数剑茎部有两个圆箍,少数剑有三个或者没有圆箍。
    第二,整体合铸,剑茎呈圆筒形,剑格成“一”字形,剑刃前部也有向内侧收束弧曲。
    第三,剑首、剑格与剑身分铸合装,茎扁条形,上有穿孔,折肩,剑刃前部向内侧收束弧曲,习称扁茎剑。
    这一时期,第一种铜剑最为流行,一般认为,前两种铜剑可追溯至吴剑,第三种东周式剑源于中原周剑。
    ====================================================================
    插一小段边地铜剑
    东周之后,中国古铜剑发展普遍兴盛,大体分为六大系统:
    第一,中原系统,上面一直在说的就是了。
    第二,北方系统,就是所谓胡剑。
    西周时期,北方曲柄短剑趋于消亡,直柄短剑开始兴盛。柄首呈双环形和单环,或饰以鸟兽形象,或饰以几何纹,或为抽象的双环或单环。由于这种双环柄首很像蜗牛两个触角,也被称为“触角式”剑。
    主要以单耳吊挂法佩戴短剑,但战国时期中原盛行的璏式佩戴法传播到北方草原,一些游牧骑士间有采用,也有将短剑或短刀直接插于腰带内侧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径路”。《汉书.匈奴传下》记,匈奴单于结盟,所饮血酒以“径路刀”搅和。现在一般认为,径路是匈奴语,指他们所习用的短剑,匈奴人甚至将径路奉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立有“径路神祠”,径路神就是匈奴人所祭祀的兵神。汉武帝晚年,李广利投降匈奴,尊宠胜于先前汉朝降将卫律,卫律出于嫉妒在单于母亲病重之机假借径路神的说法除掉了李广利,反正都是狗,咬死谁我都高兴~~哈哈
    这一系统中有一种花格剑,可说是中原铜剑与北方胡剑的融合。
    第三,东北系统
    第四,巴蜀系统(著名的“柳叶飞掷”啊什么的……)
    第五,西南夷系统,就是云贵和川西高原那边
    第六,百越系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吧
    ……以上,都说了我只对中原地区有所涉猎的~~~
    ===============================================
    呼,累死了,还没有这么认真的写过一点关于剑的发展呢,这才到周剑……眼泪,佩戴样式先不说了,太复杂,有的我都没弄清楚……马上进入秦剑和汉剑~~额,汉代铁剑~~哈哈
    


    2楼2012-01-25 18:40
    回复
      铁剑的兴起
      中国古代对铁的认识和利用很早,商代就有了铜铁合制的钺。到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就出现了人工冶铁制品。虢国大墓出土的铜柄铁短剑是中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铁剑。战国时期楚国铁剑最多,长沙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刚剑是现知最早的钢制品(太狠了,已经是“钢”了……复习时再次感叹……)
      楚国铁剑
      楚国铁剑最主要的形制沿袭自东周式铜剑,也就是第三种剑型,但是长度有所增加,一般在80厘米,个别长达140厘米(这也太狠了……)。少数形制也有扁茎,斜肩,不装剑格的短剑,长的五、六十厘米,短的三、四十厘米。极个别铜柄铁剑,柄的形状与第一种东周式铜剑相同。
      战国时期,燕国和秦国也渐多使用铁剑。这两国的铁剑形制单一,扁茎折肩,装铜剑格与剑首,与刚才的楚国第一种铁剑完全相同,而且也是长剑。
      之所以在东周时流传广泛的第一、二种类型到了铁剑时期没有继承,反而是第三种类型的铜剑形制被铁剑继承,可能是因为青铜和铁的锻造技术的原因。铜剑通体合铸很方便,铁剑恰恰相反,需锻打而成,所以第三种类型就比较合适了。
      所以,据说,龙渊、太阿之剑很可能是铁剑。
      铜剑的尾声
      真正完成由铜剑到铁剑的转变,应该是汉朝,秦朝时期是铜剑最后的辉煌,但是,未免也太辉煌了……青铜剑能够铸造到八、九十厘米,让铁剑情何以堪……回顾铜剑发展,剑身都是在增长的,但是长成秦剑这样未免太超过了……也不得不佩服先人的高超技艺。世界上也只有秦代铜剑达到这个长度,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大多只有铜短剑。
      秦军虎狼之师,兵器之利不能忽视,当然一个国家军队强大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展开,只说兵器中的剑,弓弩也不说了,那就是奇葩……大爱啊啊啊啊~~~额,回来。秦剑肯定是铜锡比例完美,剑身也是有一定曲线起落的,不仔细看还很难分辨,另外,更加了不起的是防腐措施。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技术,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申请了专利,但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秦铜剑已经使用了。事实上,这种技术秦代还应该不是首创,著名的越王勾践剑用的就是这种防氧化措施。
      说起来还有一个奇迹,在挖掘兵马俑的时候,工作者发现一把铜剑被陶俑压弯了,超过45度。但是把陶俑移开,又窄又薄的铜剑立刻反弹平直,恢复自然……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形态记忆合金”了吧,记忆了两千年都没忘喂……叹为观止……
      汉代铜剑就很少了,但是出土过一把现今发现的最长的铜剑,111厘米,这个数字很好记~~同时,也出现了独特的缳首剑。
      


      3楼2012-01-25 18:42
      回复
        汉代铁剑
        汉代铁剑盛行,此时中原铁剑分为三型:
        一,扁茎折肩铁剑,多为长剑,一般在80到120厘米之间,还有130厘米的,少数短剑。这种剑就是承传于第三种东周铜剑。
        二,扁茎斜肩铁剑。此剑型都较短,也不是太流行。
        三,环首铁剑。剑首和剑身连成一体,剑首呈椭圆形的环,应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受汉代流行的环首刀的影响而产生。
        自古以来,剑一方面应用于战争,一方面应用于社会生活。汉代社会用剑沿袭了东周的传统,也有一些新的发展。秦国早有令官吏带剑的制度,汉承秦制,官吏也都带剑,人臣相会,不必解剑;使人解剑,有轻侮之意。剑也是身份的象征,更有华美的玉剑。
        在日常生活中,佩剑也有很多讲究和说法,和四时啊阴阳五行啊都能联系起来,反正我晕了,也不纠结这些了。
        汉代锻剑技术也十分精良,所以当时看《汉武大帝》时,讲到汉武帝改良汉剑需要从西域得到秘方什么的就十分不解和怀疑。汉剑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是十分远大的,早在春秋晚期楚国就有了“钢”剑,到了汉代,锻造技术日臻完善,我查阅过的关于汉代锻造技术,以块炼铁直接锻制,以块炼铁渗碳锻制,以炒钢或熟铁锻制,以铸铁脱碳钢锻制,都没有出现过从西域学习的记载,要学也是西域从大汉来学吧……径路刚才也提到了,我查的资料,径路也不过是北方胡刀或胡剑,对汉代锻剑技术并无贡献。还是我的知识太有限了?如果有达人能够补充十分感谢~~
        我看的资料上是这样说的:
        两汉时期,随着汉王朝势力和疆域的拓展,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更加强烈的收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地区的器物,包括铁剑,大量传入,从而促使这些地区最终由使用铜剑过渡到了使用铁剑。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铁剑淘汰了铜剑,另一方面中原传来的汉式剑也淘汰了当地曾经流行的独特剑型。中国古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景象。
        


        4楼2012-01-25 18:43
        回复

          刀的兴起
          自铁剑淘汰了铜剑之后,汉代铁剑兴盛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其主导地位很快被铁刀取代。仅仅是主导地位,中国历来应该都是比较崇尚剑的,不过在各种因素之下,刀的使用范围更广而已。
          环刀
          先秦时期,刀始终不是重要兵器,入汉以后,兵器中出现了以钢铁制作的短柄长刀。这种刀刀体直而窄长,长度一米左右,宽约三厘米,刀身单侧有刃(废话,双刃的是剑……),刀背厚实,没有护格,柄首均做成椭圆的环形,就是环首刀或环刀。
          与铁剑相比,钢铁环刀有三个特点:第一,单面有刃,较之双面开刃的剑,简化了锻造工艺;第二,环形柄首与茎连锻于一起,不装护格,外装比剑简单;第三,一劈砍为主要功能,由于刀背厚实,劈砍较剑更为有力且不易折断,合乎步、骑兵战场格斗的需要。由此可见,钢铁环刀是制作比较简单,功能更加实用的兵器,适合于大批量制造,大量装备军队。
          至西汉晚期,环首铁刀已经成为重要的短兵器。东汉末年,刀和剑的盛衰兴替就已经接近尾声,实战中已基本不用剑。东汉《释名.释兵》:“狭而长者曰步盾,步兵所持,与刀相配者也。”由此看出,刀已和盾牌配合使用。
          自此之后,直至明清,军队装备和实战使用的短兵器主要是刀,剑则脱离实战,成为一种理想型的兵器,主要在配饰、武术或者文艺等领域继续沿用。诚如明茅元仪所说:“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
          可以做个比较,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与会者基本都佩戴剑,后来刘邦脱身遁走,与侍从持剑盾步行而去,可见军中皆用剑。《三国志.吴书.甘宁传》也记载了一次宴会,东吴三员将领所使用的兵器为刀、双戟、刀和盾,没有剑的踪迹。
          


          5楼2012-01-25 18:43
          回复
            介于,我喜欢的剑型就是到汉为止了,之后出现的,额,明清时期的剑型我都不太喜欢,所以没啥研究。
            刀呢,也是喜欢汉环首刀和唐刀,尤其是唐刀中的陌刀与横刀,且说横刀,这就是日本倭刀或者太刀或者武士刀的始祖了,刀身是窄长的,锋利无比,正所谓“刺死砍伤”,就是砍的话可能要砍好几刀,但是刺的话就可以一招刺中要害。这正是剑与刀格斗风格的简单概括,但是陌刀是既能砍又能刺,使用完全无障碍,自然是实用的多~
            刀与剑我同样喜欢,所以在画画的时候,展昭用的是汉剑,白玉堂用的是横刀,与我对他们的理解也比较相符吧。
            事实上,如果不是和游牧民族作战,弯刀对上横刀,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宋代之后,包钢夹钢技术失传,弯刀类型的兵器很难达到钢的强度,加上刀的宽度增加,刀背厚实刀刃异常锋利坚韧的特点也不明确。这种技术在日本被继承了,倭刀对上额,管你是柳叶刀还是雁翎刀,反正就是见到就两截了,要不戚将军费那么大力气改良出戚家刀干嘛。在与游牧民族作战的过程中,中国一度弯刀取代唐刀这样的直刀,但是在日本不存在不同民族的矛盾,基本就是群架,所以唐刀在这里得到了继承。
            我看到雁翎刀的血槽到没有觉得怎样,但是看到真正的横刀,那种感觉才叫真正的毛骨悚然,优秀的兵器没有多余的装饰和结构,唯一的目的就是砍刺,只要你的刀刃够锋利,刀型够狠辣,而唐刀就是这样的兵器。而且我觉得,唐刀和后来的弯刀类短兵器相比,一个是实力,一个是花拳绣腿,多余的东西看上去很多,实战中……所以戚将军要改回唐代刀型啊……


            6楼2012-01-25 18:44
            回复
              配图的话多好啊……


              IP属地:陕西7楼2012-01-25 19:36
              回复
                眼泪,都是书上的,想哪就写哪了,没有扫描仪……


                8楼2012-01-25 19:59
                回复
                  表示慢慢看……
                  植物真有心啊喂……顺带翻书对图片……【叹气,为什么要用书的时候会发现啊喂!书都那里去了?】


                  9楼2012-01-27 15:49
                  回复
                    哈哈,书是好东西啊~~~你的书上也有好多图片吧~~~


                    10楼2012-01-27 16:32
                    回复
                      于是我说是图册植物你会笑么……【羞涩捂脸】
                      其实我还专门整理了冷兵器的资料,哇咔咔【仰天长笑】因为对这好有兴趣……【小小声:好吧,是我们历史那老师逼得……】


                      11楼2012-01-27 16:34
                      回复
                        长知识啊。。。我也想要入手刀剑的素材书了。。。。好吧去寻觅下。。。行苇有好的推荐没???


                        IP属地:北京12楼2012-01-28 12:07
                        回复
                          没啥推荐,我也是随缘看到的,我本来看书就少啊眼泪……我觉得一般的古代兵器史之类的书都不错吧……


                          13楼2012-01-28 23:46
                          回复
                            我也是看字数少啊||||||有好图册推荐没。。。扶墙
                            我都是接触图片多,文字尽量避开的主||||


                            IP属地:北京14楼2012-01-29 18:30
                            回复
                              是啊,图文并茂才会有意思,望天,不过,文字也是很重要的啊,理清楚之后就觉得,原来我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文盲~~~哈哈哈
                              (那还不就是个文盲)


                              15楼2012-01-29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