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北京笑看风云
王老师发“啊”的音,提起中气。只有练的很有功夫了、圆满了才开始练发声,主要是练精神,找大自然和人的平衡,找你自己的位置。现在喊了半天没有作用。
练通了、经历到一定的高度了,好多拳术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教人的人没有经历,这东西你没有经历过就说不清楚,等于站在后面说往前走,不是在前面领着往前走。
有劲的人太多了,他把人能端起来。他端你的时候一空让他端空。这是对方的手在低下,如果在上面的时候这样空也可以。
人有功夫了别人很难破坏间架,他即使没有你功夫大,他自身能完成、自己能处理好,能自保。没有功夫了一拍人就完了,一打就打散了打死了。王芗斋有智慧,他看了拳击总结了八个字“间架不散,步法不乱”。人一挨打,手很容易放下来。有功夫了间架就不会散了,除非对方水平很高。双推手学会了就能把他摘开,王老师的话“你顾的再好我也能摘开了打你”,常先生的话“只要我摸着你就能打”,不一样。叫紧了就能打。
力量要变,推手不是(在前面)领着走就是(在后面)推着走,要不就在中间把力量断开。
主要是三角步,什么拳不重要,主要是步子。手不动,手要控制住对方的脚使其“脚不由衷”,手不但不回来而且要顶着,然后用三角步进去,没有打人要把人走倒。(三角步)打法定要斜上身,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三角步,这是李存义的步法。重心转换的时候有学问,落地前在后腿上,一落地变到前腿了,一摸对方后腿、前腿就相合了。单推手就解决单手控制走外面的问题,双推手解决直和里,也有外的,但外的可难了。
实际上,不管三角步、蛇形步、陆地行舟等等步法走到一起就是必须练一个东西,就是转掌(八卦),就跟读文章一样,开始不懂,每天读,慢慢就懂了。转八卦就不用学这些,转转,所有的东西都在八卦里面,所有的步法都在八卦里。但要有人讲里面的变化。老形意拳的步法就是斜上身的步法(三角步),常先生传授的闪,就是三角步,身子左右闪着,拳在一条线上。练拳要自由化,把心放开了练才可以。
手要按住对方,这个点按的让对方的脚不能动才行,否则你转对方跟着你也转就不行,一裹把对方按住,用身子往前凑,身子把手拥住了,身似弯弓,凑完了以后,用肩膀凑手。
过去老武术家练一个动作练40多分钟,现在是一个动作就完事了。力源、力的传递过程和力点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楚,这些搞不清楚身体就是空的,没有东西。拳这里面学问可有意思,你把身体里面搞清楚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了,别人有本事都使不出来了,处处都在受制于人。不光是拳术,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也一样。处处受制于人,你天大的本事都能把你鳖死。这才是控制人的拳术。
王芗斋吸收了武禹襄太极拳的东西,感觉手漂起来把身子移过去。这很难。一般人不愿意这样理解,这里面有层次的问题。
推手的时候,看似松了,但这劲是一贯的,从脚后跟到头领着,这个劲没有失、没有丢。一定要把对方的手让到接触自己的身体后才用身体的化让开。老八卦“皮接肉闪”手臂录“见肉分枪”,指的就是皮接触对方了里面的肉闪开。一定要让对方把动作用老。
推手的时候手臂要滚出滚入,起钻落翻那种东西,对方不懂得力的变化对方一较劲他就完了。如果要较劲怎么较呢?滚着较劲,互相看谁的点上劲力纯正。手指要始终指着对方的身体(中线)还要有往回、往下、往前、往左、往右;往下不失往前。再者,到了两头不能丢,滚的时候一定要把肘藏起来,肘是推手时整个动作中最关键的部位!当对方压过来,我把肘离开了他就没办法了。没人说这东西,只要把肘一丢、往心口一放,对方就没办法了,这才是真正的舍己从人!太极拳,八卦掌都是这样。推手要把它当回事还要随意,放松,是战略战术的问题。回来的时候后腿要撑着、拔着回,不能坐着回来。推手变化很多。路子对就把他领到中线,不怕他脱,因为你的手、肩对着对方的中线。推手要让对方感到舒服就对了。要控制着把对方的手卸进来,把劲卸到后脚上,不能卸到肩膀上。胯动一点点,就像水管一样通了就行,目的是把劲卸到后脚上。开了、卸了、合了、出了,肘帖着身体往外画。要轻飘飘的。不要用劲,一用劲就是死劲。推手的时候有些关节要定死。放松着用好动作,不能紧张。
三角步一定要有节奏、有韵律、有韵度!要正变斜,要有轻重。前腿要定住,劲才能合上。
推手,藏着手主要是自己的方向好用。有人练拳的粘粘连随四个字对了,指导方向、路线错了。控制着往回走,控制着速度。听着、慢慢体会着我的重心往回走。听劲听劲就是要接触到对方,要粘在一起。一动之法全身之法!双推手没有死步子,一搭手步子就要移动。这拳本来没有单推手,单推都是多余的。双推手直接要找上肢和下肢的虚实变化,左右手的虚实变化,前后的虚实变化,它有六个东西。单推手固定的就是前后,左右就是旋,简单多了。双推手较不易,但身上有东西了就不难。双推手要把对方叫到你舒服但对方不舒服的位置就对了。
打人的时候是重心移动的重力把人打了。重心不移也能打人,但对方有机可乘,有机会打你,只要你伸出去就对方就有办法。但你整体移动重心对方就不易办法,因为你夺敌位了。大成拳的道理好听、高级,实际操作起来难,但有容易(身体有东西了就不难了)。推手要:来力不存,就跟淋浴一样,唰的就到脚上了。去力无阻,力量出去以后对方抗拒不了。不要执着,自然,慢慢就生成了。大成拳练对了特别快,一天一个样,拳无百日功!
打法定要斜上身,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三角步
王老师发“啊”的音,提起中气。只有练的很有功夫了、圆满了才开始练发声,主要是练精神,找大自然和人的平衡,找你自己的位置。现在喊了半天没有作用。
这句话,是说练习发声【试声】,必须要在自身功力饱满。需要突破圆满的时候,才可以。通过试声,内劲更加圆融。畅达。细微。。。
否则。则是东施效颦。南辕北辙!
稍后将一句句解说阿龙对拳的认识。以便启发广大大成拳爱好者能够明拳理识坦途。
北京笑看风云
王老师发“啊”的音,提起中气。只有练的很有功夫了、圆满了才开始练发声,主要是练精神,找大自然和人的平衡,找你自己的位置。现在喊了半天没有作用。
练通了、经历到一定的高度了,好多拳术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教人的人没有经历,这东西你没有经历过就说不清楚,等于站在后面说往前走,不是在前面领着往前走。
有劲的人太多了,他把人能端起来。他端你的时候一空让他端空。这是对方的手在低下,如果在上面的时候这样空也可以。
人有功夫了别人很难破坏间架,他即使没有你功夫大,他自身能完成、自己能处理好,能自保。没有功夫了一拍人就完了,一打就打散了打死了。王芗斋有智慧,他看了拳击总结了八个字“间架不散,步法不乱”。人一挨打,手很容易放下来。有功夫了间架就不会散了,除非对方水平很高。双推手学会了就能把他摘开,王老师的话“你顾的再好我也能摘开了打你”,常先生的话“只要我摸着你就能打”,不一样。叫紧了就能打。
力量要变,推手不是(在前面)领着走就是(在后面)推着走,要不就在中间把力量断开。
主要是三角步,什么拳不重要,主要是步子。手不动,手要控制住对方的脚使其“脚不由衷”,手不但不回来而且要顶着,然后用三角步进去,没有打人要把人走倒。(三角步)打法定要斜上身,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三角步,这是李存义的步法。重心转换的时候有学问,落地前在后腿上,一落地变到前腿了,一摸对方后腿、前腿就相合了。单推手就解决单手控制走外面的问题,双推手解决直和里,也有外的,但外的可难了。
实际上,不管三角步、蛇形步、陆地行舟等等步法走到一起就是必须练一个东西,就是转掌(八卦),就跟读文章一样,开始不懂,每天读,慢慢就懂了。转八卦就不用学这些,转转,所有的东西都在八卦里面,所有的步法都在八卦里。但要有人讲里面的变化。老形意拳的步法就是斜上身的步法(三角步),常先生传授的闪,就是三角步,身子左右闪着,拳在一条线上。练拳要自由化,把心放开了练才可以。
手要按住对方,这个点按的让对方的脚不能动才行,否则你转对方跟着你也转就不行,一裹把对方按住,用身子往前凑,身子把手拥住了,身似弯弓,凑完了以后,用肩膀凑手。
过去老武术家练一个动作练40多分钟,现在是一个动作就完事了。力源、力的传递过程和力点之间的关系始终搞不清楚,这些搞不清楚身体就是空的,没有东西。拳这里面学问可有意思,你把身体里面搞清楚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了,别人有本事都使不出来了,处处都在受制于人。不光是拳术,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也一样。处处受制于人,你天大的本事都能把你鳖死。这才是控制人的拳术。
王芗斋吸收了武禹襄太极拳的东西,感觉手漂起来把身子移过去。这很难。一般人不愿意这样理解,这里面有层次的问题。
推手的时候,看似松了,但这劲是一贯的,从脚后跟到头领着,这个劲没有失、没有丢。一定要把对方的手让到接触自己的身体后才用身体的化让开。老八卦“皮接肉闪”手臂录“见肉分枪”,指的就是皮接触对方了里面的肉闪开。一定要让对方把动作用老。
推手的时候手臂要滚出滚入,起钻落翻那种东西,对方不懂得力的变化对方一较劲他就完了。如果要较劲怎么较呢?滚着较劲,互相看谁的点上劲力纯正。手指要始终指着对方的身体(中线)还要有往回、往下、往前、往左、往右;往下不失往前。再者,到了两头不能丢,滚的时候一定要把肘藏起来,肘是推手时整个动作中最关键的部位!当对方压过来,我把肘离开了他就没办法了。没人说这东西,只要把肘一丢、往心口一放,对方就没办法了,这才是真正的舍己从人!太极拳,八卦掌都是这样。推手要把它当回事还要随意,放松,是战略战术的问题。回来的时候后腿要撑着、拔着回,不能坐着回来。推手变化很多。路子对就把他领到中线,不怕他脱,因为你的手、肩对着对方的中线。推手要让对方感到舒服就对了。要控制着把对方的手卸进来,把劲卸到后脚上,不能卸到肩膀上。胯动一点点,就像水管一样通了就行,目的是把劲卸到后脚上。开了、卸了、合了、出了,肘帖着身体往外画。要轻飘飘的。不要用劲,一用劲就是死劲。推手的时候有些关节要定死。放松着用好动作,不能紧张。
三角步一定要有节奏、有韵律、有韵度!要正变斜,要有轻重。前腿要定住,劲才能合上。
推手,藏着手主要是自己的方向好用。有人练拳的粘粘连随四个字对了,指导方向、路线错了。控制着往回走,控制着速度。听着、慢慢体会着我的重心往回走。听劲听劲就是要接触到对方,要粘在一起。一动之法全身之法!双推手没有死步子,一搭手步子就要移动。这拳本来没有单推手,单推都是多余的。双推手直接要找上肢和下肢的虚实变化,左右手的虚实变化,前后的虚实变化,它有六个东西。单推手固定的就是前后,左右就是旋,简单多了。双推手较不易,但身上有东西了就不难。双推手要把对方叫到你舒服但对方不舒服的位置就对了。
打人的时候是重心移动的重力把人打了。重心不移也能打人,但对方有机可乘,有机会打你,只要你伸出去就对方就有办法。但你整体移动重心对方就不易办法,因为你夺敌位了。大成拳的道理好听、高级,实际操作起来难,但有容易(身体有东西了就不难了)。推手要:来力不存,就跟淋浴一样,唰的就到脚上了。去力无阻,力量出去以后对方抗拒不了。不要执着,自然,慢慢就生成了。大成拳练对了特别快,一天一个样,拳无百日功!
打法定要斜上身,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三角步
王老师发“啊”的音,提起中气。只有练的很有功夫了、圆满了才开始练发声,主要是练精神,找大自然和人的平衡,找你自己的位置。现在喊了半天没有作用。
这句话,是说练习发声【试声】,必须要在自身功力饱满。需要突破圆满的时候,才可以。通过试声,内劲更加圆融。畅达。细微。。。
否则。则是东施效颦。南辕北辙!
稍后将一句句解说阿龙对拳的认识。以便启发广大大成拳爱好者能够明拳理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