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分离(下)
不管郭氏是否情愿,严光还是来了。仔细想想,严光也就是这次进京才传出了名气,他要是不来,反倒奇怪了。刘秀与严子陵同榻而卧传为佳话,但是不管他怎么谦逊,严光都没有留下的意思。
郭氏趁着刘秀在前朝议事,亲自到广德殿去见严光。前世她只是听过严子陵的大名,从来都不知道这人长得是圆是扁,今日一见,心中不由暗自赞叹,相貌如何尚在其次,只那份气度竟如谪仙降世。
“参见皇后娘娘。”
严子陵躬身施礼,郭氏也没指望他下跪,自己要求人家的事情,不用下跪就不错了。“先生免礼,先生在京中这些日子可还习惯啊?”
“京中繁华却不适合山野之人,况且在下在宫中也是多有不便,正要告辞回乡。”
“先生高才陛下甚为倚重,先生为何不留在京中辅佐陛下?”
严光笑而不答,“娘娘是来给陛下做说客的?”
“先生何去何从,本宫无意干涉,今日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
“在下客居京中,身无长物,不知有什么值得皇后娘娘相求。”
郭氏敛容言到,“今日来求先生的,并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严光微笑言到,“娘娘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太子之事的确于礼不合,但是陛下决定的事情,在下也是改变不了的。”
“前年朝中就开始请立太傅,这两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陛下都置之不理,就连广阳皇叔的奏请陛下都驳回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请求先生,无论如何,请先生给太子一条活路。”
“皇后娘娘心明眼亮,有些话也不用在下直说,这件事情的确是无能为力。”
“我也没想过谁能改变陛下心意,只求先生出京之时带上太子,让太子追随先生,侍奉左右。”
严子陵纵然是济世奇才,也猜不到皇后会有这样的想法,“娘娘如此看得起在下,在下却不能没有自知之明,且不说在下是否有能力教导太子,就连太子的安危都没有办法保证。”
“太子和先生的安危,自有本宫负责,先生无需顾虑。”
“娘娘的保证在下当然可以相信,但是在下是闲散惯了的人,恐怕难以承受娘娘的美意,时候不早,娘娘请回吧”
严光就这样下起了逐客令来了,郭氏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也不着恼,“本宫听说先生在聚贤馆谈论济世之道,朝臣无不叹服。世人盛传,得先生则可平天下。陛下欲得先生之心,更胜从前,先生要想离开,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严光在宫里住了几天,并不知道外面传了些什么闲话,当日跟随刘秀去了聚贤馆,他也不过是因为一时兴起,随意说了几句,没想到竟然引出这等麻烦。他很是清楚,郭氏这样的女人,不是十分受宠,但胜在名声好,成事也许不足,败事一定有余,她这会儿语带威胁,看样子是不会善罢甘休了。然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陷在这摊泥淖之中,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娘娘何意,在下怎么听不明白。”
“先生不愿理会世俗之事,本宫自然可以成全,本宫一点微薄的心愿,希望先生也能成全。”
“娘娘的心愿可不是小事,这中间的干系还望娘娘三思。”
郭氏见严光语气松动,也不想弄的太僵,“本宫听说先生棋艺冠绝天下,愿与先生手谈一局,若本宫侥幸可胜一子半子的,先生需依我之言。若本宫不敌,自然会想办法送先生出京。如何?”
严光对自己的棋力相当的自信,郭氏就算天降奇才,再加上从娘胎里出来就开始学棋,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他也不是想要“恃强凌弱”,只不过郭氏提出来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但是,严光不知道的是,郭氏自己在无缘法待了上千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己跟自己下棋,就算是再差的悟性,一千多年了,总是可以看出点门道来。
严光到最后也不敢相信郭氏竟然真的可以赢他半子,最奇怪的是,他隐隐感觉到郭氏的路数似乎有些熟悉,但是却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娘娘果然高明,在下佩服。娘娘要求的事情在下自然照办,只是有一点,陛下那边还需要娘娘自行解决。”
“这是自然,多谢先生成全。”
郭氏屈身施礼,严光倒也坦然受了,以后都要帮她带孩子,自然也是受得起的。郭氏不便久留,略说了几句拜托之类的话就要离开。
“娘娘且慢,在下还有一事相问。”
“先生请讲。”
“请娘娘恕在下冒昧,娘娘的棋路似曾相识,不知您师从何人?”
“哪有什么师傅,不过是照着旧棋谱比划了几年而已,先生如果感兴趣,本宫可以叫人送进来。”
严光看得出来郭氏眼中的犹豫,他也不会强人所难,“那倒是不必,想来是在下看错了。”
郭氏赶紧离了广德殿,心里觉得直发虚,她会下棋的事情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也是无缘法那个没有缘分的人教的,严光要是继续追究下去,还真是难以遮掩。
不论如何,这第一关总是闯过去,剩下的就是刘秀那边了。她还是要找梁萧商议商议。
给梁萧找媳妇这事儿已经办了两三年都没个结果,好在刘秀也没注意,不过梁府的人早就起了疑心,但是她们把目光都盯在了彭珠身上,虽然她们再也没见过彭珠,却都以为是梁萧金屋藏娇了。梁萧也不解释,任凭梁统急的直跳脚。
不管郭氏是否情愿,严光还是来了。仔细想想,严光也就是这次进京才传出了名气,他要是不来,反倒奇怪了。刘秀与严子陵同榻而卧传为佳话,但是不管他怎么谦逊,严光都没有留下的意思。
郭氏趁着刘秀在前朝议事,亲自到广德殿去见严光。前世她只是听过严子陵的大名,从来都不知道这人长得是圆是扁,今日一见,心中不由暗自赞叹,相貌如何尚在其次,只那份气度竟如谪仙降世。
“参见皇后娘娘。”
严子陵躬身施礼,郭氏也没指望他下跪,自己要求人家的事情,不用下跪就不错了。“先生免礼,先生在京中这些日子可还习惯啊?”
“京中繁华却不适合山野之人,况且在下在宫中也是多有不便,正要告辞回乡。”
“先生高才陛下甚为倚重,先生为何不留在京中辅佐陛下?”
严光笑而不答,“娘娘是来给陛下做说客的?”
“先生何去何从,本宫无意干涉,今日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
“在下客居京中,身无长物,不知有什么值得皇后娘娘相求。”
郭氏敛容言到,“今日来求先生的,并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严光微笑言到,“娘娘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太子之事的确于礼不合,但是陛下决定的事情,在下也是改变不了的。”
“前年朝中就开始请立太傅,这两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陛下都置之不理,就连广阳皇叔的奏请陛下都驳回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请求先生,无论如何,请先生给太子一条活路。”
“皇后娘娘心明眼亮,有些话也不用在下直说,这件事情的确是无能为力。”
“我也没想过谁能改变陛下心意,只求先生出京之时带上太子,让太子追随先生,侍奉左右。”
严子陵纵然是济世奇才,也猜不到皇后会有这样的想法,“娘娘如此看得起在下,在下却不能没有自知之明,且不说在下是否有能力教导太子,就连太子的安危都没有办法保证。”
“太子和先生的安危,自有本宫负责,先生无需顾虑。”
“娘娘的保证在下当然可以相信,但是在下是闲散惯了的人,恐怕难以承受娘娘的美意,时候不早,娘娘请回吧”
严光就这样下起了逐客令来了,郭氏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也不着恼,“本宫听说先生在聚贤馆谈论济世之道,朝臣无不叹服。世人盛传,得先生则可平天下。陛下欲得先生之心,更胜从前,先生要想离开,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严光在宫里住了几天,并不知道外面传了些什么闲话,当日跟随刘秀去了聚贤馆,他也不过是因为一时兴起,随意说了几句,没想到竟然引出这等麻烦。他很是清楚,郭氏这样的女人,不是十分受宠,但胜在名声好,成事也许不足,败事一定有余,她这会儿语带威胁,看样子是不会善罢甘休了。然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陷在这摊泥淖之中,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娘娘何意,在下怎么听不明白。”
“先生不愿理会世俗之事,本宫自然可以成全,本宫一点微薄的心愿,希望先生也能成全。”
“娘娘的心愿可不是小事,这中间的干系还望娘娘三思。”
郭氏见严光语气松动,也不想弄的太僵,“本宫听说先生棋艺冠绝天下,愿与先生手谈一局,若本宫侥幸可胜一子半子的,先生需依我之言。若本宫不敌,自然会想办法送先生出京。如何?”
严光对自己的棋力相当的自信,郭氏就算天降奇才,再加上从娘胎里出来就开始学棋,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他也不是想要“恃强凌弱”,只不过郭氏提出来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但是,严光不知道的是,郭氏自己在无缘法待了上千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己跟自己下棋,就算是再差的悟性,一千多年了,总是可以看出点门道来。
严光到最后也不敢相信郭氏竟然真的可以赢他半子,最奇怪的是,他隐隐感觉到郭氏的路数似乎有些熟悉,但是却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娘娘果然高明,在下佩服。娘娘要求的事情在下自然照办,只是有一点,陛下那边还需要娘娘自行解决。”
“这是自然,多谢先生成全。”
郭氏屈身施礼,严光倒也坦然受了,以后都要帮她带孩子,自然也是受得起的。郭氏不便久留,略说了几句拜托之类的话就要离开。
“娘娘且慢,在下还有一事相问。”
“先生请讲。”
“请娘娘恕在下冒昧,娘娘的棋路似曾相识,不知您师从何人?”
“哪有什么师傅,不过是照着旧棋谱比划了几年而已,先生如果感兴趣,本宫可以叫人送进来。”
严光看得出来郭氏眼中的犹豫,他也不会强人所难,“那倒是不必,想来是在下看错了。”
郭氏赶紧离了广德殿,心里觉得直发虚,她会下棋的事情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也是无缘法那个没有缘分的人教的,严光要是继续追究下去,还真是难以遮掩。
不论如何,这第一关总是闯过去,剩下的就是刘秀那边了。她还是要找梁萧商议商议。
给梁萧找媳妇这事儿已经办了两三年都没个结果,好在刘秀也没注意,不过梁府的人早就起了疑心,但是她们把目光都盯在了彭珠身上,虽然她们再也没见过彭珠,却都以为是梁萧金屋藏娇了。梁萧也不解释,任凭梁统急的直跳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