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风陵吧 关注:61贴子:1,247
  • 16回复贴,共1

【再世为后】第二五二章 分离(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五二章分离(下)
不管郭氏是否情愿,严光还是来了。仔细想想,严光也就是这次进京才传出了名气,他要是不来,反倒奇怪了。刘秀与严子陵同榻而卧传为佳话,但是不管他怎么谦逊,严光都没有留下的意思。
郭氏趁着刘秀在前朝议事,亲自到广德殿去见严光。前世她只是听过严子陵的大名,从来都不知道这人长得是圆是扁,今日一见,心中不由暗自赞叹,相貌如何尚在其次,只那份气度竟如谪仙降世。
“参见皇后娘娘。”
严子陵躬身施礼,郭氏也没指望他下跪,自己要求人家的事情,不用下跪就不错了。“先生免礼,先生在京中这些日子可还习惯啊?”
“京中繁华却不适合山野之人,况且在下在宫中也是多有不便,正要告辞回乡。”
“先生高才陛下甚为倚重,先生为何不留在京中辅佐陛下?”
严光笑而不答,“娘娘是来给陛下做说客的?”
“先生何去何从,本宫无意干涉,今日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
“在下客居京中,身无长物,不知有什么值得皇后娘娘相求。”
郭氏敛容言到,“今日来求先生的,并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严光微笑言到,“娘娘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太子之事的确于礼不合,但是陛下决定的事情,在下也是改变不了的。”
“前年朝中就开始请立太傅,这两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陛下都置之不理,就连广阳皇叔的奏请陛下都驳回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请求先生,无论如何,请先生给太子一条活路。”
“皇后娘娘心明眼亮,有些话也不用在下直说,这件事情的确是无能为力。”
“我也没想过谁能改变陛下心意,只求先生出京之时带上太子,让太子追随先生,侍奉左右。”
严子陵纵然是济世奇才,也猜不到皇后会有这样的想法,“娘娘如此看得起在下,在下却不能没有自知之明,且不说在下是否有能力教导太子,就连太子的安危都没有办法保证。”
“太子和先生的安危,自有本宫负责,先生无需顾虑。”
“娘娘的保证在下当然可以相信,但是在下是闲散惯了的人,恐怕难以承受娘娘的美意,时候不早,娘娘请回吧”
严光就这样下起了逐客令来了,郭氏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也不着恼,“本宫听说先生在聚贤馆谈论济世之道,朝臣无不叹服。世人盛传,得先生则可平天下。陛下欲得先生之心,更胜从前,先生要想离开,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严光在宫里住了几天,并不知道外面传了些什么闲话,当日跟随刘秀去了聚贤馆,他也不过是因为一时兴起,随意说了几句,没想到竟然引出这等麻烦。他很是清楚,郭氏这样的女人,不是十分受宠,但胜在名声好,成事也许不足,败事一定有余,她这会儿语带威胁,看样子是不会善罢甘休了。然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陷在这摊泥淖之中,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娘娘何意,在下怎么听不明白。”
“先生不愿理会世俗之事,本宫自然可以成全,本宫一点微薄的心愿,希望先生也能成全。”
“娘娘的心愿可不是小事,这中间的干系还望娘娘三思。”
郭氏见严光语气松动,也不想弄的太僵,“本宫听说先生棋艺冠绝天下,愿与先生手谈一局,若本宫侥幸可胜一子半子的,先生需依我之言。若本宫不敌,自然会想办法送先生出京。如何?”
严光对自己的棋力相当的自信,郭氏就算天降奇才,再加上从娘胎里出来就开始学棋,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他也不是想要“恃强凌弱”,只不过郭氏提出来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但是,严光不知道的是,郭氏自己在无缘法待了上千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己跟自己下棋,就算是再差的悟性,一千多年了,总是可以看出点门道来。
严光到最后也不敢相信郭氏竟然真的可以赢他半子,最奇怪的是,他隐隐感觉到郭氏的路数似乎有些熟悉,但是却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娘娘果然高明,在下佩服。娘娘要求的事情在下自然照办,只是有一点,陛下那边还需要娘娘自行解决。”
“这是自然,多谢先生成全。”
郭氏屈身施礼,严光倒也坦然受了,以后都要帮她带孩子,自然也是受得起的。郭氏不便久留,略说了几句拜托之类的话就要离开。
“娘娘且慢,在下还有一事相问。”
“先生请讲。”
“请娘娘恕在下冒昧,娘娘的棋路似曾相识,不知您师从何人?”
“哪有什么师傅,不过是照着旧棋谱比划了几年而已,先生如果感兴趣,本宫可以叫人送进来。”
严光看得出来郭氏眼中的犹豫,他也不会强人所难,“那倒是不必,想来是在下看错了。”
郭氏赶紧离了广德殿,心里觉得直发虚,她会下棋的事情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也是无缘法那个没有缘分的人教的,严光要是继续追究下去,还真是难以遮掩。
不论如何,这第一关总是闯过去,剩下的就是刘秀那边了。她还是要找梁萧商议商议。
给梁萧找媳妇这事儿已经办了两三年都没个结果,好在刘秀也没注意,不过梁府的人早就起了疑心,但是她们把目光都盯在了彭珠身上,虽然她们再也没见过彭珠,却都以为是梁萧金屋藏娇了。梁萧也不解释,任凭梁统急的直跳脚。



1楼2012-01-28 10:08回复
      “这还了得”郭氏相信梁萧做事不会只有这点规格,应该还有别的。
    “娘娘可千万别着急,也有传言六殿下受宠过甚伤了福分,还有好多犯忌讳的言语在里面。”
    这也太牵强了些,想来是梁萧仓促之间也没办法安排的更好,况且这虚虚实实的,倒也还说得过去。她命人把那起子嚼舌头的丫头们都给押了起来,也不想伤她们的性命,就只是关在了长秋宫。
    “让大长秋去请陛下过来。”
    刘秀还在想尽办法挽留严光,如果是别人来请定是要不耐烦的,但是郭氏从来没有主动相邀过,还以为是皇后开了窍,乐颠颠的跑了过去。然而到了长秋宫,却是半点好事儿也没有。他这些日子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严光身上,宫里的这些事情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事关爱子,半点也不敢含糊。他立刻派人去把耿氏请来,先得问明情况。
    郭氏很清楚这是梁萧的计策,但是细节却并为交代,耿氏来了只怕是难以自圆其说。然而这么些年,她跟梁萧倒是培养出了几分默契,到时候也只需要见招拆招,也不用过于担心。
    耿氏现在也是在暗自猜测到底是何人设局,目标又是对谁?她的确是做了个梦,但是却并不曾跟任何人提起,但是一上午的功夫,竟然传的有鼻子有眼的。“陛下,臣妾并没有梦见过仓儿有什么不好,也不知道这些传言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儿?”郭氏惊问道。
    “臣妾实是不知,再说死了棵树,臣妾也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怎么会惹出这么多的是非。”
    耿氏一脸的迷糊不像作假,而这事情隐隐的又指向了长秋宫,这不可能是郭氏所为,那么能做这种事的,也就只有阴氏了,刘秀觉得自己猜的一定没错,他也不想再把阴氏牵扯进来,只跟耿氏说了要彻查,心下盘算着敷衍过去。
    耿氏对这三个人的过去知道的很少,也不清楚陛下到底打得什么主意,不过是顺从的说了声请陛下做主。然而郭氏却是非常了解刘秀的,心中不禁感叹他竟然还是那么念旧,正好她也不愿意在这上面继续纠缠,还是正事要紧。
    “陛下,毕竟是关皇子,还是请钦天监问问吉凶吧?”
    郭氏这个提起正是和了刘秀的心意,他马上就让中常侍去宣钦天监正,而他行事的路数,不仅是郭氏清楚,梁萧也早就摸得透透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弄出个太白犯哭星来。
    没过多长时间,钦天监就有了结论。原来是六皇子生就不凡,但是却受了些压制,因而成长就有些阻碍,这阻碍可大可小,全看二人运数,如果二人能够远离,就都可以无碍了。压制爱子的人,刘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太子,郭氏在此他也不好细问,只等换个时间再问个清楚,好马上设法解决。
    郭氏听得明白,梁萧已经把路都铺好,剩下的就看她的了,她这边暗自盘算,耿氏偷眼看去,正是阴沉着脸,冷汗可就下来了。之前的事情就是隐射长秋宫,现在更是明明白白的扯出了太子,不管是谁设这全套,可都是要她的命了。
    “你不必惊慌,先行退下吧。”
    耿氏正要请罪,郭氏倒是看出她的不安,先出言把她支走。她抬眼看了看刘秀,见刘秀点头,她也只好依言退下。
    “陛下,六殿下这事情干系不小,还是要赶紧解决才是。”
    “朕乃天子,怎么会犯什么邪祟,皇后不必担心。”刘秀以为郭氏要把刘仓送出宫去,毕竟已经有过先例,但是这两个儿子可是完全不同,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
    “陛下,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六殿下跟二公主龙凤双生,岂能轻视?臣妾倒是有个办法,可解眼下的难题。”
    郭氏言语中肯,刘秀只能停下脚步,“你说吧。”
    “臣妾打算送太子出宫去避一避,还请陛下恩准。”
    “什么?”刘秀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太子可是郭氏的命,她怎么可能舍得他离开。
    “臣妾是说送太子出宫。”
    “胡闹,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怎么能轻易离京”刘秀轻声斥责道。
    郭氏心想,你若是真把太子当储君,我又何须出此下策,然而她还是一脸平静的言道,“近日朝中之事,臣妾也有所耳闻,为了太子使陛下和重臣失和,等到太子懂事之后,也会觉得是自己的过错。送太子出宫,一则可解朝廷争论,二则也可解六殿下的危厄,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刘秀听了心下感动,他很清楚郭氏一向都识大体顾大局,却没想到她为了他竟然能牺牲至此,“通儿,你怎么能舍得太子。”
    “臣妾怎么可能真的舍得太子,但是唯有这样才可解父子兄弟之危难,也容不得臣妾徇私。况且臣妾前日在广德殿见到严光,虽然言语不多,但是却十分佩服他的学识,严先生去意已决,恐怕不好强留,臣妾想着如果太子能够拜在先生门下,哪怕只能学到一成两成,那也是毕生受益了。”
    “但是……”
    刘秀总觉得有些不妥,然而郭氏的理由他也没办法反驳,更何况,送走了太子,正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陛下就准了臣妾的请求吧,毕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了。”郭氏差点脱口而出用不了几年太子就会回来,马上又想到不可提醒刘秀太子回来以后会更加麻烦,话到嘴边,有咽了回去。
    郭氏此刻眼中含泪,另有一种凄楚,刘秀也只能成全她的大义。
    


    3楼2012-01-28 10:11
    回复
        “陛下既然应了,臣妾就斗胆提个请求。”
      “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吧”
      “太子毕竟是臣妾的心头肉,交到别人手上也不能放心。”
      还等郭氏说完,刘秀马上言道,“你尽管放心,朕一定会派重兵保护好太子。”
      刘强再不讨喜,那也是他的亲儿子,他自己可以不在乎,却不能让别人怠慢了半点。他的这点心意,郭氏倒也明白,心里头多少还能暖和点。
      “臣妾并非此意,太子出宫,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只需要派个心得过的人跟着也就是了。”
      “你说得也有道理,毕竟中原初定,时局也并不是那么安稳。要说放心,朕最放心的就是吴汉了。”
      “让大司马陪着小儿读书,可实在是大材小用。其实臣妾最放心的人就是况儿了,但是陛下也知道,邓氏拼了命才生了个女儿,到现在也没恢复,太医看了几次都说十分危险。这个时候让他们夫妻分离,臣妾实在是于心不忍。”
      “况儿这些日子都没进宫来,朕就猜着邓氏可能不是太好,却不想如此严重。”
      “臣妾在没有可托之人,这几年也就是梁侍中偶尔到长秋宫来,他与况儿是过命的交情,臣妾看他为人也不错,应当可以托付,陛下以为如何?”
      “你眼光还不错,梁萧聪明机智,也算忠心,把强儿交给他朕也放心,朕再挑几个好的侍卫,其他的你来安排。”
      “多谢陛下”
      刘秀心里说到,应该是朕谢你才是,如果朝中再这么争论下去,都可能影响到前朝的战事。也不是朕不疼强儿,只是储君之位非同儿戏,朕不得不慎重,但是朕可以保证,不管将来如何,朕一定保你母子一生富贵。
      郭氏此刻并不知道刘秀心里的想法,况且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她相信刘秀前世也不想害死强儿,只不过在两个儿子之间,他选了另一个。


      4楼2012-01-28 10:12
      回复
        呵呵,辛苦啦,龙年大吉啊。看着郭氏和儿子分离,唉,刘秀啊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5楼2012-01-29 09:24
        回复
          沙发哟


          IP属地:江西6楼2012-01-29 09:32
          收起回复


            7楼2012-01-29 21:35
            回复
              骨肉分离啊~~不过梁萧去陪太子读书,倒是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8楼2012-02-04 10:49
              回复
                楼主辛苦!


                9楼2012-02-05 23:18
                回复
                  神啊,请赐予偶10000大更吧!


                  10楼2012-02-13 00:35
                  回复
                    风陵大侠,请赐更吧,每天来刷呀刷,有木有啊?发生什么事了,有人知道吗?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2-29 22:02
                    回复
                      有木有啊?发生什么事了,有人知道吗?


                      13楼2012-03-02 17:22
                      回复
                        好久没顶贴,补上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3-07 01:51
                        回复


                          15楼2012-03-09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