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有个约会
——读《最后我们留给世界的》后感 死亡是永恒的话题:什么是死亡?不同的人会怎样对待死亡?用什么来形容死亡?或许《最后我们留给世界的》这本书能给我答案;它告诉了人们死亡的方式和不同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它所倾注的一切堪称经典,为我答疑解惑。
死亡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说集体与个体。集体的死亡有可能是战争,也有可能是疾病,还有可能是自然灾害。这本书谱写了一场令我记忆犹新的战争,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死亡人数达到了518895人,这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使二战进入粉碎德国法西斯最后决战阶段的成就也无法掩盖无数人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无奈。这次战争震撼人心,惨绝人寰。无数个数目字如针般烙印在我的心上更使我难以忘记。当然,个体的死亡也肯定会在生活中留下足迹,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他们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东西,哪怕只是一只普通的笔,一行简单的字句,一朵朴素的鲜花,甚至是一缕细小的青丝。书上写到了一只鸟留给世界的所有东西,书上是这样阐述的:“我把我的羽毛留给世界,天空会记住我吗?我把我的飞翔留给海洋,泡沫会记住我吗?我把我的鸣叫留给朋友,它还会寻找我吗?这一片滩涂,会留给我一个不被潮汐摧毁的终点吗?”这几句话令我感慨万千。一个人或一个动物能够留给世界的又能有多少呢?难道就只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为功名利禄,不为夸奖赞扬,只为在跨入天堂的时候,有人记得你,挂念你。
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因人而异。也许,死亡在许多人的眼里是非常可怕的,正如郭敬明所讲:“我最害怕的就是死亡,在这一点上,我非常的懦弱。”而徐浩,一个18岁少年的说法让我敬佩。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他这样说:“曾听人说,在死亡的那一边没有痛苦和忧伤,但我想,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死亡的勇气,那还有什么痛苦能算作痛苦?所以我不想死亡,因为至少在我现在的世界里,每天在我睁开眼之前,就已经有阳光照进了我的窗子里!”我觉得,这扇窗,仿佛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所以我这样想:“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充满了阳光,那么还会有什么阴霾能算做阴霾?所以,只要一个人的心灵充满了阳光,就不会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阻挡他前进的脚步,阻挡他对一切真理的渴望与追求,甚至死亡也不能。”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追求真理而死,自是重于泰山,但不要让阴霾占据心房,也自不会落得个轻于鸿毛的下场。
死亡是黑暗的、令人恐惧的、无知无觉的、毫无预兆的、冷的、寂静的、永恒的……死亡带来的阴影,是隐藏在暗夜中的幽灵,它们追猎人的心,捕获人的灵。让人害怕去直面、去触碰。在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可能在后悔,可能在抱怨,还可能在叮咛,也可能正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可能在那时占据每个人心灵的最多的就是后悔吧!后悔没有珍惜原来的时光,后悔没有完成自己所定下的目标。换一种说法,死亡,可能是理想的彼岸还遥不可及,也可能是近在咫尺,却没有到达。正因为明知如此,所以在自己还未被死亡捕获时,尽力让自己少一点点遗憾吧。
死亡不是句号,死亡也不是感叹号,死亡更不是问号,死亡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省略号,他证明了死后,还有未完结的故事,而且很长。每一个生命体都会死亡,无论何时何地,但每一个人对待死亡的看法却不一样。只有完成了自己所定下的目标,珍惜所有的时光,才会不会留下遗憾吧!
我自己问自己,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地去奋斗,那么到了最后我们能留给世界的,又会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