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吧 关注:170贴子:2,420
  • 4回复贴,共1

回鹘归义军始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提要:回鹘归义军是会昌二年六月唐中央为表彰嗢没斯的慕义归化之举而建立起来的,最初有回鹘士兵2 600人,居所为天德军城。以后在讨伐乌介可汗的过程中陆续吸收了党项、契苾、退浑、沙陀等部族,力量有所扩大,至会昌三年二月解体时有士兵3 000人;虽然它的存世时间仅有240余天,但这不失时机地增加了唐北部重镇的防御力量,并自始至终影响着唐对漠南回鹘的态度和立场,是唐朝最终解决回鹘问题的重要一环,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唐中央“分而治之”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
提起归义军,学界普遍想到的是唐大中五年至宋景佑三年(851~1036年)僻居敦煌的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这当然是对的。但从唐史来看,早在此前的会昌二年(842年)六月,为表彰南迁回鹘中嗢没斯部的纳款投诚和慕义归化之举,武宗诏令嗢没斯部改建为归义军,其首领嗢没斯为左金吾大将军,充归义军使。虽然它的存世时间不长,但不失时机地增加了唐北部重镇的防御力量,并自始至终影响着唐对漠南回鹘的态度和立场,是唐王朝最终解决回鹘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如此重要的回鹘归义军,长期以来一直不为学者所重视。①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回鹘归义军进行专题研究,根据现有材料,尽可能地对回鹘归义军的建立、兵源、活动、存世时间以及归义军裁撤后军士的去向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回鹘归义军的建立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部族离散,以庞特勤为首的一支在宰相马及职的带领下“西奔葛逻禄”,向西域发展;而回鹘主力分批向南迁移,逼近唐北部边境。最先南迁的是可汗兄弟嗢没斯等及其相赤心、仆固、特勤那颉啜等,“各帅其众抵天德塞下”,请求内附。同年十月,天德军使封德彝报告说:“回鹘溃兵侵逼西城,亘六十里,不见其后”①,可见南迁回鹘的势力是很大的。他们突然出现在唐天德军、西受降城一带,沿边居民“恐惧不安”,唐诏振武节都使刘沔严兵防守,加强戒备。
但是,这支最早南迁回鹘的内部发生了分化。在如何处理回鹘与唐朝关系的问题上,可汗兄弟嗢没斯与那颉啜特勤产生了矛盾。后者对于唐朝边境的侵扰,赢得了赤心、仆固二相的支持和辅佐,最迟在会昌元年(841年)三月,他们与嗢没斯部分道扬镳,另立旗号。这样,最早的一支南迁回鹘不仅一分为二,而且双方疑虑重重,矛盾颇深。


IP属地:江苏1楼2012-02-02 12:13回复
    嗢没斯是真心纳降和投倚唐朝的。虽然南迁时徘徊在天德、振武附近,一度引起边将的猜忌和怀疑。但在宰相李德裕“以恩义抚而安之”政策的引导下,唐沿边军将及其统率的党项、吐谷浑、沙陀等族并没有与嗢没斯部发生直接的冲突。会昌二年(842年)三月,嗢没斯与天德军使田牟取得了联系,并伺机除掉了“桀黠难知”、“谋犯塞”以及挑拨离间的回鹘大相赤心和仆固二人,②唐沿边诸将对于嗢没斯的猜疑由是完全解除。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云:“先是有赤心宰相桀傲乱常,颇为边患。嗢没斯潜欵于天德军使田牟,暴其罪状,枭首以徇,归大国,明也,带圣君,忠也,去乱邦,智也,执丑虏,义也,具此四类,是谓诚臣。”③看来,嗢没斯诱杀赤心一事,在唐廷影响极大。此事被唐王朝视为嗢没斯弃暗投明的忠义之举,彻底打破、消除了唐室官员对嗢没斯内附的种种怀疑和顾虑。由此,嗢没斯的内附和纳款归忠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赤心为嗢没斯铲除后,那颉啜收编“赤心众七千帐”,向东在唐振武、大同军一带活动。后又勾结室韦、黑沙诸族,东南入幽州雄武军西北界。唐幽州节度使张仲武遣其弟仲至将兵大破之,“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④。那颉啜兵败,慌乱奔逃中为乌介可汗所获,执而杀之。
    南迁回鹘中还有一支是乌介特勤率领的“近可汗牙十三部”、“可汗牙十三姓”。会昌元年二月,乌介自称可汗,以回鹘汗国的正统者自居。同年八月,乌介从黠戛斯手中夺得太和公主,并以此要挟唐朝:“借天德城以安公主,仍乞粮储牛羊供给”,唐诏金吾大将军王会“往其牙宣慰”,“令放公主入朝”,并赈赐粟米二万石。⑤十一月,乌介又遣其相颉干迦斯上表,欲借振武城“以居公主、可汗”,唐遣使抚慰,“仍赐米二万斛”⑥。会昌二年,乌介可汗“奉主至漠南,入云、朔,剽横水,杀掠甚众,转侧天德、振武间,盗畜牧自如”⑦,给唐王朝的北部边境制造了很大压力。 由于太和公主还掌握在乌介可汗的手中,所以对乌介的沿边侵扰和掠夺,唐王朝尽量采取妥协、折衷的态度,以免使双方关系恶化而危机到太和公主的安全。一方面,唐遣使抚慰和册封乌介可汗,并赐其粟米和军资物品。另一方面,调发陈许步兵三千人、郑滑步军三千人,“令至太原屯集”①,加强河东节都使的防守力量。同时抢修连接云州、朔州和振武之间的军事要塞杷头烽,又增修东、中二受降城,壮大天德军形势。但是对乌介暂借天德城和振武军居住的原则性问题,唐王朝决不退让。这是因为乌介势力虽然衰减,但其下部众“尚有十万”,而天德城内只有将士一千人,振武军士兵也不过数千人。可以想见,乌介一旦进入天德、振武之中,唐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将完全处于瘫痪状态,回鹘即可长驱直下攻入长安。这种情况自然是唐王朝不愿看到的。
    相比之下,嗢没斯所统士兵人数较少,仅有2 600余人,将他们安置在沿边军镇中,不仅能够轻易驾驭,随意调动,充实边境的防御力量。同时,基于嗢没斯与乌介可汗积怨和交恶的加深,唐可以利用内附后的嗢没斯部很好地反击乌介势力。虽然嗢没斯部人数不多,实力较弱,但他毕竟与乌介在漠北相处数十年之久,对乌介的情况比较熟悉。无疑,这些方面是唐消灭乌介势力,最终解决塞上边境问题的必然条件。
    


    IP属地:江苏2楼2012-02-02 12:19
    回复
      但是,回鹘归义军兵士的人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建立之初到最终罢废,归义军的兵源和人数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新唐书·回鹘传》载,会昌三年(843年)三月,归义军裁撤后,回鹘兵士不服从中央的安置政策,遂发动叛乱,河东节度使刘沔“阬杀三千人”⑤。同书《刘沔传》称,“归义军降虏三千,使隶食诸道。”⑥又《通鉴》卷247载:“归义军回鹘三千余人及酋长四十三人准诏分隶诸道”⑦,说明归义军解体时,属下士兵已达3 000余人。另有酋长43人,这应当是归义军将士的最大数量。但要说明的是,这3 000士兵不完全是回鹘人,其中还有少量的党项、契苾、退浑和沙陀部族
      二、回鹘归义军的活动
      回鹘归义军建立后,它的主要活动是配合唐室攻击、消灭南迁回鹘中的最后一支,也是势力最大的乌介可汗部。考虑到太和公主尚在乌介手中,唐尽量采取妥协、折衷的政策与其周旋,勉强维持与乌介的正常关系。会昌二年五月,可汗请求粮食、牛羊,“且请执送嗢没斯等”,遭到唐朝的拒绝。紧接着唐收容了乌介的死敌———嗢没斯,并以嗢没斯部建立了归义军,唐与乌介可汗的关系由是完全恶化。会昌二年八月,乌介可汗过天德军,至杷头烽北,“突入大同川”,“驱掠
      河东杂虏牛马数万”,后转至云州、朔州一带侵扰,沿边的吐谷浑、党项等部族“挈家入山避之”。九月,唐诏组建各路大军,以河东节度使刘沔兼招抚回鹘使,“其诸道行营兵马权令指挥”,以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其当道行营兵及奚、契丹、室韦等并自指挥”。以归义军使李思忠为“河西党项都将回鹘西南面招讨使”①。又诏太原起用室韦、沙陀及吐谷浑部,以银州刺史何清朝、蔚州刺史契苾通“领沙陀、吐浑六千骑趋天德”②。
      应该说,在讨伐乌介可汗的队伍中,沿边的党项、沙陀、吐谷浑等是一支颇为关键的力量。当时的情况是:党项部族被归于归义军当中,由李思忠直接领导;而沙陀、契苾、吐谷浑等“分为两厢”,“各令蕃将押领”,何清朝和契苾通均是蕃人,“各令管一厢”③。如此,战斗力较强的沙陀、契苾、吐谷浑等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反而对攻击回鹘大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李思忠上表,“请与契苾、沙陀、吐谷浑六千骑合势”④攻击回鹘,得到了武宗的准许。武宗《赐思忠诏书》云:“今令左卫将军何清朝、蔚州刺史契苾通分领蕃、浑部落,取卿指挥。朕已切戒何清朝等,令其协尽心力,副卿忠诚,进取之时,一切取卿方略。”⑤原来何清朝和契苾通各自统率的蕃族力量全由李思忠统一调度和指挥,何、契二人也要“协尽心力”,积极辅佐和配合李思忠有关的军事活动。至是,归义军使李思忠统领着唐朝反击乌介可汗的全部蕃族力量。
      但是,这支由回鹘、党项、沙陀、契苾、吐谷浑等构成的蕃族力量,李思忠很难驾驭。由于回鹘南迁时曾一度剽掠羌、浑等,因而在归义军建立后,李思忠属下的回鹘与退浑、沙陀等族之间仍有矛盾,且冲突不断。根据岑仲勉先生的考证,就在李思忠全权统率蕃族力量的14天后,⑥唐王朝基于“退浑与回鹘入为仇怨”的事实,担心诸蕃族“合势后不与思忠叶心,或别生事”,因而做出了新的调整和安排。“其兴唐、感义、奉诚等军,及契苾、退浑等部落,先各有本管都使都督,须令部领自去,即得兵将各相谙识,易於指挥。”⑦即契苾、退浑等力量,照例由原来熟悉情况的“本管都使都督”统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避免与李思忠领导的回鹘归义军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也便于中央王朝控制这些蕃族力量。李德裕《河东奏请留沙陀马军状》,《全唐文》卷705,第3208页。据岑仲勉考证,状文作于十月八日。由于状文分解了李思忠统领蕃族的部分权限,因而从《赐思忠诏书》算起,李思忠对全部蕃族力量的指挥权实际上仅有二十五天。
      在保证太原防守力量的同时,决定将河东沙陀兵马的一半调拨给李思忠指挥,而另一半则留给节度使刘沔御城之用。⑧十月八日,在李思忠全权统领蕃族还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唐朝对这支蕃族力量的指挥权又作了重新调整。“令契苾通等不受思忠指挥。何清朝分领部落,临事取思忠指挥。”⑨由于蔚州刺史契苾通是“蕃中王子”,熟悉蕃情,由他分领蕃浑诸部,必然上下情通,“更无所虑”,亦不受李思忠节制;左卫将军、银州刺史何清朝“仍领河东道蕃浑兵马”,但是临事仍受李思忠指挥;至于归义军使李思忠,除所辖回鹘将士外,还掌握着党项和一部分沙陀兵马的指挥权。
      


      IP属地:江苏4楼2012-02-02 12:28
      回复
        现有史料中,有关李思忠统率的归义军及党项、沙陀诸部族与乌介可汗发生直接冲突和斗争的记载,极为少见。甚至会昌三年(843年)正月唐军袭击乌介可汗最有决定意义的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蕃族力量———“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三千骑”,是由都知兵马使王逢来领导和指挥的。①而归义军及其长官李思忠自始至终在这场斗争中没有出现。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回鹘归义军在唐反击、消除乌介可汗的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一些作用。
        首先,李思忠直接参与了讨击乌介可汗的斗争。《新唐书·回鹘传》载:“思忠数深入劝谕降其下, (刘)沔分沙陀兵益思忠……思忠屯保大栅率河中、陈许兵与回鹘战,败之。”②这次战争发生在会昌二年十二月,当时诸路讨击回鹘大军逐步移营逼近可汗牙帐,但因天气“冬寒进军未得”,相约来年开春用兵。但归义军使“李思忠领衍蕃骑深入,覆其巢穴”,唐令河东刘沔、幽州张仲武“一时进军”,“以壮思忠兵马”③,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次,唐伐回鹘的策略,是诸路大军合置营栅,以此作为据点,“渐移向前逼蹙”,乃至逼近回鹘牙帐。在此过程中,“即令思忠领蕃、浑马军深入。计思忠兵势相及,可汗牙帐必自有变,兼令招其降者,即易成功”④。由于李思忠率部直接深入可汗内部,伺机劝谕回鹘兵士归降,因而事实上起着急先锋的作用。另一方面,唐要求李思忠“审度事机”,不要贸然轻易进军。武宗《赐思忠诏书》云:“但得可汗抽退,不敢稽留,塞上安宁,即是卿之勋力。”⑤可见,李思忠所部对于牵制回鹘可汗主力,保障塞上边境的安宁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乌介可汗被唐军击败后,引数百骑“走保黑车子族”。唐诏振武节度使李忠顺,“令进军于山外黑车子去路邀截”,但因担心振武军兵马较少,遂令“李思忠下沙陀五百骑、易定军马一千骑,便令何清朝押领同去”⑥。又《振武节度使李忠顺与臣状一道》载,李思忠担心朝廷册命黠戛斯的使节,必为回鹘可汗嫉妒而与“诸小番合势遮截汉使”,请求唐军在天德军防守驻扎,待黠戛斯兵马迎接后,“方可进发”⑦。由此看来,在追剿回鹘残部彻底铲除乌介可汗势力以及最终解决漠南回鹘的问题上,李思忠部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
        三、回鹘归义军的罢废及消亡
        随着乌介可汗及其所部的溃灭,南迁回鹘的三支力量中只剩下李思忠(嗢没斯)部了。虽然他受到了唐朝的赐姓和封赠,并以归义军的形式掩盖了原来的嗢没斯部族。同时还以战绩助唐消灭了乌介可汗,但唐室对他仍有疑心和戒备。会昌二年十月,唐将李思忠统率契苾、退浑、沙陀等部族的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契苾通、何清朝和李思忠三人掌握。李德裕对此解释说:“又思忠虽志诚效顺,然使用之初,亦未可独任,汉将分领,事亦得宜。”①在李德裕的眼中,由汉将来统领这些蕃族力量是比较稳妥可靠的。李思忠既不是汉将,故在任用之初,是不能独担大任的。由此可见,唐王朝虽然任用李思忠,并由他分领一部分蕃族力量来反击乌介所部,但心理上对他还是有所戒备和提防的。
        


        IP属地:江苏5楼2012-02-02 12:28
        回复
          以夷制夷,利用完再强制解散,之后全部铲除,永绝后患。这招太牛逼了。


          7楼2012-02-02 1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