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为我国首枚洲际导弹弹头回收打捞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头桥乡贤束星北先生)
而非常巧合的是,同样是在1979年,航天部试验的中国一枚洲际导弹需要计算弹头数据舱的接收和打捞的最佳时限。为慎重起见,国家有关部门在学术界广泛征求有关科学家意见,有人推荐了头桥乡贤束星北。当年中国的首枚洲际导弹试验颇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数据舱接收与打捞时限便显得尤为重要,曾有人对束星北的提名提出了异议,最后还是钱学森拍了板,结果束星北仅以一台计算机、一支笔、一摞纸,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任务,这一年,束星北73岁,73岁高龄的科学家独自一人出色完成了重大而复杂的计算任务,这在航天学界曾颇为轰动一时。可见,钱学森对束星北能够参与首枚洲际导弹实验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