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5日
漏签
0
天
陕西地方戏吧
关注:
67
贴子:
28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8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陕西地方戏吧
>0< 加载中...
碗碗腔简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古韵陈仓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 简要描述 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l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关中东府人又称其为“时腔”。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送TA礼物
1楼
2012-02-07 14:59
回复
古韵陈仓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历史沿革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可考,据调查,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渭南人李芳桂曾作有剧本“十大本”,就其唱词结构分析,可断定当时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经形成。《重修华县志稿》载,在同州(治今大荔)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而各地又形成了洋县碗碗腔、陕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等不同分支。
根据现有史料查证,远在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碗碗腔已相当流行,各种唱板已相当齐备,且产生了有名的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说明了碗腕腔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至少经历了三百年以上的历史。
洋县碗碗腔相传在乾隆时由洋县万家宫艺人雍朝杰所创。雍原为皮影桄桄戏艺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今大荔)学得碗碗腔后,与桄桄唱腔结合,后其子雍可敬(猫娃)与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已发展为十余箱班,辛亥**前后又有发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戏。其流行地区主要在洋县东乡。陕北碗碗腔相传清末在绥德义合镇形成,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唱腔上受晋剧影响较大。西府凤翔碗碗腔有早于东府(同州)碗碗腔之说,清中叶后盛行,流行于凤翔、千阳一带。此外,光绪三年(1877)前后,大荔一带艺人因荒灾,逃荒入山西,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
建国前,陕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后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已告绝迹,其余也在建国前夕消失。建国后,经有关部门的挖掘、抢救,各支碗碗腔先后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东府、西府两支于建国初期由陕西省戏曲剧院搬上戏曲舞台,继而洋县人民剧团将洋县碗碗腔发展为戏曲形式。1960年,陕北碗碗腔也改为舞台剧。各支碗碗腔均整理、改编了一批剧目,并在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其主要演出团体先后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兼演眉户和碗碗腔)、大荔碗碗腔剧团以及榆林、兴平、洋县等地的碗碗腔剧团。
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l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关中东府人又称其为“时腔”。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2楼
2012-02-07 14:59
回复
收起回复
古韵陈仓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三、 艺术特色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运用我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结合,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演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齐"(长短句)。通常为上下句结构,也有"单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慢声而下。
在皮影碗碗腔阶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点的音乐唱腔。如"西府"的板式与秦腔相近,除滚板外,还有花音、苦音之别。板式有侵板、,尖版(垫扳)、二六、代板、飞板、喝场和韵白等,其慢板与"东府"相近,余均有差异。"洋县"唱腔以微调式为多,板式有安板(软、硬)、添板(软硬)、二六(软硬)、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滚板等。"陕北"唱腔风格近似晋剧,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铃子、导板、还阳板等。发展为舞台剧后,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称"西路"、"南路")、东路(亦称"北路")、二八板、慢紧扳、紧板(亦称"流水板"、"二六板")、飞板、滚板(滚白)、闪板、扬句子,垫板(尖板)、观灯、过关、导板序子等。彩腔有花花腔、叠腔等。每种唱腔又分花音(欢音)、哭音(苦音)两大腔系,唯不滚白、叠腔只有哭音,观灯、过关只有花音。这两类腔系,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阶、调式和表现功能。一般说来,花音擅长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调,哭音则主要表现悲伤、哀怨的情绪。慢板与紧板,又有"三不齐"("西厢调")的特殊唱法。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曲牌、板式和锣鼓音乐。如〔杀妲己〕、〔梵王宫〕、〔重台〕等。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
伴奏乐器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演唱时,由月琴碗碗领奏,硬弦、板胡伴随。
3楼
2012-02-07 15:00
回复
收起回复
古韵陈仓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碗碗腔_百度百科
6楼
2012-02-07 15:01
回复
收起回复
古韵陈仓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来源 百度百科
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9366.htm
7楼
2012-02-07 15:01
回复
收起回复
erding0113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碗碗腔是我最喜欢的戏曲。
8楼
2012-02-11 23:40
回复
收起回复
爱秦音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碗碗腔是陕西地方剧种的佼佼者,唱腔优美婉转,引人入胜,希望有大的发展和更加美好的前景。
9楼
2012-02-12 13:48
回复
收起回复
老潼关人的屋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历史形成的特色,不能丢。
10楼
2012-09-10 13:00
回复
收起回复
福星ddw105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么好听的碗碗腔。眉碗团要多排,多演。将碗碗腔发扬光大
11楼
2013-10-13 16:13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潘宏下架全部视频原因何在
1699950
2
BLG打不过T1又输给T2
1529895
3
美国队长4好不好看
1449308
4
浅谈中配争议乱像
1369737
5
原来补牙会导致怀孕
1352806
6
明日方舟隐德来希值得抽吗
1035025
7
为啥不直接把原作给日本做动画
931608
8
BLG给解说记得道歉吧
669369
9
情人节垃圾桶寻宝经验
658196
10
拐卖王星的团伙成员全部被抓
64113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