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管“吞噬”吴忠仪表 龙头企业陷入亏损泥潭
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2005年4月5日 8点30分
尽管一位在公司工作了28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现在的活多得干不完,但前任高管们委托理财形成的1.75亿元损失和公司因担保承担的3721万元连带清偿责任,还是让这家自动阀门业的龙头企业陷入了亏损泥潭
上市后的第三年,吴忠仪表的利润开始了急剧下滑。直至2004年,公司预计亏损约3亿元。与那些富不过三年的上市公司不同,吴忠仪表利润严重滑坡并非是当初的包装上市所致。这家过去直至如今仍然算得上国内自动阀门行业的龙头公司,业绩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管们转移公司资产问题逐步显现造成的。
令人惊异的是,吴忠仪表的前高管们从公司上市当年就盯上了募集来的资金,直到中国证监会银川特派办2004年巡检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司法机关移交。吴忠仪表上市6年总共实现的净利润1.71亿元,但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情况来看,前高管们造成的损失至少高达2.12亿元。2.12亿元,相当于吴忠仪表在资本市场上5.53亿元全部融资的38.34%。
业绩迅速下滑
委托理财和担保赔偿造成的损失,竟然只比公司1995年至2003年的净利润之和少了1000万元
1998年IPO时,吴忠仪表的在册员工为1564人。2003年的年报显示,吴忠仪表的员工总数为1723名。而这一数字,可能已经远远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了。吴忠仪表的一位独立董事也说,吴忠仪表的现有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3000人,约占整个吴忠仪表集团的75%。
由于吴忠仪表从大股东吴忠仪表集团那里收购了多个企业,其员工总数总体增加的判断并没有错。至于吴忠仪表到底有多少员工,相信2004年的年报将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吴忠仪表员工数量的快速增加,就是这两年的事情。然而,吴忠仪表的净利润恰恰是在最近两年急剧下降的。吴忠仪表2003年的净利润为-2657万元,比2002年的925万元急剧下降了-387.15%。如果按照2004年3亿元的亏损计算,其净利润将比2003年再降1029%。
收购新项目带来的员工总数不断增加,与净利润急剧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非主营业务的滑坡,造成了吴忠仪表在亏损泥潭中越陷越深。已经在吴忠仪表工作了28年的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现在的活多得干不完。
事实上,主营自动阀门的吴忠仪表曾经是国内这一行业的龙头老大。现在虽然在产品价格上逐渐失去了和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浙江民营企业生产自动阀门的核心部件至今还只能从吴忠仪表那里购买。吴忠仪表的一位独立董事说,吴忠仪表现在的亏损,由市场竞争导致的成分几乎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据吴忠仪表相关公告披露,以赵广生、冯平儒、李志强为首的前任高管们委托理财形成的1.75亿元损失和为担保贷款承担的3721万元连带清偿责任,是造成吴忠仪表2004年亏损约3亿元的罪魁祸首。在2004年10月21日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中,吴忠仪表还曾预告说将可能实现微利,而赵广生等3人当时尚未东窗事发。事发前,赵广生任吴忠仪表和吴忠仪表集团董事长,李志强任吴忠仪表财务总监和吴忠仪表集团总经理,冯平儒任吴忠仪表副总经理。
粗略计算,吴忠仪表委托理财和担保赔偿造成的2.12亿元损失,竟然比1995至2003年间9年的净利润之和只少了1000万元。如果进一步从1998年上市到2003年计算的话,1.71亿元净利润根本还不够抵消这2.12亿元的损失。也就是说,吴忠仪表的几千名职工苦干几年,还不够填补前任高管们攫取公司资产形成的财务窟窿。
转移资产始于上市当年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吴忠仪表前任高管们在上市当年就盯上了从股市上募集来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