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楠吧 关注:52贴子:1,015
  • 0回复贴,共1

印度无知大法官竟然为日本战犯开脱罪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首相野田不久前访问印度,日印还将首次举行海上联合军演,两国的密切合作令世人瞩目。说起两国间一些特殊情感就不得不提二战后的东京审判,印度大法官巴尔是唯一力主开释日本战犯的法官。巴尔的辩护使一些日本甲级罪犯被免于定罪,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岸信介。那么,巴尔在东京审判中究竟是怎样为日本战犯辩护的呢?  当审判日本战犯之时,联合国方面共安排了11位法官,为了保持审判的公正性,除战胜国的法官外,还特意加入殖民地国家的法官,巴尔即为其代表。1946年5月3日,东京审判法庭开庭。5月17日,巴尔首次出现在法庭上。在落座之前,他面向被告方向双手合十,静静地行了一礼。从这一天起,这个印度人的名字永久载入了日本史册。在11名法官中,有5名法官对判决表示了不同意见,其中4名法官对个别案例的量刑提出异议,只有巴尔坚持日本战犯“全员无罪”论。巴尔的根据是:检方所指控的“对和平的犯罪”及“对人道的犯罪”,都乃“事后法”的判决结果,根据“法的不溯及原则”,日本人应该是无罪的。
巴尔的意见书长达1235页,他从法理的角度阐述了日本战犯无罪的原因:“侵略战争是一种国家行为, 国际 法的追诉对象仅仅是国家,而不能罪及个人”;“国际法对于违反它的规定的国家予以制裁,但对于违反它的个人因没有规定制裁方法而无从着手处罚”;“即使日本对那场战争负有道德的责任,但是没有法律责任”。
就在审判开始之前,巴尔还曾问麦克阿瑟:“依据什么法律对他们审判呢?”麦帅说,用国际法审判。巴尔说,国际法无法审判战争。战争不是犯罪,如果战争成为犯罪的话,那么这种罪行只有在采用了违背国际法规定的战争方式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巴尔还坚持严谨取证的立场。由于法庭采纳了一些缺席证人的意见,这引起巴尔的质疑,他说,“既然法庭不能将其作为证人传唤到庭,不能在证人席上作证,那么,他们说的话就很难令人信服。”


1楼2012-02-13 17: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