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3日
漏签
0
天
香粉传奇吧
关注:
455
贴子:
18,77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15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香粉传奇吧
>0< 加载中...
【香粉传奇】『文化』元宵、上巳、七夕:哪个才是中国情人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中国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情人节,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都把这个节日跑到了九霄云外,甚至当做“四旧”扫进了垃圾堆里去了。直到改革开放,大开国门,西方的情人节进入了中国之后,这时候人们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先辈早在千年前就有了情人节。于是,人们翻开历史的资料,一口气找出了古代的元宵、上巳、七夕三个节日,认为这三个节日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那么,元宵、上巳、七夕这三个节日,究竟哪一个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呢?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七夕节
先说说“七夕节”。不少人都人说“七夕节”是中国古代情人节,一些人甚至认为现在有必要将“七夕节”命名为中国情人节。其实,真正了解中国年节风俗的人知道“七夕”并非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中国古代,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同时礼拜七姐,祈求赐给美满姻缘。
说起来,“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国,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
“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如果在七夕的夜晚,秋高气爽,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因而七夕的夜晚坐看天上牵牛织女星,也是民间的习俗。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曾在一首题为《七夕》的七绝中描写古代少女坐看天上牛郎织女星的情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而并非人们所说的那种情人幽会或定情的情人节。
在古代七夕风俗史料中,记载的还有诸如男人们“拜魁星”、女子们“拜织女”以及“种生求子”、“晒书晒衣”等活动,但很少看的到有七夕之时少男少女幽会、情人们定情等有关情人的记载,最多会在名人的诗词中出现七夕之时两地相思之类的诗文词句,这大约是因为感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缘故。
如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七夕》:“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再如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又如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三首“七夕”时节写下的诗词,可谓是“七夕”诗词的代表作,从中不难看出,这只不过男女两地相思的诗词,而与情人约会那种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将“七夕”定为“相思节”则更为恰当。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上巳节
再说说“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每年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在古代,农历三月三日非常重要的节日,据《周礼》一书的记载,在周代至春秋时期,每年三月三日是“**日”。在这一天,男女间发生性关系不受约束,可以随意而行,随遇而安。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情人节”了。即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情人节,至少也应该是情人节的雏形。
《诗经·溱洧》中就有这样的“情人节”的描写:“唯溱与洧,方洹洹兮,唯士与女,方秉兰兮。”春秋战国时,三月三这一天就叫“上巳节”。每年农历三月三,青年男女集体约会的地点就在溱洧河两岸。
秦汉时期,“上巳节”的习俗已经形成,《晋书》上也有关于每年三月三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的记载。到了唐宋以后,上巳节已经成为朝野上下必过的盛大节日了。唐代文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记载说:“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描写“上巳节”男女相会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文人吴惟信也有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宋代以后礼教渐严,男女私会不被容许,“上巳节”日渐被人遗忘,也日趋没落,最终变成了“踏青节”。明朝文人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三、元宵节
最后说说“元宵节”。古人称农历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其实,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节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让历朝历代的诗人词家为欢度元宵节而留下了无数千古不朽的诗篇。
唐代诗人苏道味在《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朝诗人姜白石有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代诗人元好问诗曰:“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当然,最能反映元宵节的中国古代情人相会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是下面三首诗词:
第一首是北宋一代名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第二首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首是明朝江南才子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从上述的三首诗词中可以看出,元宵节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本文系转载,作者从诗词的角度来分析三个渐渐被大家提起和认定的“中国情人节”,觉得很有意思。
今年的元宵节与2月14日的情人节只有8天之隔,总有人说,现在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要热闹,气氛要好要浓,不过我却觉得,这并不是大家不重视传统节日了,而是在传统节日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依照传统回家或在家中陪最亲的人过,而洋节嘛,反正是一个可以“逍遥一下”的由头,街上处处看着热闹,也只不过是大家借着由头出来玩而已。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以我个人为例,圣诞或万圣节,若恰好得闲,当然是和朋友一起小聚一下,或是一个人在满大街彩灯彩球小红帽的热闹气氛里逛上一逛。而像除夕和元宵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家必定是在家陪伴父母,每年除夕出门吃年夜饭的时候,街面上冷清极了,看起来是不太热闹,可那却是一家人在一年中最亲近、最温暖的时候。
再说认定元宵节为情人节吧,我记得去年情人节和年初一正好在一天,网络和媒体都有调查,问大家是在意亲情还是爱情,是和家人一起过年还是陪男朋友、女朋友一起过情人节,而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陪家人一起过年,这说明传统节日在国人心中还是有很重的地位的。
大家不把元宵节当情人节来过,也多是因为要在这个时间陪伴家人,毕竟在国人心目中,父母总要比伴侣重要一些,同时也不希望在和伴侣过“甜蜜节”的时候,还惦记着是否辜负了寂寞在家等候的父母。
秋雨cyl
蕙兰芳引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受教了!我还是比较中意七夕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得不承认现今年轻人太热衷于过洋节日了!虽说只是借着由头来玩玩,但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一样可以痛痛快快的玩啊!中国人在内心深处确实还是比较在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过过洋节日凑个热闹倒也无妨,但到底还是不能本末倒置的,说到底我觉得中国人有一点崇洋媚外的因素,然后盲目跟风赶热闹!我不喜欢人们太热衷于过洋节日,好好的自家的节日不来劲!我还是喜欢在元宵节自己动手做一个花灯,七夕照妈妈说的晒晒书,儿童节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一楼的画是丰子恺大师的吧?喜欢子恺大师的话,特别是诗意的意境画和让人顿生亲切的生活写实画)
秋雨cyl
蕙兰芳引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转走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又转啊……
情绪突然有点复杂,其实每次发贴时,都希望会看贴回贴不止有秋雨~
这帖子转到其他吧去,参与探讨的人一定会比粉吧多些吧
秋雨cyl
蕙兰芳引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懂你的心情,以前我也这样,现在看开了,那些热闹点的吧其实真的还不如我们粉吧好,安宁,与世无争......
伊
无愁可解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倒是没期待像那种一天就能刷下好几页主题的贴吧一样热闹,只是偶尔会期待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常驻这里,哪怕只有几个呢,也能凑个“与三五知己好友闲聊讨论”的美事~
不过在粉吧能经常看到秋雨,心里已经十分塌实和温暖了
秋雨cyl
蕙兰芳引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会一直都在的,和秋吧一样,一直不离不弃!
三分月华
小楼莲花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原来是这样,以前一直以为七夕是“中国情人节”,没想到七夕原来是女儿节呀
秋雨cyl
蕙兰芳引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顶起...
Winnes
雪夜渔舟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很科普
顶顶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