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可德吧 关注:10贴子:497
  • 12回复贴,共1

绝代勇将: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首张自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0年5月16日,张自忠殉国70周年。
70年前的这一天(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军汉口广播电台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
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39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33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同时缴获大量军事文件和军用地图,收到极大战果。
张自忠总司令,字荩忱,“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是天津市长兼当地中国军第38师师长,性格温厚,威望极高。中国事变爆发以来,如此高级的指挥官战死,这是第一个。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
我皇军第39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IP属地:广东1楼2012-02-15 03:16回复

    悲壮一刻定格在1940年5月16日16时。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的张自忠将军一生的传奇戛然而止。
    从留守北平到**殉国,崇尚忠义的张自忠经历了哪般的人生沉浮?张廉云用清晰的思路、平和的语气呈现了当年那气壮山河的悲情往事。
    


    IP属地:广东2楼2012-02-15 03:17
    回复

      不幸的是,此时,廉云母亲李敏慧的子宫癌已到晚期,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我们不敢告诉她实情,就只在家戴孝,痛哭流涕,去医院时再换上平常的衣服,克制悲伤的情绪。”张廉云说,“在天津时母亲就已经患子宫癌,当时父亲来电报说要母亲带我们去云南,但母亲那时经不起折腾,我们这才去了上海。”
      可是,母亲的病情持续恶化。弥留之际,瑜、云、叔叔到病床前,叔叔说:“五哥已经牺牲了……”
      陷入昏迷的李敏慧无法听到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但是冥冥之中念叨着,“师长回来了,师长回来了。”
      张廉云说:“有人说母亲闻耗悲痛绝食7日而死,并不是这样。父亲去世3个月后,母亲也病逝了。”
      父母双亡以后,1940年11月,廉云第一次来到重庆梅花山。
      “我到梅花山的时候,一下就看见了父亲的坟墓,当时就放声大哭。
      我们有意回避谈父亲怎么受伤、如何作战。我们不愿意谈这些问题,因为太伤心了。但是父亲的牺牲,鼓励着我和姐姐努力向上,这个力量强大极了。”张廉云回忆说。
      


      IP属地:广东4楼2012-02-15 03:17
      回复

        “和谈风波”引发亲日误解
        从1937年到1940年,在与女儿分别的这3年里,张自忠的人生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若干年后,张廉云才知道,在这个父亲人生最为巅峰的阶段,是如此的跌宕起伏。
        这一切都与图谋中国的日本人有关。
        


        IP属地:广东5楼2012-02-15 03:18
        回复
          张自忠与日本人的首次交手是在1933年初的“长城抗战”。29军奉命参加“长城抗战”,张自忠任38师师长和37师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张自忠对全师营以上干部说:“日本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只要我们全国军民齐心协力,与日寇拼命,就能将日寇打出中国去。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国捐躯,重如泰山!”
          1935年,29军入主冀察平津之后,日本就一直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对付29军,妄图在华北造成一种特殊的局面。日本人一方面不断地在华北地区挑起事端,一方面又邀请冀察当局派员访日。“1937年4月,宋哲元军长派我父亲率团访问日本,团员中有张允荣(河北省保安司令)、何基沣(29军37师旅长)、黄维纲(29军38师旅长)、徐廷玑(29军132师参谋长)、田温其(29军143师旅长)、郑文轩(冀察外交委员会委员)、边守靖(天津市政府参事)等军政官员,我和哥哥、堂哥、堂妹也随团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间,我们先后去过东京、奈良、大阪等城市,然后在5月下旬乘船返回青岛。历史学家李云汉教授对我父亲的日本之行进行过认真研究,他说,在中日双方的材料中,均找不出张自忠访日时有任何有失体面或有亏职守的记载。”
          据张自忠部属张宗衡回忆,张自忠赴日考察期间,原计划30日后返回。还未满30日,日本在津驻屯军田代司令请宋哲元赴宴,把事先准备好的中日经济提携条约请宋签字,因之闹成僵局,乃电张自忠迅速回国。张接电后,便终止参观,马上踏上归途。宋先生便归去山东原籍修墓,以避免再与日方交涉,田代司令因事事不得要领,便一气而病,一病而死。当时这一段真实情形,外界不明真相,便任意造谣,说张将军同日方订有什1936年,张自忠在天津市市长任上的戎装照。
          日军占领卢沟桥么密约,日方送他多少钱,还送他一个日本美人。迨他归来,闻知此情,义愤填膺。在一次宴会席上,他借酒吐情说:“把我张自忠骨头砸碎,看看哪里会有一点汉奸气味!”
          


          IP属地:广东7楼2012-02-15 03:18
          回复
            1937年,国人皆知的“七七事变”爆发时,张自忠还兼任天津市市长,除掌管军务外并负责对日交涉。
            事变发生时,宋哲元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兼29军军长。宋哲元自当年5月回山东乐陵老家扫墓未归。冯治安在河北省会保定,张自忠在北平卧床治病。
            “七七事变爆发时,父亲正因病在北平家中休养,当时宋哲元军长尚在山东老家,父亲就抱病与日军进行交涉。7月11日宋军长到了天津,14日父亲赶到天津去见宋军长,然后奉命在天津继续与日军交涉。19日宋军长返回北平。”此时,日本政府扩大战争的战略部署已经势在必行,而日军与冀察当局的交涉只是缓兵之计1。
            1 日军从东北调进大批军队,在平津集中后,7月21日即撕毁和谈协议,炮“23日,父亲在津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自信爱国尤向不后人’。25日父亲奉宋军长召,于下午5时乘平榆(北平-榆关,榆关即山海关)四次列车离开天津,当晚七时半抵北平,秦德纯(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和石友三(冀北保安司令)等到车站迎接。下车后,父亲即赶赴西城武衣库(现政协礼堂南面)的宋宅见宋军长,然后到东城铁狮子胡同的进德社出席冀察要员会议。26日发生了“广安门事件”,日军向29军发出最后通牒。27日,宋军长严词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并通电全国,表明了‘自卫守土’的决心。”
            但此时的舆论对张自忠越来越不利,他力求就地解决事变的主张使民众对他的误解日渐加深,以至于29军中都广泛流传着“37师打,38师看”1的传言,言语中透着对张自忠的不满2。
            


            IP属地:广东8楼2012-02-15 03:18
            回复
              两封绝命书,“除我等为其死,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1939年12月,张自忠率领右翼兵团参加冬季攻势1。12月12日,随着张自忠一声令下,右翼兵团数万大军一齐向当面之敌发起猛烈攻势,声震山河。经过8昼夜血战,38师终于攻克罗家陡坡北面的曾家大包。随后,又在王家台子一带杀伤日军1500多人。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2-15 03:21
              回复

                在指挥展开进攻的同时,张自忠还策划了一次奇袭,
                395团团长任廷材曾回忆说:张将军从电话中指示我们两条:第一,敌人在十几天的激烈战斗中损失很大,士气不振,已呈冻摇之势;而敌人总指挥部距敌前线又远,敌后空虚,若出其不意夜袭敌后方定能取得胜利。因之,决定派你团完成这一任务。第二,你们都读过书,读书贵实践。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战争而死就重于泰山,否者轻如鸿毛。要我把这两条转达官兵2。
                此战,我军以伤亡280人代价,歼灭日军近千人,缴获敌粮秣、弹药、医药用两个运输营搬运了两天才运完。
                据统计,冬季攻势中第5战区歼敌30804人,是战绩最大的战区;1 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冬季攻势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军发动的一次全国性战略进攻战役。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2-15 03:21
                回复
                  5月7日凌晨,张自忠不顾部下劝阻,亲自率军渡河作战。在去前的5月6日晚,张自忠致函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
                  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挺进与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3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做好做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5月6日于快活铺“父亲每次出去打战都会留遗书。”张廉云说,”父亲有一个副官叫朱增源,我父亲牺牲以后,这个朱副官就在北碚守墓守了10年。朱副官讲,只要是一打仗出去,他(张自忠)就留下遗书,等着回来就一撕一烧就完了。”
                  张自忠将军临阵遗书张自忠渡河后,迅速和河东部队取得联络,经过3天战斗,日军后路几乎被切断。日军发现,对方有个电台不停地在向四处发报,他们断定有中国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到了前线,于是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了电台的位置,迅速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从三个方面进行包围。
                  5月16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当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至下午3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阵亡。此时,他已撤至杏仁山。
                  激战至午,张自忠退守南瓜店山坡。他看见前方伤亡惨重,把保护他的卫队都派去增援,送苏联顾问撤离战场,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
                  


                  IP属地:广东14楼2012-02-15 03:22
                  回复
                    “此时,张总司令已两处负伤,刚包扎好头部,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敌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
                    张自忠对部属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
                    马孝堂仍坚持给他包扎。
                    这时,有数名日本兵搜索而来……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1。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张廉云说:“父亲每当战况紧急,他便抱着必死的决心,身先士卒,沉着勇敢地指挥部队,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他敢于率部与敌死拼。”
                    有人曾经揣测说,张自忠殉国是因为过去被误解,以死来表清白。
                    在张廉云眼里,父亲的牺牲是中国的传统道德使然。“对于父亲的牺牲,当时的记者说是我父亲要洗刷自己,一定要牺牲在战场。这个说法不对。首先,父亲完全是清白的,无需洗刷;再者,我们老家是孔孟之乡,我们家里面受传统道德的教育影响很深,所以父亲受这个影响,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财,武将誓死报国身先士卒。”
                    然而,现在的一些著作,对上将之死越来越演义化,这让张廉云老人无可奈何。
                    1 蒋介石急电前线,告谕官兵:
                    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忱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战中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已者也!至荩忱尽瘁**,功在国家,所有表扬抚恤诸事,自当从详拟订,呈请国府明令施行。其所部,请代中善为抚慰,务继荩忱总司令之遗志,益加儆奋,俾得复仇雪耻,完成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慰其在天之灵,是所切望!闻耗仓猝,未能尽意。现荩忱遗体,已否寻得运回?其阵亡详情,均盼详报。
                    


                    IP属地:广东15楼2012-02-15 03:22
                    回复
                      “有个人写了个故事叫‘二斩孙二勇’,其实,孙二勇这个人物完全是杜撰的,59军中就没有这样一个人。”
                      张廉云说,父亲说得最多的是“良心”。父亲常说:“要凭良心,凭我的良心,求得良心的安慰。”张廉云说,在山东老家,“对得起良心”
                      是表明心迹、分量很重的常用语。她相信,抗战的胜利,足令父亲在九泉之下真正得到安慰了。
                      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看来,张自忠是“一个有良心的将军
                      


                      IP属地:广东16楼2012-02-15 03:22
                      回复
                        读此文,不由得热泪盈眶,张将军不愧为抗战军人之魂,甚崇之,甚敬之!伟哉,张自忠!壮哉,上将军!


                        IP属地:重庆23楼2017-12-17 20:31
                        回复
                          呵呵,你还在,哥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12-31 1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