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忙,潦潦写完,别挑错别字,想看的就大意看一下吧
所谓好的东西,不想去定义,这类轻盈美妙的事物,自然的按照它那不寻常的路径伸展蔓延,硬要被人类有限思想所延伸的条条框框所规范、定义,那便是一种玷污,某种意义上来说。
此来,所要讲述的东西便是这类,用我的话来说,称之为“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第一 闻到了自然的气息
如同森林清新的空气一般,用它独有的触感,循环抚摸在万物的身体与灵魂之间。
在我们灵魂与思想深处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在没有足够的积累和足够的言语来形容它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去表达。并不是说这样的做法可耻,可耻的只是,瓶装不满的摇晃。最终的文字出来应让读者出现你所期望他们出现的申请,不应该是疑惑,难以理解,如果这时候你依然坚持己见,并称之为自己的什么什么,自己内心的,常人怎么能理解诸如此类,我只想评价两个字“**”。其实再怎么目不识丁的人,他也能听出,也能懂得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将你的(上得了台面的)文字读给乞丐,便会得到验证。
(注意事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你不要在这里跟我举例子,说什么高深的东西普通人理解不了,试问同样是两个有文字功底的人,其中一个在演绎法方面有很高深的修为,他们写出来的东西能一样嘛,正如人的工作一样,每个人都掌握一门,很少有了解其他行业也很深入的,能力有限,所造成的文字间的职业修养不同,你要说的是这个,而我说的是同一意识领域的东西,就是大家从小到大所接触到的共同的东西,这些就能够让我们去认知世界了,深奥的哲理、原理之类,交给各职专供的人)
第二 无可挑剔的准确性
文章写出来,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写完给别人挑错的。
句意以及表达错误当然不能有,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最后就是,要满足一个条件,从各个角度推理这句话,找不到任何错误(相对),这也给了你机会,这时,任何人给你挑错时候,你就可以给人以压倒性质的反驳。(前提是别人说你错误,也是,不可能有人从相对这个角度上挑错,等他意识到了,也就明白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了) 第三 基础的累积
我很不明白,不明白现在很多人,甚至连“互文”“摹状”“顶真”等简单修辞都不能立即回想起来,甚至连我提问的许多简单的文学常识都不知道。
我曾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是伟大的诗人,只要把你心中所想真正能表达出来,但是,你不可能长久的,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基础框架的积累,那时,感觉也会劳损,相信它很少会有消失的时候,但是也会被人所嗤鼻。
还有,将要历经和正在历经青春的人们啊,不要再将自己整天所思想,所忧虑,所憧憬的个人的日志类的东西改成所谓诗歌了,动不动的就长篇大论。读的不是单纯的牢骚,不是在他人看来厌烦了,困惑之时,你又不得不袒护的,只有自己懂的,自己内心的东西。 需要的是能够透析的,多数人都能从中透析出自己的人生,需要内涵这样的“大义”啊。
现在,我看看现在各种诗歌,看的我厌烦,头疼,关乎情爱,关乎......无多少是处的长篇大论,也仅仅是把长作文拆成像是诗的体裁,加以押韵而已,透露着越来越让人反感的无知,前一段我记得是伤感的青春的主题,然后经历......这样一直趟着,反省反省吧。国内文坛这种气氛让人作呕,没多少人真正投入时间搞这个了,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散发着腐臭!这一代代腐烂的青春啊! 第四 化气,你变成风一样的存在 简单一句话,就是亲身经历,真是感受,热爱文字的我们,要不断的去游历,经历,才能是文字变得有厚重感,有真实感。除了这些,你还要有几项很专注的爱好,不同东西之间是可以相互启发的,也会增加文字呈现出来的真实感觉。有人是选择的琴棋书画,长期各处游历,我的选择是武道。后面不仅仅需要对文字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参悟。经常思考很重要,早年特殊经历,未上学开始读东西和深入思考,现在思考的必修课坚持了十几年,不要不在乎这个,其实掌握很难,一旦入门,就犹如神助,我简单的透露下,起码在构思的世界里,你可以任意驰骋,诸如可以将任意的东西完美的融入自己的故事,编译出新的记忆法,同样你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复制的演绎推论。
同样大形势相同的,也就有了发现不同东西的理由了,看修炼的成果了。
闭上眼睛,思路清晰,文字信手拈来之时,相信你是入门了。虽说离着某种境界还很远,但是用这段青春的洗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风吧。
回复,肯定或者否定的是没往心里去的,发表感慨的,也是不会怎么去努力的,结果只有一个,究竟怎么去做,答案不在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