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吧 关注:2,225贴子:7,942
  • 0回复贴,共1

高产微利,我国钢铁行业“寒冬”将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43%、2.57%、2.55%,这是近三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持续微利运行的尴尬或许预示着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步入又一个“寒冬”。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会长朱继民坦言,从现在起,钢铁全行业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准备。朱继民的悲观不难理解。如今钢铁行业的境遇虽然谈不上最差的光景,但是初冬的凛冽寒风已然迎面扑来。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钢铁企业无比纠结的一年,高产量、低钢价和高成本的困扰始终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近7亿吨的钢产量
  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3亿吨,同比增加5650万吨,增幅为9.8%;预计全年粗钢产量达到6.83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9.2%。
  回顾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的曲线图,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轨迹截然不同。上半年,国内钢铁生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进入下半年,受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粗钢产量连续5个月减少,日产粗钢水平也从6月份的接近200万吨,下探到11月份的166万吨,月度降幅超过30万吨。
  与粗钢生产轨迹类似,我国钢材出口也在去年遭遇了“过山车”。上半年,国内钢材出口增长较快,3月份一度达到488万吨的高点;但是从4月份开始,钢材出口开始步入下降通道,钢材出口量最低的10月份只有382万吨,比3月份减少百万吨以上。
  据中钢协统计,去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516万吨,同比增长13.8%。如果12月份出口数量与11月份基本持平,预计全年我国出口钢材49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6%。
  跌跌不休的钢价
  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去年8月下旬至10月,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现逐周回落的态势。与8月中旬的最高点相比,10月末钢材价格下跌幅度已经接近10%,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微升1.15%。
  “高高在上”的铁矿石价格愈加凸显了“弱不禁风”的钢价。10月当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超过175美元/吨,环比仅微降0.22%,而钢材市场价格环比却大幅下跌7.42%。
  据兰格钢铁**测,截至12月30日,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69.5,比上年下降7.77%。其中,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分别为192.9和141.5,同比分别下降7.97%和7.45%。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陈克新认为,除了需求不旺、产能过度释放等市场供求因素,恐慌阴霾笼罩可能是钢材价格持续深度下跌的主要诱因。“这种恐慌一方面来自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另一方面与国内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一系列紧缩政策有关。”
  1月5日,宝钢出人意料地提前一周发布2月钢材出厂价格政策,主要品种价格总体稳中下调。业内普遍分析认为,素有钢市“风向标”之称的宝钢“抢发”以平盘为主的月度价格信息,足见其对当前“纠结”的钢市的无奈,此举对国内其他钢厂也将起到示范作用,2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依旧难见起色。


1楼2012-02-21 15: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