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遇见了许多骑车出行的人,有同一方向的也有反向的,相遇的时候简单的微笑或挥手致意都可以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有交谈的话也仅是哪里来、哪里去。萍水相逢的人在这样的简单语境中都展现出了最大的善意,因为在见到他们时,亲切感也随之而来,内心中也明白我们是一起的。两个要登华山的女子。路上遇见的那些人有去华山的,有去济源的,有去巩义的,也有去某个邻近的景区,其中去华山的那两个商专女生最是让人担心。她们所计划的是四月二号那天晚上之前到洛阳,但根据巩义的路况和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这对于她们而言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相信她们会到,但不会是计划的日子。有两个要去济源的男生,他们的装备相对而言比较齐全,但不论你的装备是多么的齐,巩义的坡还是不让你骑。我们一起推着车走在那高架桥下陡坡上,并忍受着灰尘扑面的苦楚,在交谈的过程中知道他们是去济源的,由于我容易把济南和济源混淆,当听他们说去济源时,很自然的想到小学四年级学的老舍那篇有关趵突泉的文章了,之后理性回归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不知道济源有什么比较出名的地方,所以好奇于他们的目的,但也只是好奇而已。在路上每当遇见一些超出我见识的场景时我都禁不住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并深切地感觉到书上所言不欺我,遗憾的是并没有让我亲自看到,亲自经历,所以当时没有什么感触,这就又回到经历这个问题上了。你自诩自己看过千场他人缠绵情事,且深谙其中收放的道理,抑或看透风花雪月的无聊,但你未曾有过完全的投入,这样你就难免陷入自身的装逼与可笑,即使在你经历的过程中你所说的每一句富有诗意的情话,都已被别人咀嚼过千万遍,但这至少是你有感而发的而不是装逼卖弄而来。内心的震撼源于眼前的真实,亲身的经历才有独立的感触。远一点的骑行都是需要担心该怎样回来的,毕竟去的时候有着“向往”,而归来的时候更多的是喜悦后的疲乏。这次是坐厢货车回来的,车前面有两张床,上下铺类型的,后面是货厢,对于我这种有自虐倾向且又满身风尘的人而言,坐上这样的车同时又是在极其脏的环境中,表现出了莫名的兴奋,兴奋之余听起了左老板的歌,第一首听的是《忧伤的老板》,第二首还是《忧伤的老板》,第三首是《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然后是王力宏的歌最后不听了这次骑行稍有些失误,羞于表达。 这是 一路的感受 就贴在这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