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
从雅、雯、媚、曼到圆圆曲,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称得上经典的创作。要么因年代局限而布景服装粗陋,不然就是美貌难具与赵敏分庭抗礼之势,又或是容貌够美了演技又未臻上乘。这个凝聚了峨眉钟灵、汉水毓秀的女子,清秀得人间而不人烟,清丽得比江月更江南。演员条件一要美如芝兰百合,二要具备古典清冷的优雅气质,三要深刻领悟人物复杂心理历程,艺术难度甚至还在赵敏之上。
书中结局模棱两可,多应要和张无忌继续纠缠下去,而电视上却总是让她彻底退出情场,就像彼岸花(曼珠纱华),
“……(汉水阆苑)窗前摆着一盆盆很奇特的花卉,如丝般精致的红色花瓣,层层绽开在银色花蕊四周。碧色的茎干挺拔而高颀,却没有一片叶子。
“彼岸花开开彼岸,草莫见花莫见?”
“是啊。因为花朵盛开之时,叶便全部凋落。花凋谢以后叶子才会长出来,花与叶,如天人永隔,虽为同根所生,却是一生都见不到对方的面。就像她,永远和自己真实的心意差错-----”
------------
1、赵雅芝:兰有国香,冠绝群芳
兰花是王者之香,也是隐者之香。“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赵雅芝是真正的蕙质兰心,以高雅内秀的风姿,刚柔兼备的秉性和“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的美德,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试想芝姐若是晚生二十年,以她的姿容,配上当代的精美服装布景设计,扮演的芷若将是何等的天仙化人!可惜幽兰旋老,杜若还生,这等气质内涵的演员本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也只有怅然等待她人的演绎了。
牡丹被称为花王,是以其富丽,兰花为王者之香,是以其高洁。相对于兰花,牡丹应该是霸者。霸天下以力,王天下以德。
(当花王和王者之香开在一处时,谁更胜一筹呢?且看赵雅芝和汪明荃在《倚天》和《楚留香》中的各擅胜扬(男主角恰好都是郑少秋):
78年《倚天》,汪明荃所演蒙古郡主的汉名是赵明,也就是说按旧版来拍,那样结局是周芷若出家赎罪,很明显对赵雅芝不利。编剧为了公平起见,竟将结局改成赵明堕崖身亡。《楚留香》正好相反,赵雅芝扮演的苏蓉蓉在原著里占绝对优势,于是编剧再度协调二女的分量,根据书中一个过场角色(沈珊姑)发挥创意,塑造了一个奇女子沈慧珊的形象,做为香帅最先爱上的女子。而苏蓉蓉在荃姐饰演的沈慧珊死后,才慢慢占据了男主角心扉,最后也为他牺牲。当时观众们分为两派,热烈争论楚留香的最爱是苏还是沈。)
吟一首李白的《咏兰》:芷若空山隐,寻得别院藏。满天蝶慕影,一湖水怜芳。雨过增花色,风来染袖香。清馨留客醉,蘸酒写诗行。
--------------------
2、佘诗曼:三秋桂子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两句看法正好相反。一认为桂影遮蔽了月光,斫去会更清朗,一认为正因为有阴影的清晰存在,才更能显出月光明亮。读者们对芷若的评价也是如此矛盾,有人喜爱,有人憎恶。
“桂魄”是月亮的别称。剧中小昭评价赵周二女:“一如秋月,一如骄阳,”面对赵敏高贵气派,光彩照人,当时内心彷徨的芷若产生自卑心理是很自然的。少林大会上她貌倾天下,“几句话声音清朗,冷冷说来,犹如水激寒冰、风动碎玉,加之容貌清丽,出尘如仙,广场上数千豪杰,谁都不作一声,人人凝气屏息的倾听。”
然而比起杨姐姐“态似神仙”,这时周的凄丽如鬼魅,实非人间气象,已是“冷月葬花魂”之美了。(红楼评:过于清奇诡谲、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兰桂之香,绝世而并称。初闻桂花,如“身在广寒香世界”,玫瑰无此清冽气韵,梅花逊其温暖宜人。花开过后,余香仍弥漫人间,袅袅不散。幽香闻十里,芳誉亘千乡。
然而桂花并不是只供人观赏的花,还有经济效益,食用价值。桂花可以做各种茶叶糕点,桂花茶,桂花糕口齿留香,沁人心脾。像芷若执掌峨眉,面对现实利益,要争夺天下第一,没法像温室中的娇花一样,只要开得漂亮讨人喜欢,什么都不管。
从雅、雯、媚、曼到圆圆曲,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称得上经典的创作。要么因年代局限而布景服装粗陋,不然就是美貌难具与赵敏分庭抗礼之势,又或是容貌够美了演技又未臻上乘。这个凝聚了峨眉钟灵、汉水毓秀的女子,清秀得人间而不人烟,清丽得比江月更江南。演员条件一要美如芝兰百合,二要具备古典清冷的优雅气质,三要深刻领悟人物复杂心理历程,艺术难度甚至还在赵敏之上。
书中结局模棱两可,多应要和张无忌继续纠缠下去,而电视上却总是让她彻底退出情场,就像彼岸花(曼珠纱华),
“……(汉水阆苑)窗前摆着一盆盆很奇特的花卉,如丝般精致的红色花瓣,层层绽开在银色花蕊四周。碧色的茎干挺拔而高颀,却没有一片叶子。
“彼岸花开开彼岸,草莫见花莫见?”
“是啊。因为花朵盛开之时,叶便全部凋落。花凋谢以后叶子才会长出来,花与叶,如天人永隔,虽为同根所生,却是一生都见不到对方的面。就像她,永远和自己真实的心意差错-----”
------------
1、赵雅芝:兰有国香,冠绝群芳
兰花是王者之香,也是隐者之香。“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赵雅芝是真正的蕙质兰心,以高雅内秀的风姿,刚柔兼备的秉性和“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的美德,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试想芝姐若是晚生二十年,以她的姿容,配上当代的精美服装布景设计,扮演的芷若将是何等的天仙化人!可惜幽兰旋老,杜若还生,这等气质内涵的演员本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也只有怅然等待她人的演绎了。
牡丹被称为花王,是以其富丽,兰花为王者之香,是以其高洁。相对于兰花,牡丹应该是霸者。霸天下以力,王天下以德。
(当花王和王者之香开在一处时,谁更胜一筹呢?且看赵雅芝和汪明荃在《倚天》和《楚留香》中的各擅胜扬(男主角恰好都是郑少秋):
78年《倚天》,汪明荃所演蒙古郡主的汉名是赵明,也就是说按旧版来拍,那样结局是周芷若出家赎罪,很明显对赵雅芝不利。编剧为了公平起见,竟将结局改成赵明堕崖身亡。《楚留香》正好相反,赵雅芝扮演的苏蓉蓉在原著里占绝对优势,于是编剧再度协调二女的分量,根据书中一个过场角色(沈珊姑)发挥创意,塑造了一个奇女子沈慧珊的形象,做为香帅最先爱上的女子。而苏蓉蓉在荃姐饰演的沈慧珊死后,才慢慢占据了男主角心扉,最后也为他牺牲。当时观众们分为两派,热烈争论楚留香的最爱是苏还是沈。)
吟一首李白的《咏兰》:芷若空山隐,寻得别院藏。满天蝶慕影,一湖水怜芳。雨过增花色,风来染袖香。清馨留客醉,蘸酒写诗行。
--------------------
2、佘诗曼:三秋桂子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两句看法正好相反。一认为桂影遮蔽了月光,斫去会更清朗,一认为正因为有阴影的清晰存在,才更能显出月光明亮。读者们对芷若的评价也是如此矛盾,有人喜爱,有人憎恶。
“桂魄”是月亮的别称。剧中小昭评价赵周二女:“一如秋月,一如骄阳,”面对赵敏高贵气派,光彩照人,当时内心彷徨的芷若产生自卑心理是很自然的。少林大会上她貌倾天下,“几句话声音清朗,冷冷说来,犹如水激寒冰、风动碎玉,加之容貌清丽,出尘如仙,广场上数千豪杰,谁都不作一声,人人凝气屏息的倾听。”
然而比起杨姐姐“态似神仙”,这时周的凄丽如鬼魅,实非人间气象,已是“冷月葬花魂”之美了。(红楼评:过于清奇诡谲、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兰桂之香,绝世而并称。初闻桂花,如“身在广寒香世界”,玫瑰无此清冽气韵,梅花逊其温暖宜人。花开过后,余香仍弥漫人间,袅袅不散。幽香闻十里,芳誉亘千乡。
然而桂花并不是只供人观赏的花,还有经济效益,食用价值。桂花可以做各种茶叶糕点,桂花茶,桂花糕口齿留香,沁人心脾。像芷若执掌峨眉,面对现实利益,要争夺天下第一,没法像温室中的娇花一样,只要开得漂亮讨人喜欢,什么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