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个性的保持都是必须的,合作才有高效率,个性才能保证进化
旧协约所模拟的“社会生态圈”在某些领域(纯粹学术而非生产)上已经达到高度合作。。。但这一探索最后还是失败了。同时在探索中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问题
比如复兴尼采超人哲学的鼓吹者的出现彻底摧毁了原来的合作关系,而这位鼓吹者恰是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思想
打压煽动者并恢复原来正常体系后,却出现了心理史学指标的下降和理想的缺失,旧协约为了弥补这种心理惯性,设置了多名玻璃球大师作为指导者,在原有的合作体系下又加入了多种丰富的个性,这一举措是成功的。
在设置玻璃球大师之前,宗教也不失时机的出现,这是自然的过程。宗教所带来的清教徒风气加强了合作的观念,同时也缓和了心理史学指标的下降。这种现象恰好印证了战后西方社会的心态。
然而,玻璃球大师和宗教有着天然的矛盾,最终宗教被清理出协约。这又使得心理惯性的漏洞出现,为了弥补这一漏洞,旧协约又添加了青鸟作为心灵指导者。
这样,体系就近乎完善了,但这也是旧协约的解体和整个“社会生态圈”实验失败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