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生态的土壤、植被和人文景观一点不剩地被城市化全部覆盖以后,人们顿时觉得遗忘了一点什么,而且要赶紧想起来,不然就会对不住后人。
为使人们不至于完全遗忘昔日中关村的准确方位,近年经各方人士回忆考证,于北大东墙外、中关园西南角、中科院(京区)西北角的地方铸石立碑,浑厚与庄重的碑体上只刻了三个字:中关村。川流不息的人们路过此处时,不见得会看它一眼,只有个别老人路过此处时会驻足片刻,透过这块标石仿佛感受到脚下的中关村大街是一条历史的长廊。在长廊的那头,似乎隐约可见那低矮的村社和落寞荒野。
同如今园区多、分布广的广义中关村相比,狭义或纯粹的中关村地方很小。上述这座地标性碑石应是其基点。据说早先这里是荒地、坟场和菜园,仅有几户人家,后因有太监墓,有人称其为“中官坟”,近旁几户人家就顺便称之为“中官村”了,后演化为中关村。也有人说此名是更晚些时候中科院(京区)的筹建人员至此后才会商、定下并见诸于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