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心飞翔吧 关注:102贴子:8,351

伪历史爱好者入门级社科类读物推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2-03-01 13:30回复
    声明:推荐作品带个人主观色彩;
    推荐作品本人至少泛读过一遍,精读过一遍;
    推荐作品文字通顺,深入浅出,言之有物;


    IP属地:浙江2楼2012-03-01 13:31
    回复
      1.书名:布局天
      作者:饶胜文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政治兴亡常与军事成败相关,而地理又与军事密切相关,故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上历代兴亡,实为一个重要关键。
      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形象地概括为"棋盘型格局"。全书内容亦由此而展开。因有"棋盘型",乃有"四角"的分析,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乃有"四边"的阐述,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乃有关于"合天下之全势"的中原的认识。
      全书从地理形势、军事成败入手,最后落实到政治局面的变化,即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成因及其类型。概而言之,全书由地理而言军事,由军事地理而论政治得失。
      pa:看完此书,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大局势。


      IP属地:浙江3楼2012-03-01 13:33
      回复
        3.书名: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
        作者:时光
        内容提要:
        以轻松活泼文笔,记述了晚清时期的十个强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胡林翼、张之洞、荣禄、袁世凯、翁同和、盛宣怀、张謇,生动有趣地传述了他们在多变的晚清危局中逐
        步成为政坛大佬的人生经历,更着重解析了他们成功做出的方法,探讨了他们的人生特性,使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这些人在晚清的政局博弈中,怎样努力进取,怎样成为令人羡慕的时代之王。
        ps:在说理的时候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IP属地:浙江5楼2012-03-01 13:41
        回复
          4.书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 钱穆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ps: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IP属地:浙江6楼2012-03-01 13:43
          回复
            6.书名:智囊
            作者:明·冯梦龙
            内容提要:
            本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上智》、《明智》、《察智》所收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
            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书中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十分有益。
            当然,受作者生活的年代所限,《智囊》中的部分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合理处,如对少数民族存在一些偏见等。但瑕不掩瑜,这些小问题不能掩盖它自身的价值。《智囊》曾是毛主席的藏书,他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所载经济、军事部分的内容做了许多点评,其中就有对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弱势之敌等军事思想的阐述。《智囊》的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ps:不可多得的素材库。别忘了有白话翻译。


            IP属地:浙江9楼2012-03-01 13:49
            回复
              7.书名: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作者:冯立鳌
              内容提要:全书分析了刘备以仁为本的处世方法,分析了曹操以法治众的领导方式,也分析了司马懿“知雄守雌”、以柔克刚、以“不争”而取胜的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思维方式,并明确地比较了不同思想流派在政治实践上的所得所失,形成了政治哲学的新视角,也对中国哲学的分析增加了实践评判的内容。另外,作者系统扫描三国故事,升华出对待现实矛盾的十种处理方式,使哲学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更具体、更形象。
              ps:严肃读物,不搞笑。


              IP属地:浙江10楼2012-03-01 13:50
              回复
                你有收集关于隋、五代那个时期民俗方面的资料吗?


                11楼2012-03-01 13:51
                回复
                  有些比较有名的本人不喜,还有些没有精读过,以后再发。


                  IP属地:浙江12楼2012-03-01 13:52
                  回复
                    没有。我现在收集的是总体上的和魏晋南北朝时段的。


                    IP属地:浙江13楼2012-03-01 13:53
                    回复
                      本来想在你那个每日一帖里跟你讨论的,现在干脆放到这里来说好了
                      我觉得历史文中多使用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会比较有真实性
                      比如,说话、用词等
                      还有对人的称谓、服饰特点
                      其他民俗特点
                      虽然不一定全部照搬,但要有“原汁原味”的感觉
                      这些细节方面的东西,有时候能决定成败的
                      


                      14楼2012-03-01 14:00
                      回复
                        我觉得,无论什么题材的文
                        至关重要的是对人物的塑造
                        但凡好书,无论主角配角人物形象都是无比丰满的,鲜活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把人物塑造好了,塑造传神了,这书就成功了一大半


                        15楼2012-03-01 14:04
                        回复
                          人物是最重要的一环,或者说人性。
                          当然还有其他的。


                          IP属地:浙江16楼2012-03-01 14:07
                          回复
                            这个,尽量照顾时代环境,比如公子小姐之称为不会出现在魏晋南北朝,这个还是要注意的;但是一来没多少人有那样的功底,而且你即使那样做了经常吃力不讨好。我要写的不是严肃读物,我很清楚。


                            IP属地:浙江17楼2012-03-01 14:12
                            回复
                              不要小看了细节,有时候,即便大框架不好,故事不那么吸引人,只要细节合理,让人舒服的话,书也不差不到哪里去


                              19楼2012-03-01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