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吧 关注:9,226贴子:32,992
  • 2回复贴,共1

请问说文解字载的"君'字,是那个部位发音? 发号又怎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文解字载[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因为看说文解字的部首多不发音,而‘君’是摆在‘口’部,是不是代表‘口’不发音,‘尹’发音呢?而又说[ 从尹。发号,故从口。] 是不是解作‘尹’是发声音符,所以从口呢? 或者是解作‘君’是发命令符号,所以从口呢?



1楼2012-03-02 12:49回复
    [君亦声],那即代表“ 君 ”音和 “ 尹 ”音一样,[ 从尹,发号,故从口 ] 应解作[ 从意义上应从 尹,但因为 尹是 发声符号,故从口部 ] 因为说文解字 部首多不发音。这样解释好像通一点,因为如果是因为“ 君 ”是发号,故从口,就没有理由一开始就要提从尹 。
    但“ 君 ”在粤语和闽南语都是“ g ”声母,粤语读“ gwen ”,闽南语读“ gung ”,而语言学家拟上古音是“ k ”声母,那“ 尹 ”上古因也可能是 “ k ”声母吗? 那“ 伊 ”也可能是“ k ”声母吗?看新疆哈密,古称昆莫,亦有称为昆吾、伊吾等名,昆吾即伊吾, “ 昆 ” 是 k 声母,那“ 伊 ” 会是 k 声母吗?


    6楼2012-03-05 13:01
    回复
      看到汉典说文解作部分段玉裁对「伊」的说法,他说「伊尹」就是「阿衡」,「伊」「阿」双声,即是「伊」「阿」同音,因为查说文解字,「阿」是可声,参考可汗,即是 K 声母, 「伊」「阿」同音,即是「伊」是 K 声母。但 段玉裁 是怎样 确定 「伊」「阿」双声呢?
      引述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殷圣人阿衡也。殷圣人之上当有伊尹二字。传写夺之。阿衡见商颂。毛传曰。阿衡,伊尹也。笺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伊与阿,尹与衡皆双声。然则一语之转也。许云伊尹,殷圣人阿衡也。本毛说。不言伊尹为姓名也。诸家或云伊氏尹字。或云名挚。皆所传闻异辞耳。礼记所偁古文尙书言尹躬。则尹实其名。尹治天下者。从人尹。尹治犹言治平。此说从人尹之意也。言阿衡者,尹治天下者也。故又谓之伊尹。而伊字亦从尹。於脂切。十五部。释诂,毛传皆曰。伊,维也。为发语辞。诗雄雉,蒹葭,东山,白驹之伊字郑笺云。当为繄。繄犹是也。


      11楼2012-12-29 18: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