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梦溪石吧 关注:1,418贴子:4,891

【手打】第 153 章(真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是广告,伤不起啊


IP属地:江苏1楼2012-03-04 09:18回复
    第153章
    薛夏闻言,有点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这场仗不算小,传到北京,也足够震撼,不说能不能对北面的战争起到什么作用,起码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既驱逐了外虏,外朝廷挣了面子,也可体现出水师的重要性,让那些原本唧唧歪歪非议水师光吃银子的声音闭嘴,连带他们这些或多或少参与了战役的人,也皆是有功之臣,以皇帝陛下对赵肃的器重,加上这次战功,必能风风光光重返朝廷。
    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令赵肃眉头紧锁的理由。“大人可是为了善后而挂心?这些琐事自有侯、晏二位大人处理,朝廷那边自有陛下,大人不必过于忧虑。”
    赵肃没说话,手指沿着地图上的东南海域缓缓移动,神情陷入沉思。
    薛夏见他在想事情,也不敢再打扰,悄悄退了出去。
    不知过了多久,赵肃突然道:“竹石?”
    一边抬起头来,却发现站在他后面的是侯继高,吓了老大一跳。
    “龙泉,你在这里站了多久了,怎么不喊我?”
    侯继高哈哈一笑:“战事已毕,末将整军之后回来禀报,见大人想得入神,便不敢打扰,薛大人早就出去了,可要末将喊他回来?”
    “不必!”赵肃大为高兴,“来得正好,我就想让他去看看你回来没有,坐坐!”
    “谢大人!”侯继高拱了拱手,并未急着坐下,而是先将此番海战的过程和伤亡情况扼要叙述一遍,当说到假扮渔民的苏二等人战死时,饶是他身经百战铁石心肠,也禁不住目光黯了黯。
    


    IP属地:江苏2楼2012-03-04 09:18
    回复

      赵肃叹道:“过些时日,朝廷就下拨抚恤银子,务必把这些银子都用在死伤将士及其家眷身上。”
      侯继高肃然应诺。
      赵肃又道,“兵卒职位虽小,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却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我打算上奏朝廷,在南北各立一座英魂碑,将每场战役里因为抵抗外敌而战死的将士姓名镌刻在上面,让世人祭奠,也为大明子民所传颂。”
      侯继高一愣,细想之下,却觉得热血沸腾,他身为一个武将,自然也希望能够名垂青史,赵肃这个提议,无疑是鼓舞人心的,千百年后,若有子孙后代,能够在英魂碑上找到自己先祖的名字,那是何等光荣的事情。
      “此举大善,从此必有更多的将士舍生忘死,奋勇拒敌!”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赵肃点点头,转了话题:“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侯继高想了想:“大捷方歇,不若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收复濠境?”
      赵肃沉吟道:“你有几成胜算?”
      侯继高道:“濠境虽无强兵,但有三座炮台,且占地利之便,严格算来,约有六七成左右。”
      赵肃摇摇头:“若无十足胜算就不可动手,否则前功尽弃,意义全无,倒不如先以另一件事为主。”
      “请大人示下。”
      “驻防流求。”赵肃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的台湾位置。“这回实际上,是我错估了敌情,那些红夷人,明显想直取流求,造成既定事实之后,借鉴佛郎机人占据濠境之事,向朝廷提出‘租借’,若不是侯大人指挥得当,此番后果不堪设想,等他们在流求上站稳脚跟再想赶人,就难上加难了。”
      侯继高忙道:“大人何须自责,红夷人有几分狡猾机智,令人始料不及,末将等人也未能及时发现,只不过如今已有澎湖巡检司的兵马,加上水师日夜巡防,末将以为,小小一个岛屿,孤悬海外,似乎也不必花费太多心思。”
      这几乎是当时所有人对于台湾的认知,在没有意识到海疆重要性之前,大多数人都觉得台湾可有可无,就连历史上,几百年之后的清朝康熙时期,康熙想要收服郑氏统治下的台湾,当时也有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小小一个岛屿,统不统一都无所谓,这种闭关锁国的想法,一直影响到后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台湾被割让日本,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屈辱往事。
      


      IP属地:江苏3楼2012-03-04 09:18
      回复
        既然现在天赐良机,赵肃自然希望能够加强海防。
        “龙泉此言错矣,流求虽然孤悬海外,对于中土来说却再重要不过,且不说岛屿上物产丰饶,若能有一支强盛水师常驻于此,往西,可制辖南洋诸国,往东,则可监视日本的狼子野心。红夷和日本看重这里,正是因为它乃大明的东南门户,对我们来说,亦是一样,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
        侯继高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经赵肃一说,立马反应过来:“大人的意思,是担心红夷人贼心不死,卷土重来,占据此地,一旦开战,便可直接针对我大明的东南沿海?”
        赵肃点头:“不仅是如此,眼下海禁已开,内地不少船只往来南洋各地,若这里不安全,也会影响到商民的安危和朝廷的利润,如今大明水师还不够强大,更该把刀用在刀刃上,流求驻防之事,刻不容缓,也是百年大计。不久的将来,有流求水师在,东南一带方可高枕无忧。”
        侯继高亦被他说得十分兴奋:“若大人打算在流求组建水师,末将愿前往!”
        赵肃笑道:“不,不单是水师,我想上奏朝廷,在流求建省。”
        侯继高瞠目结舌:“这,建省?”
        放眼整个明朝,也就两京十三省,这还是在宣宗皇帝年间就定下来的国策,如今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提到建省,这位赵大人手笔未免也太大了。
        赵肃笑道:“龙泉何故如此吃惊,流求地域所限,让福建或广东来管辖它都不算合适,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行建省,由朝廷直接管辖,所以不单要有水师驻防,还需要巡抚、布政使等官员,此事一时半会也说不好,等我上奏陛下之后,再行定论,若能成真,只怕免不了要龙泉你多加操劳,奔波于两岸之间了”
        侯继高道:“假使大明能兵强马壮起来,末将区区贱命又何足惜,任凭大人驱使就是!”
        赵肃哈哈一笑:“好,龙泉此言壮哉!我大明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最需要的就是龙泉这等名将勇士!”
        侯继高也笑了起来:“大人再夸下去,只怕末将都要无地自容了,论起功劳,那些在前线战死的将士,才当得起勇士二字。”
        


        IP属地:江苏4楼2012-03-04 09:19
        回复
          赵肃的手摩挲着地图,目光流连不去,看了半晌,才转而抬起头,直视着他:“大明积弱太久,要强盛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能需要十年,又或者几十年,朝廷里的许多官员能力再强,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落实建设的,还要靠你们这些身在地方的人,不管如何,此战意义甚大,你做得很好,我代陛下,代朝廷,代东南百姓,谢谢你们了!”
          说罢拱手,弯下腰,郑重一揖。
          明朝武将地位低,就算到了侯继高这个位置,去到京城,照样也要夹起尾巴做人,几时曾有文官向他低头弯腰,更别提堂堂帝师了,侯继高眼眶一红,连忙扶住赵肃,强笑道:“大人折煞我了!”
          赵肃微微一笑:“往后你为国为民,便当得起我这一拜,否则咱们以后无法常常见面,我便是想拜,也没机会了。”
          侯继高问:“大人,那末收复濠境的事情……”
          赵肃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我本以为红夷冲着濠境而去,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再趁机坐收渔人之利,收复濠境事半功倍,但现在经过这场海战,我们固然需要休整,他们暂时也不会去打濠境的主意了,只怕还得过几年,等时机成熟了,再看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勤练水师,加强海防为主。”
          这是在为未来几年作计划了,侯继高听得很认真,末了点头:“是,末将都记下了。”
          论战场上指挥作战,赵肃不如戚继光、侯继高这样的名将,但若论大局调控把握,侯继高等人,又不如赵肃了,这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东南海战胜利的消息传至京师,果然让朝野人心振奋,原先那些担心两线作战,大明无以为继,又或者觉得明朝指定要吃败仗的人,这下子暂时都没了声音。
          皇帝亲自下旨,褒赏有功将士,不过因为北方战事还未停,所以规模并不大,如铸英魂碑等事宜,都暂且押后不提。
          等到八月末的时候,一直处于胶着状态的战事终于有了逆转,不仅传来贺子重诈死,潜伏在平壤城内与明军里应外合,以少胜多的消息,接二连三,又有大捷的喜讯传来,胜利在即,人人欢天喜地。
          


          IP属地:江苏5楼2012-03-04 09:19
          回复
            赵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京城里出了什么事?”
            元殊笑起来:“能有什么事,你这人就爱多想,陛下的旨意可拖延不得,收拾收拾,赶紧和我上京吧!”
            赵肃想了想,道:“那先去福州拿点东西吧。”
            元殊道:“在哪儿拿,派人去不就得了?”
            赵肃笑道:“还是自个儿去比较好。”
            元殊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话。
            收拾行囊不费什么功夫,赵肃本身要带的东西不多,都有赵吉等人在忙活,但母亲陈氏不舍得他又要远行,准备了不少土仪,也给元殊备了一份,如此耽搁下来,到了第三天才准备妥当上路。
            一行人先到福州,赵肃拉着元殊,直奔城中一间玉器铺。
            掌柜的见了赵肃,忙过来招呼:“赵爷,您的东西早就备下了,今早刚刚才送过来。”
            赵肃也笑道:“看来我来得正巧。”
            掌柜忙让伙计拿出一个锦盒。“你瞧瞧,可还满意?”
            元殊不知什么东西,竟劳动赵肃如此重视,见他打开锦盒,便也凑过来看。
            只见绸缎之上,放了一根冰糖葫芦,红得晶莹剔透,光华天成。
            “这是……?”他忍不住伸手一摸,冰润圆滑,竟是玉石雕刻而成,如果不仔细辨认,竟似真的一般。
            掌柜见他吃惊,也有些得意:“这是用上等和田白玉,缝在刚出生的小羊皮下,等过几年它长大了,再把玉取出来,这时候玉石已经浸透了羊血,所以才能呈现红色。”
            


            IP属地:江苏8楼2012-03-04 09:20
            回复
              刷了一会了,立刻出现了。lz,缘分啊!!!!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3-04 09:20
              回复
                元殊不可思议:“好好一块血玉,你竟用来雕成冰糖葫芦?”
                赵肃但笑不语。
                出了铺子,赵肃道:“你很多年没回到福建了吧,不若我带你去逛逛街市,明儿再启程。”
                说罢就要走。
                元殊拉住他:“你就快跟我回去罢!”
                赵肃停住脚步,看着他。
                元殊眼看瞒不住,咬咬牙,沉声道:“陛下病重,情形只怕有些不好。”
                赵肃本已料到他有事瞒着自己,却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噩耗,脑海一片空白,一时竟有些站立不稳,险些绊倒。


                IP属地:江苏10楼2012-03-04 09:20
                回复
                  还有一楼,乃插快了


                  IP属地:江苏11楼2012-03-04 09:22
                  回复
                    陛下病重,情形只怕有些不好 靠 搞什么


                    IP属地:江苏12楼2012-03-04 09:34
                    回复
                      怎么会病重?小包子好可怜,不会是他老娘赶得吧,想让小儿子即位?


                      14楼2012-03-04 09:34
                      回复
                        谢谢LZ,一大早看到更新好幸福。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3-04 09:41
                        回复
                          只见绸缎之上,放了一根冰糖葫芦,红得晶莹剔透,光华天成。
                          “这是……?”他忍不住伸手一摸,冰润圆滑,竟是玉石雕刻而成,如果不仔细辨认,竟似真的一般。
                          掌柜见他吃惊,也有些得意:“这是用上等和田白玉,缝在刚出生的小羊皮下,等过几年它长大了,再把玉取出来,这时候玉石已经浸透了羊血,所以才能呈现红色。”
                          


                          16楼2012-03-04 10:04
                          回复



                            17楼2012-03-04 11:40
                            回复
                              快快跟我说,是相思病么?小肃肃过去就会好的吧,要不然我跟作者过不去的说!
                              要不是半真半假的?反正快更啊,这不是有好几天没更好,我有一点等不急了的说!没小攻怎么行呀!


                              18楼2012-03-04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