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娘,开了角门!”一声好柔美的吩咐,紧接着是袅袅婷婷的琵琶音乐奏起,过门完后,一声仿佛来自云端的女声在耳畔唱起:“庭院内静悄悄花筛月影,夜深深想起了那位书生,初相见引得我心神不宁,他的身影却印在我的心中。”刹那间我被带到了这清冷的月光下,恍惚觉着是这园里的一株花草,相国千金崔莺莺的月下轻叹被它看在眼里,它也跟着轻叹了一声。没错,这是西厢记,是戏曲西厢记,不是昆曲,不是京剧,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婉约到极致的越剧,这是豫剧大师阎立品演唱的西厢记里的一段唱。
豫北平原养育了我,所以还算是听着豫剧长大的,当然对阎立品不陌生,河南地界广为流传的《秦雪梅》里的名段有时还跟着哼唱几句,对阎师的认识仅限于此。但自从听了庭院内一段唱腔后,不仅感叹自己太孤陋寡闻了,原来豫剧还有这么婉约精致的一面呢。所以就探宝似地看了《盘夫索夫 》,《藏舟》,听了《西厢记》,看她的表演,一甩水袖一皱眉,一瞥眼睛一撅嘴,举手投足都是戏,听她的唱腔你才知道什么声音叫清,叫纯,叫甜,那种美妙的感觉犹如享受了一餐渴望已久的盛宴,虽不奢华但道道菜都是那么贴心,叫人口舌生津,意犹未尽。又如我年少时迷恋的琼瑶小说,纯纯的感情,纯纯的主人公,接吻也是纯纯的吻。别人学不来阎立品,弟子们也学不来,阎师的作品有沁人心脾的处子之香,有古色古香的书墨之香,有凛凛然端庄之气质,有羞答答少女之媚态。
我看过《阎立品画传》,也从网上看到了不少阎师的片段,对她的生平大概有一个了解,和众人一样为她洁身自爱,宁折不屈的品性所钦佩,为她终身不嫁,临终遗言葬在母亲身边这一小小愿望也没实现而唏嘘不已。“自古圣贤皆寂寞”,阎师单身了一辈子,也可能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也可能大师强大的内心世界足以支撑她坦然面对这凡情俗事 ,做演员的对知音,知心伴侣的理解要比常人体会得更深刻,错过就错过吧,但是我稍微不能理解的是她的后人,面对宗族势力竟然毫无办法就这样把老太太孤零零的埋在了荒凉的野地里,看画传阎师侄子什么的也有几个,还有徒弟第三代弟子什么的,现在的条件就新乡那种地方也能给阎师和她母亲选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墓安息,难道故去的大师还要像生前在舞台上一样,为我们控诉这愚昧的宗族力量,演绎这凄凉的命运绝唱?
呜呼哀哉!
豫北平原养育了我,所以还算是听着豫剧长大的,当然对阎立品不陌生,河南地界广为流传的《秦雪梅》里的名段有时还跟着哼唱几句,对阎师的认识仅限于此。但自从听了庭院内一段唱腔后,不仅感叹自己太孤陋寡闻了,原来豫剧还有这么婉约精致的一面呢。所以就探宝似地看了《盘夫索夫 》,《藏舟》,听了《西厢记》,看她的表演,一甩水袖一皱眉,一瞥眼睛一撅嘴,举手投足都是戏,听她的唱腔你才知道什么声音叫清,叫纯,叫甜,那种美妙的感觉犹如享受了一餐渴望已久的盛宴,虽不奢华但道道菜都是那么贴心,叫人口舌生津,意犹未尽。又如我年少时迷恋的琼瑶小说,纯纯的感情,纯纯的主人公,接吻也是纯纯的吻。别人学不来阎立品,弟子们也学不来,阎师的作品有沁人心脾的处子之香,有古色古香的书墨之香,有凛凛然端庄之气质,有羞答答少女之媚态。
我看过《阎立品画传》,也从网上看到了不少阎师的片段,对她的生平大概有一个了解,和众人一样为她洁身自爱,宁折不屈的品性所钦佩,为她终身不嫁,临终遗言葬在母亲身边这一小小愿望也没实现而唏嘘不已。“自古圣贤皆寂寞”,阎师单身了一辈子,也可能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也可能大师强大的内心世界足以支撑她坦然面对这凡情俗事 ,做演员的对知音,知心伴侣的理解要比常人体会得更深刻,错过就错过吧,但是我稍微不能理解的是她的后人,面对宗族势力竟然毫无办法就这样把老太太孤零零的埋在了荒凉的野地里,看画传阎师侄子什么的也有几个,还有徒弟第三代弟子什么的,现在的条件就新乡那种地方也能给阎师和她母亲选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墓安息,难道故去的大师还要像生前在舞台上一样,为我们控诉这愚昧的宗族力量,演绎这凄凉的命运绝唱?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