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道吧 关注:4贴子:147
  • 7回复贴,共1
.

   我在前一段时间提出了“心极思维”和“物极思维”的概念,这是针对“唯心”与“唯物”两种观点之间的分歧而说的,是针对时弊的权宜之计。如果从根本上讲,则这个提法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皆是心法。见心固然是见心,见物又何尝不是见心?所谓心极、物极,只是大道心法的乾坤两极而已。  
  
  古人云:“物不可穷”,虽大智如佛陀者亦不能尽之。若具体物象则心滓难消,故而先贤立“中”之义,皆体谅人类智力局限,预为绸缪,不使陷于心物间隔、得失僵持之境地也。    
 
  这里面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与物区别之“心”并不是佛陀所言之“心”。当我们从“心、物”的角度去做概念的纠缠时,就已经陷入其既有的误区了。     

  其实从禅的角度上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舍尽分别事,直入无上禅。而“心、物”就是分别,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大的“分别”。 
    
  为了尽量突破思维的限制,我提出了“不限思维”的概念,而这个“不限思维”的本身,完全是“心法”的存在。是“本来无一物”的。    

  心无一物可著,思才能无一维可限。   
 
  面对自己的这个失误,我感到深深的歉疚!为此,我向所有受到自己误导的读者郑重道歉:     

  朋友们,对不起!       
   


1楼2006-10-30 22:23回复
    心无一物可著,思才能无一维可限。

    心涯弟弟治学太严谨了,敬重你!别太过自谦自责,开心为好!


    IP属地:山西2楼2006-11-04 10:11
    回复
      • 124.238.105.*
       心无一物可著,思才能无一维可限。 
       激赏


      3楼2008-02-22 12:08
      回复
        修道蒙无为自然,治学严谨可敬,但修道和治学可是两回事啊!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而祥枫还加一条叫“为人日省”算更完美吧!心极思维和物极思维仍然是二元体系,从这里不可能走入般若大智慧之门,佛学的大智慧在三分上,三分之祥学是禅宗和密宗佛学的最高层次,祥枫下文可做为楼主贤弟之参考——

        《祥枫心灵力学:人类心灵之谜与心性之学大智慧揭秘》 
        〔 作者:祥枫 转贴自:祥枫健康文化网http://www.xf358.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222原创


        4楼2008-04-04 19:49
        回复
          祥枫在心灵力学中提出:“心灵在内求时以得一为足,外求时以得三之圆满为足,内求与外求之间形成一分为三和三位一体的人脑心理太极平衡,同时也形成人天宇宙共与一体的阴阳环抱构型及八卦全息振荡体系,这是最有益于人类健康长寿及人脑工作效率的最佳心灵模式。”此即所谓之道之“体一而用三”,“夫道得三乃成”之说,中华文化之大智慧尽皆于此也!某之拙识陋见选发于此供与学界交流,欢迎交流提出己见共同提高!


          5楼2008-04-04 19:55
          回复
            彼此法因颇有相通,异日当与吾兄坐而论之


            6楼2008-04-09 10:18
            回复
              来此者皆有法缘彼此不相分别矣!欢迎到某座http://www.xf358.com客宴盟友法会结缘遇!送大家——明末高僧紫柏大师曾倡导念诵毗舍浮佛偈:

              & &假借四大以为身

              & &心本无身因境有

              & &前境若无心亦无

              & &罪福如幻起亦灭

              据传,坚持念诵能消除过去所犯下的罪孽,能使重罪、重病逐步缓解,早日得到解脱。(如亲友坚持念诵回向给当事人,也能发挥效用)当然,诚心使 第一位的,信、而愿、而行。


              7楼2008-07-15 09:23
              回复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IP属地:山西8楼2016-08-25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