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山吧 关注:27贴子:295
  • 8回复贴,共1

<F 朗读版>平面化的美丽新世界:一个现代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谢谢
“平面化的美丽新世界:一个现代故事 ” 作者: 张远山 先生



IP属地:美国1楼2012-03-04 21:01回复
    “平面化的美丽新世界:一个现代故事 ” 朗读版
    上半部分
    下半部分 之一
    下半部分 之二
    下半部分 之三
    向本文的作者 张远山 先生致意!
    


    IP属地:美国2楼2012-03-04 21:08
    回复


      “古希腊”

      “佛罗伦萨”
      所有能够讲述的故事都过于简单:古典欧洲从雅典开始,现代世界从佛罗伦萨开始。佛罗伦萨旧译“翡冷翠”,但这块“冷翡翠”却始终温润如玉。由于出产众多超级天才,这座城市大概比“不朽的城市”罗马更加不会受到世界的真正冷落。
      


      IP属地:美国3楼2012-03-04 21:09
      回复


        达·芬奇以前,绘画没有真正的立体感,无法与雕刻抗衡。达·芬奇用前无古人的明暗透视法和无与伦比的空气远近法,创造了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奇迹,但达·芬奇同时也使立体的世界平面化了——这也许是一个不幸的预兆。
        达·芬奇的劲敌米开朗琪罗,既是立体的雕刻家,又是平面的画家。但米氏傲视达氏的并非其杰出画作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而是他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就个人趣味而言,我倾向于投米氏的票。然而能够决定两者胜负的不是我这局外人的偏爱,而是第三者拉菲尔。这个半路杀出加入战团的程咬金,改变了两者原本旗鼓相当的力量均势。拉菲尔以一百多幅近乎完美的圣母画,使人类文明史的天平一劳永逸地向达·芬奇的平面发生了倾斜。于是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三巨人中,二比一,一块三明治,平面战胜了立体,虚拟战胜了真实——平面的绘画中可以有虚拟的立体,而立体的雕刻中却不可能有虚拟的平面。
        注: 以下是 楼主妄想中。。。
        


        IP属地:美国5楼2012-03-04 21:11
        回复


          达·芬奇:
          本人是 使立体的世界平面化的 鼻祖

          拉斐尔·圣齐奥:
          米开朗琪罗,吃我一招。

          米开朗琪罗:
          No....... 立体的才是真实的!~
          


          IP属地:美国6楼2012-03-04 21:12
          回复

            顺便一提,按照德国人莱辛在《拉奥孔》(这部平面书籍的书名取自同名的希腊立体雕刻)中的著名两分法,所有的艺术都可归入广义的画与广义的诗,即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范畴。所以请允许我在粗略勾勒了古今绘画和空间艺术的演变之后,再简要概览一下古今文学和时间艺术的演变大势。

            姑娘甲: 远山先生 真是面面巨到呢~
            姑娘 乙 丙 丁: 对格 N+1~
            在文学领域,古希腊也没有平面的小说,只有立体的戏剧,最著名的有三大悲剧家和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戏剧曾经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因此莎士比亚被认为“仅次于上帝”(大仲马)。

            捕头A: 交关对,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在空间艺术中,古典世界是立体的雕刻战胜平面的绘画;在时间艺术中,古典世界同样是立体的戏剧战胜平面的小说。然而众所周知,戏剧正在现代世界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因为小说印在平面的纸上,而戏剧演出则在立体的舞台上。现代世界的总趋势,正是平面战胜立体。

            捕头B: 我宣布 ‘平面战胜立体’。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之后,可以万川汇海、九九归一了。从静止的摄影术到活动的摄影术——电影,是顺理成章之事。电影把真实的立体世界予以平面化:一个逼真的虚拟立体世界,被悬挂在一块平面幕布上。由于平面的电影幕布代替了立体的戏剧舞台,因此画与诗、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被一网打尽,全都予以平面化。
            


            IP属地:美国8楼2012-03-04 21:14
            回复
              于是在电视之后,最后的平面化奇迹——电脑前来为走火入魔的现代文明救驾。电脑创造的虚拟空间,邀请每一个穷汉和笨伯入席。

              任何一个余钱无多的穷汉,都可以在电脑虚拟的三维立体空间中驾驶最豪华的凯迪拉克轿车,享受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心理快感。任何一个毫无魅力的笨伯,都可以在电脑虚拟的三维立体空间中,与超级美女“玛丽莲·梦露”调情**,享受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艳福——有人辟谣说肯尼迪并无此事,那么你就可能比肯尼迪更幸运。

              总之,电脑虚拟空间使你在立体的真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一切愿望,都得到虚拟的,也就是平面的,然而绝对逼真的,也就是直逼立体的虚假满足,足以平息你对自身不幸命运和普遍不公正的一切愤怒。

              :算了 有电脑的日子还是不错的么。
              现代人相信,真实是不可能抵达的物自体,真理是不可能抵达的虚拟物。因此虚拟就是一切,逼真就是一切。逼真就是逼近真实,逼真就是逼近真理;逼近真理足以代替真理,逼近真实足以代替真实。

              :‘逼近真实足以代替真实’


              IP属地:美国10楼2012-03-04 21:22
              回复

                综上所述,从古希腊经文艺复兴到电脑时代,人类文明完成了一个三级跳,从三维的真实立体世界,经由平面与立体、真实与虚幻的大搏斗,终于高奏凯歌地迈向二维的虚拟平面世界。在古典世界中,信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人们,像徐霞客和马可·波罗一样劳动尊腿去旅行,亲眼看看立体的世界。行路是立体的,读书是平面的。古人行路难,但他们把立体置于平面之上。古人认为,外面的立体世界很精彩,里面的平面世界很无奈。现代人行路易,但他们不行万里路,近则汽车,远则飞机。汽车上的现代人,通过反视镜把城市看作一个近乎虚幻的平面;飞机上的现代人,透过云层把大地也看作一个近乎虚幻的平面。

                现代人更不读书,他们看照片看电影看电视上网络,进入电脑虚拟空间。现代人觉得,照片、影视中的风光远比实地看到的风景美妙得多,自己辛辛苦苦跑去,也许刮风下雨云山雾罩,还不如看风光摄影集,买风景明信片,
                在影视中饱览“Jiang shan 如此多娇”,

                更不必说进入电脑虚拟空间。

                现代人认为,外面的立体世界很无奈,里面的平面世界更精彩。现代人相信,平面化世界,就是“美丽新世界”。
                


                IP属地:美国11楼2012-03-04 21:25
                回复










                  


                  IP属地:美国13楼2012-03-04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