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盗吧 关注:18贴子:402
  • 6回复贴,共1

【太湖水盗】武将----------贾诩篇,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曹操自郭嘉早终之后,虽处处问计于二荀,但自得贾诩,凡临大事而不能先决者,常询于文和。所以陈寿也在三国志之中评价其道:“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但谈及机变和审时度势,则不能尽显他的能力了。荀攸、贾诩,则几乎可谓算无遗策,而且在权力变化之中能安然处之,即使张良、陈平也要自愧不如。”贾诩安然经历了曹丕执政时的权场变换,官至太尉,于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六月善终,享年77岁,谥肃侯。姑臧


IP属地:浙江1楼2012-03-04 23:31回复
    国时代,一如先秦时期,谋士和武夫并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职的两种行当,职号谋士而又武夫气十足,或号为武将却足智多谋,至少在三国时并不少见。曹操手下著名谋士程昱,曾被曹操评为胆识过于“孟贲”和“夏育"。


    IP属地:浙江2楼2012-03-04 23:32
    回复
      2025-05-11 06:56:32
      广告
      那是在袁绍欲南下与曹操争天下之时,程昱镇守的鄄城正当袁绍进军之要冲,守军却只有700人


      IP属地:浙江3楼2012-03-04 23:32
      回复
        当车


        IP属地:浙江5楼2012-03-04 23:33
        回复
          曹操本想再增拨2000人,谁知程昱竭力阻止,理由是:袁绍见我只有700人,胜之不武,便不会来攻城,一旦增兵,反而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程昱所料丝毫不差,遂使得三国"空城计"又多了一个版本,也许还是最早的一个版本。可见,在那样一个危难的时势下,谋略若没有胆量的加入,是断断无所作为的,"科学家会武术”才是真正的王道。


          IP属地:浙江6楼2012-03-04 23:33
          回复
            而说到善于以武行谋的标志型谋士,三国时期除了贾诩则不作第二人想。当年在董卓手下做事时,只是从于牛辅辅军,不得直接献计。之后王司徒巧作连环,董太师长安伏诛,适逢王允要除恶务尽,拒绝对董卓旧部进行招安


            IP属地:浙江7楼2012-03-04 23:33
            回复
              李傕、郭汜等领军将领惧于吕布倒戈及朝廷威名,纷纷欲作鸟兽散……贾诩作为一介书生,身居累卵之危,但手无缚鸡之力。本来面对着灭门之祸,但他却准确地看到了王允义举长安但军心未稳,董卓旧部也人人自危的特点,于是向李、郭二人进言道——


              IP属地:浙江8楼2012-03-04 2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