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蜜吧 关注:27贴子:767
  • 9回复贴,共1

“我的偶像单涛”---特定时代的反文化的偶像符号【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艹度


IP属地:辽宁1楼2012-03-05 19:20回复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头,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越思考这个问题,就越觉得头顶的星空无比灿烂,心中的道德如此脆弱,那就是:为什么单涛会强于一切?
    这个问题对于涛蜜来说,不亚于问任何一个哲学家真理是什么,问任何一个法学家权利是什么,因为当我们试图为一种文化现象作定义并试图去阐释它时,我们都不免将独立的思考屈从于一种偶像的崇拜,那是一种类似于图腾崇拜的一种现代心理学上无法释明的原因。当然,在经过了强烈的思考以及对其他文化现象的参考之后,本人小心翼翼的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对单涛的崇拜,是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本身是反文化的,或者说,单涛是一个英雄,但单涛作为英雄的存在形式确是反英雄的。


    IP属地:辽宁2楼2012-03-05 19: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么单涛的出现是偶然的吗?
      老操先队员津津乐道于大巴黑的开荒拓土,为科学严谨的求证论知创造了这一方宝地。而我认为,单涛的现象并不能以这种传统的文化认知方法——即历史决定论来认知,否则必然会走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怪圈而无法自拔。
      在文化现象中有一种悖反的常态理论。罗兰巴特早就提出了所有的剧本都是俄狄浦斯王的翻版,而却忘乎许多故事则是对原本的背反,比如以反英雄的方式诠释英雄,以反文化的符号代表文化,这一点在大卫·塞林格的作品中、杰克·凯鲁亚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早就相当明显。而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又为其提供了某种理论依据,受其影响,外加影响主义与“黑色文化”的熏染,在影视文化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1967年被称为是“邦妮和克莱德年”,这一年的最为著名的文化现象是电影《邦妮和克莱德》的大获成功,这部小成本制作的公路电影,掀开了电影历史上继法国新浪潮之后的又一群体创作爆发的时代——即新好莱坞。60年代末,与没落的嬉皮士运动,共同铸就了反文化的文化符号,充分理解这一历史,会对理解单涛崇拜的现象有直接的帮助。
      在《邦妮和克莱德》(又译《雌性大盗》)中,男女主人公被塑造为现代物质文明中的受害者——孤独、虚无与无助是最大的精神特质,而一次抢劫的巨大快感促使了这对著名的银幕上的反英雄形象——江洋大盗的反文化历程。而电影院的观众的同情心则随其延伸。直至最后,二人被警队大把火力射杀时,观众感情的迸发到达了极点——一贯于接受好莱坞经典叙事的英雄美人式结局的人们,体会到了另一种英雄的存在形式——反英雄的姿态在抢劫和杀人中体现殆尽。


      IP属地:辽宁4楼2012-03-05 19:21
      回复
        再如新好莱坞的标杆之作: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出租车司机》,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的士司机将以反英雄形式存在的纽约街头的复仇天使——上帝的孤独子民塑造的非常成功。司机特拉维斯的形象即是建立在反英雄——反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保罗·施拉德(本片编剧)承认剧本的创作与陀式的小说《地下室手记》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小说《恶心》分不开。特拉维斯的角色是影史上最孤独的角色,是被上帝抛弃的选民——上帝最孤独的子民。他通过刺杀总统和妓院复仇,表达了他对美国病态社会的控诉,暴力成为了最无助的手段。然后,在媒体的报道下,其竟成为了拯救雏妓的“英雄人物”。在这里,斯科塞斯和施拉德毫无留情的对美国社会的虚伪一面做了彻底的揭露与讽刺,而特拉维斯的反英雄形式,则在英雄主题——救赎的层面上被不断提及,这就是反文化的文化现象。类似的经典作品可以参考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92年的《不可饶恕》,里面的老年牛仔威廉·莫尼即是作为反英雄——杀手的形象重回江湖,其原因竟然与为妓女挽回应有的尊严息息相关!


        IP属地:辽宁5楼2012-03-05 19:21
        回复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单涛的存在理由——前述的大多数例子都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精神崩裂和传统家庭伦理面临挑战的案例(这里再推荐一部反映战后美国家庭矛盾的有力之作——詹姆斯·迪恩主演,尼古拉斯·雷的经典影片《无因的反叛》)。而现今中国则是传统文化崩塌与继受的西方伦理的尚未建立完备的“空档期”,文化偶像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反偶像”的偶像,易帝、巴特尔应运而生,连不入流的结巴、萎勃和放雨都分得了时代的一杯羹!
          所以单涛的存在基本是“反偶像”的,这一点在涛黑和涛蜜的辩证关系中,体现的最明显:试想,若没有广大的涛黑其而不舍的与涛蜜辩论,科学求证的标签是不是就流于形式了呢?对涛黑来说,单涛的存在真的就是发泄心中对单涛的厌恶的客体么?我看未必,有时候讨厌一个人,往往伴随的,却是内心中对那个人的不舍,往死了黑,有时候却是想表达内心深处的敬意与感情的保留,这是一种明显的文化悖反的现象。
          所以,再纠缠于“单涛为什么会强于一切”的功劳是无用的,单涛崇拜是特定历史的一种反文化的文化现象罢了。这也是强弱悬殊高下立判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即集体的精神空虚与精神偶像(西方的基督)的缺失。


          IP属地:辽宁6楼2012-03-05 19:21
          回复
            所以单涛的存在是以反偶像的形式存在的偶像,是反文化态度的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这个现象将继续存在下去。


            IP属地:辽宁7楼2012-03-05 19:21
            回复
              给介绍几本关于思想与哲学的书吧,想提高下身为艹先队员的个人修养


              8楼2012-03-12 12:40
              回复
                不敢乱言,领悟艹意还是看机缘,古今中外大可为我所用,不要拘泥于一二本推荐,目前还是要以睾尻为重。


                IP属地:辽宁9楼2012-03-12 12: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恩 兄台所言及单


                  10楼2012-03-12 12:53
                  回复
                    这不是艹吧那个帖子么,又原样搬过来了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11楼2012-03-14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