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月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我是吟着萨都刺的这首《百字令·登石头城》,独自一人来到马鞍洲的。
马鞍洲在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水寨景区内,临江耸立,和著名景点牛口悬棺相连,少有人知,亦少有人问。
马鞍洲名奇,而更让人称奇的是石。这里的石头要平有平,要险有险,要怪有怪,要秀有秀,要丑有丑,千奇百态,石岭壁墙上引人注目的是天生怪眼,一眼一个样,或圆睁,或怒目,或慈祥,或深沉······
有文人称宋代阮阅曾来此,并作《藏春亭》诗一首:“万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有人来问春何在?向道花间无处寻。”文人指出,万紫千红也罢,胭脂也罢,都是这里红石丹崖的写照。
而我上马鞍洲,不为独特的美景,也不为阮阅的一首诗,只为关公那叱咤风云、气冲云霄的豪笑。
春光明媚,缓缓举步,便可见光溜溜的石山上,冷不丁的生出一块草毯或几株古树,突兀得让人遐想联翩。
据说关公战长沙时曾引兵到此, 登上马鞍洲,放目无限江山, 豪气勃发,捋须长啸, 舞动手中那口所向无敌的青龙偃月刀,一道寒光闪过,一块巨石訇地一声被削平;久经沙场的赤兔马通晓人性,嘶鸣声中腾空而起,一口咬掉山崖上的大石柱; 三军将士摇旗擂鼓, 齐声呼喝,关公哈哈大笑,仰天长啸:“吾有宝刀骏骑,问天下谁是英雄!”他打开酒罐, 一口气连喝了两罐,随手一扔,酒罐竟深深嵌进了石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驹过隙, 两千年的事说起来仿佛就在昨天,但关公却早已没入历史的民河。如今试刀石、马咬石、酒罐子一一俱在,甚至连刀痕、齿印都清晰可见,是否果真是关公所留,己无法考证,但我是相信的,我也相信所有的人都是相信的。当地的老百姓说,每年深秋都会有一天,天空中会传出哈哈哈的笑声, 这是关公的笑声在激荡。
马鞍洲很静谧,也许风云激荡的年代已经久久地逝去了。坐在试刀石旁,望一江绿水和几条游船,我的心在驰骋。
古往今来, 多少显赫的豪杰,他们的怒吼和神勇,他们的热血和悲壮, 曾使天地色变,神鬼皆惧。可现今呢?只有我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静坐;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啊。历史是什么?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荒凉古堡幽幽的萧声?是诸葛孔明的轻摇羽扇?还是关公刀上的那缕寒光?或许都不是,或许都是,或许,历史原来就是现实,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也许,因为关公,因为阮阅,马鞍洲有过她的骄傲,有过她的辉煌,可一切都遥远地过去了。今天的马鞍洲,成了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水寨的一个景点,也许,她又有了新的骄傲和辉煌。可我却惊诧于她的静谧,荣辱不惊,风雨如常,傲视一切,淡泊一切。这,或许是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古往今来达到者有几人? 关公无意间的一声长笑竟也做到了!
马鞍洲很静,静得可以昕到天空丝丝的风声, 听到自己的心跳之声,甚至能够感受到关公的一往无前的豪情。关公那酣畅淋漓地仰天长啸呢?
“哎啰一哎啰哎啰,”江上陡地飘来农夫粗矿的渔歌,“走过一山哟,又一山啰喂,过了一江哟,又一江啰……”
我起身,发现艳阳下,惟有青山如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