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6日漏签0天
人工智能吧 关注:114,323贴子:505,80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3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人工智能吧
>0< 加载中...

人工智能 脑科学 意识领域等 最近几年是否进入冰川期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燃烧的猛虎
  • 贾维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我个人的,过去的20多年观察来看,人工智能 脑科学 意识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方面,尤其是最近几年好像有点停滞不前了,最近这两三年,无论是主流刊物还是公司实体,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文章和技术文章都在明显减少,
再对比一下,从1990年到本世纪初期的几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脑科学和神经科学那是相当地火爆,各种相关学说层出不穷,论文数量相当巨大,而人工智能同样热闹非凡,主流大IT公司,如IBM或英特尔等,在人工智能的投入上一点都不差钱,谷歌更把人工智能当做自己的未来方向,,,
但是,最近这两三年,为什么让人感觉有点冷了呢?是不是要进入学术的冰川期了?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 贴吧用户_0GJtGMa
  • 无人机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ibm去年年底预言五年内实现读脑技术,如果真的能实现,将对人工智能造成巨大影响,读脑技术的实现将提供我们更大信息量的思维行为信息,使我们对思维活动的模拟更真实,也提供了更好的验证方法


2025-05-26 05:25:21
广告
  • 燃烧的猛虎
  • 贾维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读脑技术”?就现在而言,那是相当地不靠谱,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基本上就是玩概念,
原因大体在于两点:
1)脑内回路的工作原理现在还是一无所知,原理未知,如何读数据,如何处理数据?
2)以目前的针对大脑的无损探测技术,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太低,拥有细胞级别的分辨率的探测技术即使50年内恐怕也难以实现,
前段时间,英特尔召开了技术大会,有记者问总裁贝瑞特关于人工智能的看法,贝瑞特虽然嘴上没有直接批评人工智能,但是其明显流露出了对人工智能的进展迟缓的不满,毕竟对于一个公司而言,不断地投入资金,却始终不见可产生利润的产品的出现,是不能容忍的。
谷歌的情况大体如此,其创始人拉里.佩奇前四前五年自己亲自上阵,号称要领导谷歌的人工智能项目,然而去年和今年,好像不见他大谈特谈人工智能了。


  • 贴吧用户_0GJtGMa
  • 无人机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客观基础还太弱,包括我上面说的读脑技术,未必是认知大脑的思维,而是对面大脑思维活动的客观数据化观察


  • fjg5610
  • T800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叫了,说明已经有啦重大的进展,所以都想闷声大发。人工智能已经许多方面有了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智能,有些规划能力和识别能力就可以很好的进行控制了。现在要在大规模智能系统中实现还存在硬件的不足,但是在智能控制器方面却已经可以应付了,比如无人战机,机器人哨兵等。


  • 决定论者
  • 铁皮人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基础研究不够。相对论让人们意识到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不能不考虑观察者的因素,而认知问题的研究自然不能脱离主客观关系的因素。现在的研究多从纯客观的角度出发,碰壁是必然的。
对基础研究重要性认识不够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各国各大公司花费巨额资金投入应用项目中去,但由于基础研究的不足,所有看似非常有前景的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就进了死胡同,美国的大狗机器人、欧洲的神经元无人机,日本的类人机器人,无不如此,反过来也打击了投资方和研究机构的积极性与信心。


  • 燃烧的猛虎
  • 贾维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5楼讲到:“说明已经有啦重大的进展,所以都想闷声大发”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能苟同,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意义重大又非常敏感的领域,如果有什么“重大进展”,然后还想闷声保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情况,还是困难重重难以进展的可能性比较大,
6楼讲到:“认知问题的研究自然不能脱离主客观关系的因素。现在的研究多从纯客观的角度出发”
——这个以主体-客体结合的观点很有意思,我也觉得对于意识和认知而言,主体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核心,但是如何入手分析没有具体思路。


  • 贴吧用户_0GJtGMa
  • 无人机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意6,7楼对主、客观的观点,我个人最近做的一些研究就是这个方向,希望能有收获


2025-05-26 05:19:21
广告
  • 那么71
  • Alphago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0年代开始的脑科学热,来源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就可以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但基础理论上没有突破,原有理论基础根本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人们也发现无论计算机运行速度多快,存储容量多高,都无法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近两年降温,正是无数次碰壁后的绝望、反思。
现在的研究,都源于“计算”的基础上,这才是无法进展的根本原因。


  • yinhuxz
  • T800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正是高速发展的时间,为什么说是冰川期?


  • fjg5610
  • T800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在吧里说了许多基础理论的东西,只要有些基础就可以理解,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已经够清晰的了。这要比那些就事论事的要深刻的多,强机器智能理论不是没有基础,而是其它的东西比理论更加的重要,否则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


  • 且扶残醉卧斜阳
  • 铁皮人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都是从局部研究整体,先研究每一部分的功能,然后组合成整体,是一种从下到上的研究方法,但是,人脑太复杂,太精密了,也太脆弱了,现在还没有办法观察大脑的整个工作流程,无法实现对信号的跟踪观察,只是管中窥豹地了解到了一小部分信息,想依靠这一点信息就解开大脑的奥秘,实在太难了,如果没有更先进的观察手段的话,从下到上这条路基本不会有什么进展。相反,从上到下这条路倒是希望更大一些,因为大脑的功能作用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丰富的体验,每个人都有,免费而翔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明白黑盒子的作用的情况下去推测黑盒子的内部结构,这条路虽然困难但触手可及。


  • 燃烧的猛虎
  • 贾维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2楼讲到:“大脑的功能作用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丰富的体验,每个人都有,免费而翔实”
——呵呵,丰富的确是丰富,可是免费吗?想捕获大脑内有效的思维的内省规律,那可是太费劲了,所以我看一点都不免费啊。
另外,你说“由上至下”的方法,变换一下思路当然很好,但是难处同样不小,具体来讲就是不知道如何入手啊,人的大脑太复杂,从蚯蚓的神经系统出发,还是从没有神经系统而只有化学系统的草履虫出发?即使面对如此简单的系统,你还是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整体模型来对待其。也就是说,如果有造物主的话,那么他到底是以怎样的具体模式来创造出神经系统并使其体现(呈现)出——智能的呢?


  • 且扶残醉卧斜阳
  • 铁皮人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自然是免费的,我们的大脑我们天天用,它能做什么我们一清二楚,我们只是不知道它是怎样实现它的功能的,就好像我们天天用电视机,但我们不知道电视机是怎样实现它的功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电视机的功能来推测电视机的内部结构,虽然很难,但这并非是不可能实现的,不是吗?


2025-05-26 05:13:21
广告
  • 燃烧的猛虎
  • 贾维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唉,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毛驴头顶上挂的那颗草,毛驴拼命地往前跑,可就是咬不到那棵草,
这个比喻有点过分,因为人类最终总能捕获到脑内的那棵草,可是眼下对于研究自己大脑的人类而言,并不比那头毛驴强什么,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3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人工智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