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雪灾令我们看到了社会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不过,现代社会物质和技术力量的强大,对极端天气的承受能力远远大过传统农业社会。与今天的全球变暖不同,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全球天气变冷,平均气温降低一度,不但造成千百万人的死亡,而且严重地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版图,从宏阔角度看,某种程度上,气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最重要但又最不引人注目的驱动力。 【冰雪灾害与王朝更迭】 本年这次罕见雪灾受波及最南端,是粤北山区,但历史上,热带的广州亦曾发生过雪灾,时在1245年,史载“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那正是被称为全球“小冰期”一个极端天气的例子。
今天气象学家认为,始于中世纪止于19世纪末的“小冰期”,与“正常”气温相比,通常情形下,气温只降低了1摄氏度,但对农业社会却影响巨大,广州大雪时,福州荔枝全部冻死,此前,因气候变冷,江南的双季稻已经消失,唐朝时,陕西本地曾大面积培育柑桔,但到了13世纪,不但陕西柑桔消失,而且出产皇室专门享用柑桔的出产地江西,已经不产柑桔了。同时,中国传统纺织原料桑树的生长北线,向南方退缩了2个纬度,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和最终替代了桑麻,最重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冷。
与全球变暖相似,全球变冷同样伴随着频繁而剧烈的极端气候,在靠天吃饭的时代,极端气候譬如旱灾涝灾,导致的社会震荡要远远大于今天。唐朝的灭亡,通常的说法是统治者的腐败造成大饥荒,最后黄巢起义摧毁了这个曾强盛一时的王朝。但据当代研究表明,发生农民大起义的9世纪,近百年的降雨量都低于正常年份,应当说,是持续的干旱直接导致了普遍的大饥荒和空前规模的流民,天气造就了黄巢。
今天气象学家认为,始于中世纪止于19世纪末的“小冰期”,与“正常”气温相比,通常情形下,气温只降低了1摄氏度,但对农业社会却影响巨大,广州大雪时,福州荔枝全部冻死,此前,因气候变冷,江南的双季稻已经消失,唐朝时,陕西本地曾大面积培育柑桔,但到了13世纪,不但陕西柑桔消失,而且出产皇室专门享用柑桔的出产地江西,已经不产柑桔了。同时,中国传统纺织原料桑树的生长北线,向南方退缩了2个纬度,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和最终替代了桑麻,最重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冷。
与全球变暖相似,全球变冷同样伴随着频繁而剧烈的极端气候,在靠天吃饭的时代,极端气候譬如旱灾涝灾,导致的社会震荡要远远大于今天。唐朝的灭亡,通常的说法是统治者的腐败造成大饥荒,最后黄巢起义摧毁了这个曾强盛一时的王朝。但据当代研究表明,发生农民大起义的9世纪,近百年的降雨量都低于正常年份,应当说,是持续的干旱直接导致了普遍的大饥荒和空前规模的流民,天气造就了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