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和贵、人人都想要,但如果是因为违背自己信仰得来的,不要;贫和**人都认为不好,但如果是因为坚持自己信仰造成的,接受他。君子没有了信仰,拿什么成名、又要成名干什么?如果君子时时刻刻都保持自己的信仰,他必然会因此做出一翻事业(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南),也必然会因此颠沛流漓。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没见过这样一个人:他的信仰很好,却讨厌没有信仰的人。对于人来说,有信仰,当然无比高尚。可是、如果他们讨厌别人没有信仰,那么他们能够在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让别人在需要的时候也得到信仰吗?对于信仰,我从未看到力量不足、无法帮助别人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最起码我没看到过!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的过失,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位置造成的。看看这些过失,就知道为什么要有信仰了。
以上是信仰的外在标准: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为得到富贵而抛弃信仰;也不会因为害怕招来祸患而放弃信仰;更不会为了得到名声而违背信仰。时刻保持信仰的人,他的功和过都会来自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没有信仰而觉得别人不好,而会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信仰。最后说人因为有信仰,才会跳出自我的、狭隘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