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之后,“开拓内部机会”将被企业视为首选,而这也为产业升级埋下伏笔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钢琴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布局。近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珠江钢琴制造有限公司新工厂破土动工,新基地将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这意味着作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钢琴制造商——珠江钢琴集团的全球发展布局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业内人士认为,巨头发力,必然牵动行业所有神经,钢琴业格局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广货北上为哪般?
为什么要在北京设立全功能的基地?对此,珠江钢琴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黄伟林表示,使用自有资金投资1.5亿元在北京建立专门的制造基地,是为北方市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珠江钢琴作为全球品牌在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除了所处区域不同外,在产品结构及定位上,北京珠江钢琴与广州珠江钢琴也进行了区分和定位。
“北京珠江钢琴将以生产珠江钢琴旗下新品牌——京珠牌钢琴为主”,据黄伟林介绍,“京珠”钢琴是专为北方用户打造设计的全新产品。而原有的珠江、里特米勒及珠江·恺撒堡专业高档钢琴品牌,仍在广州基地生产。“京珠钢琴,将作为珠江钢琴集团的战略子品牌全新推出。”
一家全球化的钢琴制造企业,开年却选择发力国内北方市场,此中有何深意?
据中国乐器协会专家认为,这是金融危机之后企业选择的明智出路。
专家认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试图要创造内需市场,但因为西方没有危机,外部的需求量还很大,所以中国继续走外向型经济模式,钢琴产业更随着国外客商的涌入而迅速扩张,产量、出口量连续上升。今天,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西方对中国制造的需求量锐减,企业应该也必须要关注内部市场了。在刺激消费的国内大环境下,在钢琴家庭拥有量远小于欧美的中国,拓展企业的内部机会比外部机会更为重要。
事实已经证明这一观点。
除了珠江钢琴北上布子,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惠臣也表示,星海公司上下全面贯彻“三精”战略,以创“五新”为原则,坚持以市场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资金结构,快速扩大销售收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杭州嘉德威钢琴公司总经理陈莲琴表示,2009年,企业采取逆势而上的策略,在国内市场展开强势的品牌宣传,包括举办全国范围的演出活动、钢琴大赛等。通过对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进一步稳定并扩大其品牌在国内钢琴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博兰斯勒钢琴(中国)公司总经理方扬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发展形势最好的,作为进驻中国的欧洲品牌钢琴企业,适应和开发中国市场仍然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未来,他们将推出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钢琴产品,并继续完善营销体系,把中国市场做好。产业格局或生变,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跳出企业看行业,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关注内销市场的同时,钢琴企业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加速产业升级。
以京珠为例,在加工工艺方面,京珠钢琴从材料处理到零部件加工到成品出货的整个过程,应用了一系列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的欧洲技术工艺,在同类型钢琴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中高档水平。同时,也将使其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然而,相比身经百战的老品牌,国内很多钢琴企业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应对经验,特别是那些品牌意识不强,单纯走外贸加工的钢琴厂,在外单减少的情势下,更是手足无措。当他们试图转投国内市场时,却发现国内市场也已成为品牌钢琴的天下,这让企业更加深了对品牌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 去为客户端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珠江钢琴、星海钢琴、等品牌钢琴企业反馈,危机之下,企业不仅没有面临产销量下降,反而接洽到许多新客户、新订单。因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人们的消费行为更趋谨慎,而品牌企业在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承诺也给消费者更大的信心,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钢琴消费者而言,“品牌”也就成了最具参考价值的消费条件。
对被动应战、消极等待外部环境好转的企业来说,目前恐怕还是“最坏的时代”,但对于已经先行跨越的企业来说,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时代”。换言之,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消费日报社记者 张丽娜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钢琴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布局。近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珠江钢琴制造有限公司新工厂破土动工,新基地将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这意味着作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钢琴制造商——珠江钢琴集团的全球发展布局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业内人士认为,巨头发力,必然牵动行业所有神经,钢琴业格局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广货北上为哪般?
为什么要在北京设立全功能的基地?对此,珠江钢琴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黄伟林表示,使用自有资金投资1.5亿元在北京建立专门的制造基地,是为北方市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珠江钢琴作为全球品牌在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除了所处区域不同外,在产品结构及定位上,北京珠江钢琴与广州珠江钢琴也进行了区分和定位。
“北京珠江钢琴将以生产珠江钢琴旗下新品牌——京珠牌钢琴为主”,据黄伟林介绍,“京珠”钢琴是专为北方用户打造设计的全新产品。而原有的珠江、里特米勒及珠江·恺撒堡专业高档钢琴品牌,仍在广州基地生产。“京珠钢琴,将作为珠江钢琴集团的战略子品牌全新推出。”
一家全球化的钢琴制造企业,开年却选择发力国内北方市场,此中有何深意?
据中国乐器协会专家认为,这是金融危机之后企业选择的明智出路。
专家认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试图要创造内需市场,但因为西方没有危机,外部的需求量还很大,所以中国继续走外向型经济模式,钢琴产业更随着国外客商的涌入而迅速扩张,产量、出口量连续上升。今天,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西方对中国制造的需求量锐减,企业应该也必须要关注内部市场了。在刺激消费的国内大环境下,在钢琴家庭拥有量远小于欧美的中国,拓展企业的内部机会比外部机会更为重要。
事实已经证明这一观点。
除了珠江钢琴北上布子,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惠臣也表示,星海公司上下全面贯彻“三精”战略,以创“五新”为原则,坚持以市场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资金结构,快速扩大销售收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杭州嘉德威钢琴公司总经理陈莲琴表示,2009年,企业采取逆势而上的策略,在国内市场展开强势的品牌宣传,包括举办全国范围的演出活动、钢琴大赛等。通过对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进一步稳定并扩大其品牌在国内钢琴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博兰斯勒钢琴(中国)公司总经理方扬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发展形势最好的,作为进驻中国的欧洲品牌钢琴企业,适应和开发中国市场仍然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未来,他们将推出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钢琴产品,并继续完善营销体系,把中国市场做好。产业格局或生变,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跳出企业看行业,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关注内销市场的同时,钢琴企业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加速产业升级。
以京珠为例,在加工工艺方面,京珠钢琴从材料处理到零部件加工到成品出货的整个过程,应用了一系列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的欧洲技术工艺,在同类型钢琴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中高档水平。同时,也将使其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然而,相比身经百战的老品牌,国内很多钢琴企业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应对经验,特别是那些品牌意识不强,单纯走外贸加工的钢琴厂,在外单减少的情势下,更是手足无措。当他们试图转投国内市场时,却发现国内市场也已成为品牌钢琴的天下,这让企业更加深了对品牌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 去为客户端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珠江钢琴、星海钢琴、等品牌钢琴企业反馈,危机之下,企业不仅没有面临产销量下降,反而接洽到许多新客户、新订单。因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人们的消费行为更趋谨慎,而品牌企业在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承诺也给消费者更大的信心,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钢琴消费者而言,“品牌”也就成了最具参考价值的消费条件。
对被动应战、消极等待外部环境好转的企业来说,目前恐怕还是“最坏的时代”,但对于已经先行跨越的企业来说,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时代”。换言之,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消费日报社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