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刘翔因伤退赛。一个运动员因伤退赛,在体育竞技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这名运动员偏偏是刘翔,中国的刘翔,这件事就因此而变得不普通了。
我在看完刘翔退赛的新闻之后,上网查阅了一下有关的消息。令人吃惊的是,网上竟然铺天盖地都是对刘翔的辱骂之词。我不禁为此感到一阵心寒,真是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有点劣根性的。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部分中国人存在的思想弊端。简要地说,主要有两点:
一是畸形的荣辱观念。
首先是看看大多数人骂刘翔的原因,是说刘翔缺乏体育道德,说他违背了所谓的“拼搏”精神。姑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厚道,“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指出,“适度”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标。假若刘翔忍着伤痛坚持跑完了全程,最后倒在终点线上,甚至因此而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才会满意,才会用“拼搏到底”的“荣誉”来赞美他。那这种“荣誉”也未免太残忍,太变态了吧?如果一个运动员,只是为了取悦国人而选择这种畸形的体育精神,从而放弃了自己的身体,我觉得他是傻子。只有像刘翔这样不畏舆论压力,真正为长远未来着想的人,才是国人的光荣!
可悲可笑。我们为自己的心理满足而强加于他人的意识就是目前国人畸形的荣辱观。
二是过于强烈的民族意识。
在刘翔退赛之前,就有人成指责郎平担任美国排球队教练的做法。在他们看来,郎平就如同卖国贼。作为中国人,就要为中国赴汤蹈火;凡是非中国人,就是敌人。殊不知,他们的这种主张,完完全全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最淳朴的初衷:友谊第一。奥运会并不是世界大战,它是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是一场友谊的盛会。
再说刘翔,之所以无法获得人们的谅解,是因为刘翔早已不是作为刘翔而参赛了,而是作为“中国人”去为国争光。人们不断地把“中国”压在他的身上,最后终于把他给压垮了。在这种民族意识的影响下,刘翔成为了“不是英雄,便成狗熊”这一关键的牺牲品。
在某些人心中,体育已成为我们展示强国形象的一个手段,运动员则是拿金牌的工具。体育竞技完全政治化了。当我们只能感受到体育的政治任务感及民族自豪感时,我们已经丧失了体育本身的乐趣。
奥运会算是完美地落下了帷幕。中国军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其中我还是看到了国人的不少丑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