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黑龙江吧 关注:628贴子:5,352

发一些好的汉服文章~~~散文什么的振奋人心什么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要不要留给度度呢?


1楼2012-03-14 09:44回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作者:天涯在小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 秦风》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一缕忠魂终于消散在西湖之傍,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这么无可逆转的消亡。然而血色夕阳中,我依稀见到,有人把它插进土壤,那是将军用过的,一支宁折不弯的缨枪。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记得了,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带着坚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个帝王叫成汤,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
    名叫霓裳!
    


    2楼2012-03-14 09:45
    回复

      一国之芳
      同窗伊始的激争久已平息,一些言语却永不能忘。
      曾经你问我:泱泱大国今在何方?世风沉沦她缘何不亡?
      为着你的愤慨,我也开始隔海远望——
      难道如你所言,她竟不及那蕞尔小邦?
      我在寻找答案。
      在腾冲几无人知的墓园,我听到松柏碧苔下的呼喊:
      惜我版图,寸土不让!
      然而,此声唯有乌鹊可闻时,他们仍在神社来往!
      明治时的西装穿在身上,他们将和服小心折叠珍藏——
      视作华丽的盛装。
      而你何处可寻我汉家衣裳?你可曾见那衣袖飘飘衣带飞扬?
      他们仍留茶室为心灵净土一方,而我走过遍街茶楼时,
      为何只余嘈嘈扑克麻将?
      西洋歌剧正当中场,她们仍将三味弦拨响;
      而你,可识得编钟缶磬?你可能辨那角徵羽宫商?
      为何,他们探论着公家武家发式,却轻笑于面靥额黄?
      为何,她们熟练穿上和衣三重,却不解我说“上衣下裳”——
      不知这本该是三尺童子所详!
      你听那《樱花》与《阿里郎》,
      为何你讥我华夏没有民谣,不善歌唱?
      你何处得闻“鱼戏莲叶间”,何处听得“蒹葭苍苍”?
      我也曾读过“白鱼宛若水色动”,纤丽俳句,终觅不见我汉唐气象。
      谁挥八卦形舞扇?
      谁将十六菊纹绣上裙装?
      你说,你记得祖先是炎黄;但你不知“华夏”典出何章。
      我知你唱过“蟾酥地龙过了江”;但我,倩何人同我背“参术苓甘”?
      你笑这国医无药,
      当初何以卖出山中红豆杉?
      粉英飞坠,三月春阳,盛装和姬在樱花树下徜徉;
      我叹息上巳残梦,你却不知兰亭已矣,曲水流觞。
      你也怒于江陵端午祭,却不闻汨罗江底,峨冠雄剑的长吟:
      浴兰汤兮沐芳。
      谁书毫端草行楷隶篆?
      谁分墨色焦浓重淡清?
      谁解阴平阳平去入上?
      哪里是他们来抢?
      是我们,自甘弃之路旁!
      我愿撷英岐黄,你说我鼠目寸光;
      我读“为仁在己”,你笑我迂腐荒唐;
      我拾白香词谱叶韵平仄,你谓我泥古猖狂;
      我著曲裾深衣,你骂我妖服异装。
      我身在五千年歌哭之地,你也是我华夏儿郎。
      你知道文明所承,国族不亡。
      双肩所责,你将推向何方?
      你竟不觉,祖先的血液,在你心中流淌!
      为何我总听到,她若即若离的吟唱:
      一国之芳兮,一国之殇!
      她有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明之端庄。
      瑜瑾在握,为何要凭他们去宣扬?!
      他们在何处?而你在何方?!


      3楼2012-03-14 09:46
      回复

        《还我汉家服,归我汉家魄》
        作者:idlehjj
        首发:2003年8月,汉网
        壮哉汉服。于泱泱五千年,长袖当舞,傲视群侪。
        壮哉汉服,“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族之存,在于衣裳。衣冠华族,所以别于禽兽。
        故汉服洒脱,在于汉之魂魄。汉服之美,或于风中屹立,或于行揖作别之态,或于柳树婀娜,美酒狂放,骏马奔腾,一举一动间竟得天地间灵气所在。汉人行止之美,得汉服才冠伦于人世之间。
        悲哉汉服,甲申之变,满清侵我中原。
        满清以野人进文明不可速得,绝文明于蛮荒不过杀戮而足,是故以残暴易我之服装,绝我文化,杀我人民,有明一代,生死分际,不过忠贞与顺降而已。忠贞者,死着华服,顺降者,胡衣胡冠。至此,华夏衣冠为绝。每每思之,情败神伤,痛彻发肤,不能自已。然此役成就汉服之名,其浸染汉族之血泪,复以牺牲者之魄,汉服亦因之为汉魂所附,我族不屈强暴之魂魄,俱聚之百年不散,唯寄望生而降者背负含屈忍辱复兴之责。非如此,生者之存,道德之意不能昭彰;死者之恨,不得以雪。
        悲哉汉服,时至今日,以汉族人口之众,绝祀汉服于今。牺牲者英灵当哀鸣不绝于天地之间。于斯,我辈所负之责何存?我辈有负汉魂矣。
        勾践不过百越之君,尚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概恢复之志,人皆有之,唯我汉族,不思故汉,徒留垢笑于世人。不忘根本,本为古训,今之图之,始觉前途艰难。汉服之兴,其意之重,不在衣冠,汉家魂魄,终可重归中原。
        汉族一日不死,汉服当兴于庙堂之间矣。招我汉魂,时不待我,其为职所在,责之归。
        凡我汉族,当心与神归,复我衣裳,明华族为堂皇贵胄,与日月同归,不以小我而废大节。汉装所在,汉魂所系,诋之者,不过心有戚戚,畏汉魂重返,中华重现强汉之魄。
        汉装得复,先贤礼之得存,或祭于天,或告于地,汉家子孙,必为世人敬,世人畏。堂堂中国,亦收四方咸慑之功。吾辈不负华夏之名于此矣。
        于此呼吁同胞,或奔走相告,或考寻溯源,或正其服式,凡尽薄力于兴复汉服之业,必能告慰:先烈之于汉服之死难者。死者于斯亦可瞑目矣。
        还我汉服,彼为暗香盈袖,闻歌起舞之服。
        还我汉服,彼为金戈铁马,英雄泪襟之服。
        还我汉服,此我汉家魂魄所依矣。
        03年8月22日悲怒作此文
        


        5楼2012-03-14 09:47
        回复

          天涯在小楼:一个人的祭礼
          多年之后,我想我还会记得这天,记得那天籁般的韶音雅乐,记得稚嫩童声颂出的论语,记得寒风中庄重的祭文,记得那盛大的表演。不过今天,阳光下、人群中,虽满眼繁华、满耳嘈杂,我依然只是捧着一颗孤独的心,去赶赴那场——
          一个人的祭礼
          公元两千零四年,天津建卫600周年。
          这一年,天津市政府着实搞起了不少文化活动,杨柳青、妈祖节、考试展,到现在的祀孔大典。拯救传统文化,即使是最爱塔台唱戏的政府,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崛起,似乎注定要靠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
          中国眼看国将不国,文化复兴迫在眉睫,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最最表象的东西,忽略了身上的“衣”。
          一件衣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常常慨叹老祖宗造字的神奇,一人一衣是为“依”,倘使失了衣冠,也便身无所依,宛如飘萍了吧。
          这一件衣与那一件衣果有那么严重的区别吗?
          人与人的区分,除了肤色,恐怕就是衣了。衣,除了用来蔽体,也用来装扮,更用来表达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衣不同,人便不同。
          记得汉网的万壑听松写过一篇服饰美学论文,讲到西服追求立体美、满服追求繁复美,而汉服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美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祭孔,祭的当然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种思想。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倘若不是汉服祭孔,那么这祭礼不也就沦为一种形式,那文化的感召力也就空如一纸诏书,在没落皇朝的淫威下,欺骗着那些懵懂的人们。
          我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所以我去了,虽然只是一件深衣,虽然寒风凛冽中略显单薄,虽然有种单刀赴会的悲壮意味,但我依然微笑着面对周遭投来的诧异目光。
          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那是一个人的祭礼。当一干花花绿绿散尽后,我固执的站到祭台前,没有音乐、没有祭文、没有舞蹈,有的只是一颗真正崇拜孔夫子的心。
          很多人给我拍照,不用解释,普通人的眼睛总是能看到美的。有许多伤痛无法平复,可喜的是,我已能够用澄澈的心把他们包容下来,我依然只是做着我自己——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
          多年以后,我想我会记得这天,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
          


          6楼2012-03-14 09:48
          回复

            时常,一人独坐房舍,有明月清风,对影独酌,闲听小桥流水广陵绝响,内心哀楚难言的暖流缓缓淌入黑暗深处,一人独对清冷渊,这才知道被触动了心底的丝丝情怀,耳间听得管弦讴哑丝竹缠绵,我的眼前浮动的是一个个峨冠博带的身影,我看见屈原在泥草芬芳的微风中化作汨罗的丝丝波浪,我看见王勃在楚雨粤风的南海畔踏波而行,我看见李香君在秦淮烟雨芳弥漫的栖霞山下青丝落尽,我看见史阁部在烽火激荡的扬州城上衣袂飘扬......
            他们鲜活的身影时时在我眼前闪现,他们融化在江河的滔滔碧水中,他们徜徉在中华的蓬勃血脉中,低首沉思,我听到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那峨冠博带广袖罗裳的身影常伴着诗词歌赋的角徵宫商在我的梦里缠绕,我时时从梦中惊醒:我那梦中的羽衣霓裳,我那梦中的巍巍汉唐,我那梦中的中华炎黄,你们到底在何方?
            我不止一次地询问,为什么这一切只能在梦里出现,为什么这一切只能在忧伤里彷徨?冬天来了,夜露在草叶上结为寒霜,我倚立江畔看到彼岸却无法到达,我时时看见希望却一再失望,为什么我从旖旎繁华的诗篇中穿过却染尽一身的泪光,又是为什么会有万千铁骑践踏我中华万里河山让她崩坏丧狂,为什么华夏儿女竟被迫剔发易裳,而更是为什么我们自己都丢掉了操守情怀雍容大度丢掉了仪态万方华夏霓裳,不知今是何夕,不知亡国之恨,不知家国之念,不知文明之根。
            长江不再有碧水轻漾,京城不再有巍巍城墙,桃花源不再有繁花似锦,江南不再有黑瓦白墙,我们所谓的中华盛世变得如此地脆弱如此地让人揪心断肠,清明没有了墓碑旁的哀婉,端午没有了汨罗畔的追思,春节没有了洗尽铅华的新春韵致,还有我们的汉家霓裳也离我们隔山万重深深遗忘,古老的传统让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们的危机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让人不堪重负,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
            我们穿着T恤牛仔,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美国大片,听着爵士摇滚,说各国洋文,学西方礼仪。除了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和西方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家印度人可以自在地穿着自己的纱丽,苏格兰人可以有自己的方格裙,日本人以和服刮起东方时尚之风,然而我们呢?
            我们口啖洋餐欣然自得却遗忘了《随园食谱》,我们吟唱着yestoday is go on却再不认识角徵宫商,我们为了英语考级黯然销魂却失落了诗经楚辞汉赋唐风,当我们身着Nike却忘记华夏汉装,你可曾隐约心疼如刀绞,你可曾幽幽怅然若失,你可曾在刹那间泪水长流满面而不自禁?
            那些惆怅乃至泪水横流的地方是我们心底里最深最痛的角落,是我们心底里最悠长最恒久的爱,是我们文明的哀愁与落寞。那些废墟深处埋藏着我们的尊严和骄傲,那些斑驳的墙壁后面留存着我们的财富和荣耀,她像繁花一样,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最后散落在不为人知的长江大河,被我们遗忘。
            然而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地方,她让我想起林花谢了春红的悲伤,让我想起那衣带翩飞池花影落的瞬间,让我想起那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的繁花流年,我时常在我的忧伤里徘徊,看着天空飞鸟的身影,我的岁月年华掠过寂寞无奈的城墙,看层林浸染沾满了我岁月的忧伤,我走不出我的那方世界,我就像那哀伤的诗人,一边又一遍地吟唱着我自己的歌,别人却听不懂,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听见那流云水袖下悲伤的声音,我看见杯盏觥筹间痛饮的怅惘,我怀念那逝水流殇间翩飞的华夏文明,那长袖舞动衣袂飞扬里的汉家衣裳。那铁骨铮铮的誓言,让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怀念“长亭外古道边”的绝代风华,一定会有人对着古页残卷低头细思量,一定会有人溯游而上重着我汉家衣裳。
            我在找寻,那曲水流觞之间可有我魏晋汉唐的风光,那林花掩尽的地方可有我中华的衣裳,那青山碧水旁可有我广袖罗裙右衽华裳。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我们绵延数千年的信念不能毁于四百年前的血雨刀枪,她们在哪,在我们的心里么?
            冬至日里落雨淋漓,可是还有谁曾记得我们数千年的传统和文化?还有谁曾记得角徵宫商流苏掩帐?还有谁在着我汉家衣裳?
            我只能静静的坐着,蓦然哭泣,看冬日里繁花落尽,韶华流光。
            作者不详


            7楼2012-03-14 09:48
            回复

              华 殇
              悠悠华夏,国之大也。
              纵横几万里,上下五千年。
              承秦汉遗韵,建安风骨;
              历隋唐繁盛,宋明清臒。
              故礼仪之重谓之夏,有服章之美是为华。
              衣袂摇摇,若流风之回雪;
              广袖飘飘,如轻云之蔽月。
              环饰琤琮,美人衣之以璀璨;
              香草芝兰,君子佩之以灵修。
              峨冠博带,裙裾罗衣;
              神光察察,云髻巍巍。
              上九重以揽胜兮,望瑶池以逡游;
              遣凤凰之玉鸾兮,折蟾宫之精桂;
              会兰亭以觞咏兮,临梓泽以畅叙。
              黄帝垂衣,神农试草,
              盛世开源,华夏伊始。
              然华服之美,他族夺之;
              今岐黄之慧,异邦掳之。
              悲乎!
              衣冠断,礼仪失;
              环佩何处,香草安在?
              弦管摧折,礼乐不闻。
              尝壮士抗易服,宁死而不屈;
              黎民乞留发,血流以漂橹。
              先贤铁骨,今人感服。
              悲歌哭号,恸汉唐之不再;
              捶胸顿足,哀霓裳之不回!
              临风一呼,援声威於朋友;
              登高为赋,寄所望於群公。
              钟鼎鸣之,正我衣冠;
              琴瑟鼓之,兴我礼仪。
              清郁尔雅,美哉华夏;
              浩荡苍茫,壮哉炎黄!


              8楼2012-03-14 09:49
              回复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个帝王叫成汤,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
                名叫霓裳!

                每读至此,心情汹涌澎湃!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2-03-14 21:23
                收起回复
                  当全世界都错了,你一个人可有勇气穿起汉服祭祀?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2-03-15 07:59
                  回复
                    小楼姐姐的精神令人感动啊!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12-03-15 09:16
                    回复
                      奇怪不?那个匿名帖子,抓住我不放了。。。杀了他!!!


                      14楼2012-03-15 09:18
                      回复
                        哪个匿名帖子?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2-03-15 09:24
                        回复
                          9楼和11楼


                          16楼2012-03-15 09:32
                          回复
                            原来是广告贴……


                            IP属地:黑龙江17楼2012-03-15 09:33
                            回复
                              这种帖子 别着急 等有吧主了 第一个解决它


                              IP属地:黑龙江18楼2012-03-15 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