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80,839贴子:12,166,866

回复:曹真、曹仁、夏侯渊哪个最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徐晃传
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秋七月,公西征——————武帝纪
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武帝纪
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朱桓传
你曹仁哪次不是比人家条件优越、与人家对吃、却每次都是逐渐转为劣势,或者被围、或者跑路、或者退兵、或者龟缩的




47楼2012-03-15 11:50
回复
    曹真应该最水,曹仁和夏侯渊都很火


    IP属地:浙江48楼2012-03-15 11: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哈哈哈
      曹仁道德
      道德啊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於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
      如果不是曹仁这货这手段,庞德会被淹被擒????曹仁会被围?????
      这也配将和睦和睦啊


      49楼2012-03-15 11:54
      回复

        竟然说曹真水
        请仔细研究曹真、曹仁、夏侯渊


        51楼2012-03-15 12:02
        回复
          转帖 《曹真战绩考》
           近日闲逛四处,发觉曹真人气极高,近乎被口径一致地称之为“一代名将”。不少强帖甚至比之于诸葛、司马之流,更有甚者称其用兵远过司马、诸葛。凡此种种,某家实在“心不能平”,故抒愚意,粗略评议一下子丹战绩。
          看曹真同志的战绩(以下皆取自本传):
          “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当时的曹真,已经统领了虎豹骑,又有“鸷勇”之名。讨平这“贼”字辈的“小人”自是信手拈来。再说此等战绩,外姓诸将多有,并不希奇,奇怪的是,但经此一役,子丹立马封侯,这样的封赏速度,在曹营少有,究其缘由,恐怕就和他名字里的那个“曹”字有关了。
          “ 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於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此句可联系“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三国志.魏志.曹休传》)子丹何以能破敌我们应该都清楚了。此战中曹真真是名副其实的“偏将军。”
          “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子丹此时临阵几许?身经百战的名将徐晃又是几载兵龄?所以,这个“督”字没有太多意义,也就是监军性质的角色。到了军计规划和临阵交战时,徐晃完全可以独力完成的,到时候谁督谁还说不定呢!
          “张进等反於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又一句套话,子丹再次“坐立大功”。
          “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 按《张郃传》“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很明显此役乃是张郃所为,曹真不过“分军”(按〈〈吴书〉〉“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助之而已。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在按“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结合《诸葛亮传》与《曹真传》可以肯定的是此战为箕谷、祁山两线作战,《曹真传》云“遣真督诸军,遣张郃---”这样给人映象似乎对抗蜀军的主力是曹真,张郃所部也为曹真督下,受曹真指挥。而《张郃传》云“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这里却是张郃督诸军,二人职责似乎有冲突!其实按《诸葛亮传》我们就可以梳理出清晰的线索,正因为诸葛扬声取郿,赵云据箕谷,曹真举众拒之,所以才会“军郿”。那三郡何以骤然响应诸葛亮?也可由《亮传》知其真正原因:曹真的所率的魏军主力已在箕谷被赵云邓芝牵制住,蜀军主力声东击西的出祁山,顿时孤立无援的三郡为情势所迫才不得不叛变魏国(当然,也有可能是受了诸葛长期细致的策反工作的影响)。由此,可以说正是这曹大将军的判断失误造成了关中空前的危机。面对空前的危机,魏明帝坐不住了,不知可曾大呼:“子丹误我?”。《诸葛亮传》对随后的战况交待得更加清楚:“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接下来张郃利索地收拾了马谡,扭转了整个战局。在回头来看曹真将军这边的战况。
          按某些同志所言,曹真同志可没吃闲饭,而是颇有成果。证据就是<<赵云传>>所说的“(赵云、邓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和〈〈诸葛亮传〉〉中所谓的“箕谷不戒之失”。这里就来说说这“箕谷不戒之失”。
          以箕谷之地形,当然不适合大军长期屯扎,但赵云却可冒充蜀军主力,为什么?妙就妙在这“扬声”上!(赵云:“俺只是个打前锋的,大部队还在后头哩!“)以箕谷之地形,是防守容易,完蛋也容易。可以参照的有曹操征张鲁的汉中之战。张卫据守阳平,相持多日,曹操一筹莫展,已有退兵之心。末了就因张卫“不戒”(真是天意),全军溃灭(实在是冤,张卫之冤,堪比窦娥)。赵云部出兵多时,难免会有疏忽之处。子丹估摸着是抓准战机,以小股偷袭加正面进攻的方式得手的。由于不知对方虚实,子丹不大可能派大部队,不过从这次“偷袭“来看,子丹确实有两下子。对这“不戒之失”,赵云作为统帅,难辞其咎。当然,山豁间的征战本就受到相当的限制,发挥相当不易。不能作为军事指挥水平高低的判定标准,有人以此判定曹真用兵远胜赵云,是不恰当的。况且魏军还掌握优势兵力,凡此种种,导致了赵云“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赵运传〉〉,下同)。但赵云能“敛众固守,不致大败”,身自断后,故“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着实难能可贵。曹真的大众也拿他没办法了。此处绝好的映证了〈〈季汉辅臣赞中〉〉对子龙用兵的赞语---“厚重”。街亭军败后,赵云撤退了,临走时烧了100多里栈道(估计主要就是因为这事被贬。赵云:“我冤,我要不烧,还回得来吗?”)知道自己一直被疑兵牵制的曹真,这会儿憋了一肚子气,但能怎么样呢?赵云腿脚利索,跑了。(曹真:“好,老子回师,功劳不能都被张郃抢了去!”)


          IP属地:西藏52楼2012-03-15 13:02
          回复
            好久不来,连曹真都成名将了


            54楼2012-03-15 13:23
            回复
              写的太多,懒得看


              55楼2012-03-15 13:45
              回复
                曹仁都能被吹成曹魏第一
                我曹魏第一帅曹真当然有话说


                56楼2012-03-15 13: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57楼2012-03-15 14:27
                  回复


                    58楼2012-03-15 16:48
                    回复
                      哦哦哦,樊城原来是曹仁的优势完爆关羽啊,长见识了,我还是太连青了。。。。。。


                      59楼2012-03-18 11:44
                      回复
                        大家不要被三国演义给蒙了 这哥三可都是人才 战争不是看你砍啦几个人头 而是看你们军队赢啦没有


                        IP属地:江苏60楼2012-03-18 12:03
                        回复
                          敦独眼、渊阳平、仁四战、休石亭、洪检点


                          IP属地:湖北61楼2012-03-18 12:09
                          回复
                            知道膝盖上中了一箭。。。。。。


                            62楼2012-03-18 12: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是哥仨么?


                              63楼2012-03-18 1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