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过英语的人比世界上英语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多,但能够自如掌握英语的却是凤毛麟角,笔者以为,这是因为人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十大误区所致,这些误区是:
一、“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现代生活的节奏确实越来越快了,上班的人操劳了一天,下班时已感到疲倦,上学的人功课太多,呐喊着要减负,在家操持家务的更是辛苦和烦琐,人们应付着这等烦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已经很伟大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真正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还不算充裕,否则国务院就不会一再延长法定休息时间。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享受着双休日,这个双休日不仅是为了促进消费,而且也是为了便于人们进行自我充实的学习活动。而且,您有没有注意到,上班的劳累一天后,下班时已感到疲劳,但是不少人在追电视连续剧时却是那么精神抖擞,更有不少人在麻将台上龙争虎斗越战越勇,怎么电视机前麻将台边就变成好象有用不完的精力,总又能那么容易地挤出十八圏的时间?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时间精力,只不过懒惰的借口而已。在人的一天中,有的是可以学英语的时间,象世界知名的某软件公司的中国区前总经理吴女士那样,在上下班路上听英语、在洗手间听英语、在洗碗时听英语、在看电视新闻时也听英语,一天下来,就比别人多出三个多小时的额外时间,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从一个无闻护士成长为国际知名机构总经理。再提世界级数学家陈景润,在文革时曾被沦为一个烧锅炉的工人,但烦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使他失去研究数学的时间与精力,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没有阻止他对数学的研究,没有纸和笔,就用木炭在地上推算数学公式,最终取得了不少在条件优越的研究所搞研究的人都未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记忆学的科学研究表明,用零零碎碎的时间学英语,效果比用连续大块时间学英语效果更佳。
